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黃帝祭文匯編簡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47087
- 條形碼:9787560447087 ; 978-7-5604-470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帝祭文匯編簡注 內容簡介
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歷來受到人們的尊崇和敬仰。祭祀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從先秦以來,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宋元明清及中華民國,連綿不輟,延續至今。本書全面搜集整理歷朝歷代祭祀黃帝的祭文,以嚴謹的學術態度進行注釋、考辨,同時兼顧文化普及,選錄黃帝相關詩詞文賦、傳記資料、研究論文等,以便海內外更多的華夏兒女了解認知黃帝文化的深刻內涵,對于深入研究黃帝文化,進一步提煉和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發揮陜西獨特的黃陵文化資源對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黃帝祭文匯編簡注 目錄
序言
凡例
歷代祭文
宋代
祭黃帝文
元代
祭黃帝文(三篇)
明代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祭文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秦王祭文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1414)祭文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祭文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祭文
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祭文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祭文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祭文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祭文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祭文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祭文
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祭文
明神宗萬歷元年(1573)祭文
明神宗萬歷二十八年(1600)祭文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祭文
清代
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祭文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祭文
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祭文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為孝莊文皇后升袝太廟禮成祭文
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為歲歉為民祈福祭文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3)為五旬萬壽并親閱黃淮堤工回鑾祭告祭文
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為皇太子廢而復立祭告祭文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六旬萬壽祭告祭文
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1719)為孝惠章皇后升袝太廟禮成祭告祭文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祭文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御祭黃帝陵文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為世宗配享圜丘禮成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十四年(1749)為平金川等事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為慈寧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為蕩平準部太后晉號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祭文
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為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為阿桂平定大小金川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七旬萬壽祭告祭文
清仁宗嘉慶五年(1800)為高宗配享圜丘禮成祭告祭文
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1819)為六秩萬壽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祭文
清宣宗道光九年(1829)祭文
清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為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為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文宗踐位祭告祭文
一九〇八年同盟會祭文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黨中央及陜西省各界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李宗仁、白崇禧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陜西省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陜甘寧邊區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陜西省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陜甘寧邊區政府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五五年陜兩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五六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五七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五八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義
一九五九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六〇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六一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八〇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一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二年陜兩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三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四年陜兩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五年陜兩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六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七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八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九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〇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一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二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三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四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五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六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七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八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九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二〇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二一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二
凡例
歷代祭文
宋代
祭黃帝文
元代
祭黃帝文(三篇)
明代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祭文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秦王祭文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1414)祭文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祭文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祭文
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祭文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祭文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祭文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祭文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祭文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祭文
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祭文
明神宗萬歷元年(1573)祭文
明神宗萬歷二十八年(1600)祭文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祭文
清代
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祭文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祭文
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祭文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為孝莊文皇后升袝太廟禮成祭文
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為歲歉為民祈福祭文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3)為五旬萬壽并親閱黃淮堤工回鑾祭告祭文
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為皇太子廢而復立祭告祭文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六旬萬壽祭告祭文
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1719)為孝惠章皇后升袝太廟禮成祭告祭文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祭文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御祭黃帝陵文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為世宗配享圜丘禮成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十四年(1749)為平金川等事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為慈寧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為蕩平準部太后晉號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祭文
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為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為阿桂平定大小金川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七旬萬壽祭告祭文
清仁宗嘉慶五年(1800)為高宗配享圜丘禮成祭告祭文
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1819)為六秩萬壽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祭文
清宣宗道光九年(1829)祭文
清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為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為太后萬壽晉號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文宗踐位祭告祭文
一九〇八年同盟會祭文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黨中央及陜西省各界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李宗仁、白崇禧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陜西省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陜甘寧邊區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陜西省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中國國民黨中央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陜甘寧邊區政府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五五年陜兩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五六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五七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五八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義
一九五九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六〇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六一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一九八〇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一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二年陜兩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三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四年陜兩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五年陜兩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六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七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八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八九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〇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一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二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三年陜西省各界公祭祭文
一九九四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五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六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七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八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一九九九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二〇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二一年公祭黃帝陵祭文
二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