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6201
- 條形碼:9787100096201 ; 978-7-100-09620-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上.下冊) 本書特色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從宏觀上全面論述了中國文化西傳歐洲的歷史。它論述了從唐代到18 世紀(清代中期)期間中歐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及其反響,重點在18 世紀。涉及哲學、史學、宗教、文藝、戲劇、數學、風俗、美學、語言文字、外交關系、情愛、倫理等。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上.下冊) 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海外漢學書系: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套裝全2冊)》是1988—1989年由法國伽利瑪出版社隆重推出一部研究中西文化的巨著。這部巨著詳盡論述了中國文化對從羅馬帝國時期到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歐洲之影響,是安田樸“東學西漸”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后經法國文化藝術勛章獲得者耿升先生譯介,于2000年由我館出中文版。 《商務印書館海外漢學書系: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套裝全2冊)》從宏觀上全面論述了中國文化西傳歐洲的歷史。它論述了從唐代到18世紀(清代中期)期間中歐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及其反響,重點在18世紀。涉及哲學、史學、宗教、文藝、戲劇、數學、風俗、美學、語言文字、外交關系、情愛、倫理等。 《商務印書館海外漢學書系: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套裝全2冊)》分兩卷。**卷內容為西方尋找中國、阿拉伯世界發現了中國、馬可波羅與中國、中國的佛教對歐洲的影響、中國的藝術與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關系、一些傳教士和商人到中國后與中國和中國文化的關系等。第二卷介紹了由傳教士掀起的“中國熱”、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中國觀、歐洲舞臺上的中國形象、重農學派與中國、18世紀歐洲教科書和辭書中的中國、歐洲的親華派和仇華派等。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上.下冊) 目錄
譯者的話
**卷
前言
緒論 歐洲中心論欺騙行為的代表作:所謂古登堡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人
第1編 尋找契丹國
第1章 尋找契丹國
第2章 耶穌會傳教區之前的中國猶太教和基督教
第3章 阿拉伯世界發現中國(一)
第4章 阿拉伯世界發現中國(二)
第5章 從阿拉伯游記到馬可·波羅的東游
第6章 馬可·波羅(一)
第7章 馬可·波羅(二)
第8章 馬可·波羅(三)
第9章 中國藝術和錫耶納的文藝復興
第10章 中國和佛教對魔鬼與地獄畫的影響
第11章 佛教的再發現(一)
第12章 佛教的再發現(二)
第2編 歐洲對由傳教區傳來的中國資料作出的初步反響
第13章 由于不懂漢語或傳教士們故意散布的曲解而造成的某些后果
第14章 游記故事和哲學思想
第15章 經商就是宗教
第16章 傳教士和商人
第17章 從利瑪竇到拉摩特·勒瓦耶(一)
第18章 從利瑪竇到拉摩特·勒瓦耶(二)
第19章 中國禮儀事件(一)
第20章 中國禮儀事件(二)
第21章 中國禮儀事件與培爾的思想
第22章 費內倫和中國
第23章 馬勒伯朗士有關神的思想和朱熹有關理的思想(一)
第24章 馬勒伯朗士有關神的思想和朱熹有關理的思想(二)
第25章 馬勒伯朗士有關神的思想和朱熹有關理的思想(三)
第26章 萊布尼茨和中國(一)——大構思
第27章 萊布尼茨和中國(二)——可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漢語
第28章 萊布尼茨和中國(三)——二進位數學和《易經》八卦
……
第二卷
結論 從崇拜中國的熱潮到對華不友好的轉變
附錄 威尼斯奇尼基金會慷慨向我提供并允許我獨家使用的文獻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上.下冊) 節選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 套裝上下冊》: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當西方基督教徒讀到馬可·波羅書第22章有關阿蠻(亞美尼亞)和谷兒只(格魯吉亞)邊境地區的情況時該是多么目瞪口呆啊!“那里有一眼泉,從中涌出流量豐富的油一般的液體,以至于100艘大帆船也可以很容易地在那里同時裝船。其油絕不好吃,而僅僅易于燃燒,為患疥瘡的人和畜涂敷,同時也為駱駝搽敷以醫治蕁麻疹和潰瘍。有些人從很遠的地方前來尋求這種油,整個附近地區僅僅燃燒這種油。”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只能勉強相信的奇跡。但這里確實是指我們的石油及其各種用途,即作為燃料和化學藥品使用。大家同樣可以設想一下,1350年或1400年左右讀到其書第121章的威尼斯和巴黎人會感到的驚訝,其中提到在扎兒丹丹(金齒州,它包括在西北以吐蕃為界的一片遼闊地區)時說:“當地的風俗是當女子產子和子囡落地時,她們便把他(或她)洗凈并用毯子包裹起來。但產婦的丈夫則人床并懷抱嬰兒,一直臥床40天而不起身,除非是為了大小便。所有的親朋故舊都來探望他,陪他在一起并祝賀他與他交談。”至于女子,“一旦當她分娩完其子,她便起床,從事一切家務勞動,伺候其夫在床上吃喝,完全如同是他生下了嬰兒一般”。這個金齒州確實是個神奇地區.那里的居民既沒有偶像也沒有教堂,“僅僅崇拜其族之元祖,聲稱‘吾輩皆從彼出’‘’。該地區的病人從不請醫生,而是依靠巫師術士和”驅鬼魔法師“。這些巫師”胡言亂語一陣之后,便擊樂、歌唱、舞蹈并來回扭動身軀。他們所有人同時行動,而且持續很長時間,一直到這些巫師之一仰天大跌摔倒在地面或鋪石地面、口吐大量白沫如同死亡一般為止。跳神停止了,他們聲稱魔鬼寄附于此人的身上“。這難道還不算神奇嗎?我們更應該說馬可·波羅善于觀察事務。他一方面非常確切地向我們敘述了社會學家們稱之為”父代母育“的風俗(它至今仍行用于許多地區),另一方面又向我們介紹了薩滿教巫醫的一種儀軌。 馬可·波羅本人僅僅是為了述說的樂趣才介紹這些奇跡的。他認為一切都可以描述,他專門并長篇大論地描述了吐蕃少女們自我準備結婚的奇怪方式:“你們將會看到他們是怎樣娶妻聘女的。當從其他某地前來的人經過該地區時……村鎮或村莊中的那些有閨女待嫁的老嫗便將他們帶去,有時會多達20-30人乃至40人,她們便爭相向男子介紹其女,請求他們帶走其女并將之留宿他們所希望的天數……當男子對這些女子心滿意足之后,仍希望繼續趕路時,習慣上是要求他們向曾與之做愛的女子贈送一些小禮物,如一件首飾、一個耳環、某種紀念物。因為這樣一來,當她們將來出嫁時,便可以出示她們曾受人愛慕并有過情人的證據……接受外來人人數*多和禮物*多的女子*為幸運。大家也就會高度尊重該女子并更愿意娶她為妻……但請注意:當他們娶這樣一個妻子時,便會使伉儷之情甚篤,極為尊重這種婚姻,認為他們之中的某人膽敢染指他人之妻者是可惡和令人討厭者,所有人都非常崇高地嚴禁這一切。他們會向您敘述這類婚姻!這一切講起來都娓娓動聽。”馬可·波羅在這里很少想做思想家的事,下面就是他作為注釋而對這種婚姻禮儀的描述所作的補充:“我們那些16-24歲的青年紳士難道不應該前往這些地區轉一圈嗎?他們在那里可以得到要多少有多少的少女,大家會請求他們免費地娶走她們。”他僅僅將此視為一種略顯下流的私通之借口。正如他在有關生活于汗八里城或更應該是汗八里“城郊”(因為任何罪孽都不會存在于城內)的青樓女子們的另一段文字之末所寫的那樣。這兩萬名娼門女子“有一位總鴇兒。每100名和1000名都有一個鴇兒,他們對總鴇兒負責。這些女子們有一個鴇兒的原因如下:每次當使節們為公務前來拜語大汗并由大汗出資住宿(這是以*為令人滿意的方式為他們確保的一切)時,這個鴇兒將負責向這些使節及其侍從中的每一人每一夜都提供一名妓女。她們每夜輪換,而且沒有報酬,因為這是她們應向大汗交納的賦稅。所以,你們就可以發現汗八里的人口之多了,因為那里的風塵女子就如同我向你們敘述得那樣多”。 為了使馬可·波羅對風俗或對習慣作出一種判斷,也就是要作出一種無法辯護的*終判斷,則必須(這就足夠了)是指木速蠻(穆斯林),或者如同他所說的那樣是指撒拉遜人。據他認為,木速蠻們都是“非常殘酷、兇惡和不忠誠的人”(第26章),或者是“非常殘酷和兇惡”,正如他在第27章中所提到的那位哈里發一樣。他們把一切可能的邪惡都歸咎于基督徒。他指出:“可汗城是一座大城,那里的人崇拜可惡的摩訶末(穆罕默德)”;或者是“該城(這里是指Balc,即巴里黑)的所有居民都崇拜令人可惡的摩訶末”;或者還有,汗八里的統治者是一名木速蠻,“令人詛咒的摩訶末(Acmat,也就是艾哈邁德)是撒拉遜人邪惡教派的成員”。 ……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上.下冊) 作者簡介
安田樸(Rene Etiemble,1909-2002)先生是法國當代以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比較而著稱的一代宗師。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 套裝上下冊(商務印書館海外漢學書系 新版)》則是他近年來全面概述中學西漸的一部力作,其原名為L'Europe Chinoise,即《中國化的歐洲》。為使我國讀者更一目了然地了解《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 套裝上下冊(商務印書館海外漢學書系 新版)》的內容,譯者征得安田樸先生的同意,改為《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