-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武士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4958
- 條形碼:9787100204958 ; 978-7-100-20495-8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士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以上文化水平的普本書是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中銷量和口碑僅次于《菊與刀》的佳作。
武士道 內容簡介
《武士道》一書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養病時,有感于外國人對日本的傳統武士道知之甚少,為了向國外介紹而用英文寫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個在幼年時親自接受過武士道傳統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說,他在介紹時,與別的外國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過是個“辯護律師”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態度”。的確,我們在讀到他所系統介紹的武士道的種種方面時,頗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時,由于作者是為了向國外作介紹而寫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歷史和文學典故進行比較,所以就更便于外國讀者閱讀和理解。正因為如此,《武士道》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國讀者的極大興趣。據作者自序說,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不僅自己親自讀了此書,還以此書分贈其友人。
武士道 目錄
日譯者序
**版序
增訂第十版序
緒言(格里菲斯)
**章 作為道德體系的武士道
第二章 武士道的淵源
第三章 義
第四章 勇——敢作敢當、堅忍不拔的精神
第五章 仁——惻隱之心
第六章 禮
第七章 誠
第八章 名譽
第九章 忠義
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和訓練
第十一章 克己
第十二章 自殺及復仇的制度
第十三章 刀——武士之魂
第十四章 婦女的教育及其地位
第十五章 武士道的熏陶
第十六章 武士道還活著嗎?
第十七章 武士道的將來
人名索引
武士道 節選
第五章 仁——惻隱之心 愛、寬容、愛情、同情、憐憫,古來就被當作*高的美德,即被認為是人的精神屬性中*高尚的東西。它在兩重意義上被認為是德中之王。即作為占據伴隨高尚精神的多種屬性的王位,是王者;再者,作為特別適合于王者之道的美德而是王者。說什么慈悲比起王冠來更適合于王者;慈悲超過用王笏進行的統治,這用言詞來表達,需要莎士比亞,但內心感受并不需要他,因為這是世界各國國民都知道的。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都反復說過,為人君的*高必要條件就在于仁。孔子說:“君子慎德為先,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利者末也。”[《大學》]又說:“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未之有也。”孟子祖述此話說:“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又說:“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孔、孟同樣地把這個為王者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下定義為:“仁者人也。”[《中庸》] 封建制的政治是很容易墮落為黷武主義的,能在其統治下從*壞類型的專制中挽救我們的東西,便是仁。,在被統治者把“生命和肢體”全都奉獻出來的時候,剩下的只有統治者自己的意志了,其自然的結果就是極權主義的發展。它經常被稱為“東方的專制”,就好像西方的歷史上未曾有過一個專制者似的! 我決不支持任何一類的專制政治。但是,把專制政治和封建制等同看待是謬誤的。法律學家們以腓特烈大帝所說:“國王是國家的**公仆”,評之為迎來了自由發展的一個新時代是正確的。不可思議的是,正在同一時期,位于日本東北偏僻地方米澤的上杉鷹山也作了恰恰一樣的聲明——[“君乃國家人民所立,而非為君而立國家人民]——表明封建制并非暴虐壓迫。封建君主并不認為他對臣下負有相互的義務,但對自己的祖先和上蒼卻有高度的責任感。他是民之父,民是上天委托他保護的子民。中國的古典《詩經》中說:“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還有,孔子在《大學》中教導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這樣,民眾輿論同君主意志,或者民主主義同極權主義就融合起來了。正是這樣,武士道也接受并堅信與通常所賦予這個詞的意義不同的父權政治。它也就是同關心稍微疏遠的叔父政治(即山姆大叔政治!)相對而言的生父政洽。專制政治和父權政治的區別在于:在前者的情況下,人民只是勉勉強強服從,反之,在后者的情況下,則是“帶著自豪的歸順,保持著尊嚴的順從,在隸服中也是滿心懷著高度自由的精神的服從。”古代的諺語說,英國國王“是惡鬼之王,為什么呢,因為其臣下一再對君主進行叛逆和篡位”,法國國王“是驢子之王,為什么呢,因為他課征沒完沒了的租賦捐稅”,“而給予西班牙王為人王的稱號,為什么呢,因為人民樂于服從他。”這些說法并不能說完全是錯誤的。好了,就說這些! 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心目中,德行和絕對權力聽起來或許是不可調和的詞語。他歐溯國家的社會基礎作了明確的對比,認為大陸各國的社會是在共同利害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反之,英國社會的特點在于高度發展的獨立人格。這位俄國政治家說,歐洲大陸各國,特別是斯拉夫族的各國國民之中,個人的人格依存于某種社會的聯盟,歸根結底依存于國家,這一點就日本人說來尤為正確。因此,我國國民對于君主權力的自由行使,不但不像歐洲那樣感到重壓,而且人民以對待生身父親的感情來考慮,一般得到了緩和。俾斯麥說:“極權政治首要條件是統治者具有正直、無私的強烈的義務感,精力充沛和內心謙遜。”關于這個問題,如果允許我再引用一段文字的話,我要舉出德國皇帝在科布倫茨的一段演說。他說:“王位是上帝的恩賜,并且伴隨著對上帝的沉重的義務和巨大的責任。這是任何人,任何大臣,任何議會都不能為國王免除掉的。” 仁是像母親一樣的溫和的德行。如果認為耿直的道義和嚴厲的正義特地屬于男性的話,那么,慈愛卻具有女性的溫柔和說服力。我們被告誡不要沉湎于不加區別的溺愛之中,應該加上正義和道義作為調料。伊達政宗①一語道破的格言:“過于義則固,過于仁則懦”,是人們經常引用的。 幸運的是,慈愛是美,并非稀有。“*剛毅的人是*溫柔的人,仁愛的人是勇敢的人”,這是一個普遍的真理。所謂“武士之情”這句話,立即會打動我國國民的高尚情操。并不是武士的仁愛與他人的仁愛在種類上有什么區別。不過,就武士而育,仁愛并非盲目的沖動,而是適當地考慮到了正義的仁愛,而且并不僅僅是某種心理狀態,而是在其背后擁有生殺予奪之權的仁愛。正如經濟學家所說的有效需求與無效需求那樣,我們可以稱武士的愛為有效的愛。因為它包含著加給對手以利益或損害的實行力量。
武士道 作者簡介
新渡戶稻造,日本國際政治活動家,農學家,教育家。和福澤諭吉、夏目漱石并稱為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