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奮斗之路:1921-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4066
- 條形碼:9787519464066 ; 978-7-5194-6406-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奮斗之路:1921-2021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讀者本書資料專業,觀點鮮明,論述全面,語言通俗易懂,文字精煉,可讀性強?勺鳛楦骷夵h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輔導讀物,把黨史學習教育繼續推向深入。 全景展示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 全面回顧百年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昂揚唱響中華兒女勇往直前、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贊歌 深刻感悟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擔當 聚焦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大決策 深入挖掘“每個歷史坐標的當代回響”,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
奮斗之路:1921-2021 內容簡介
" 《奮斗之路:1921-2021》是光明日報社按照中宣部部署,推出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120期大型系列報道以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述評文章結集。本書全景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全面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昂揚唱響中華兒女勇往直前、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贊歌。系列報道通過行進式采訪、文學化表達、知識分子視角,深入挖掘“每個歷史坐標的當代回響”,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記者深入實地探訪黨目前重大事件發生地、重要遺址遺跡,廣泛采訪老戰士、老同志和黨史專家,采訪知識分子黨員代表和青年學子,聚焦黨目前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大決策等,報道刊出后在社會各界產生強烈反響。 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更好地學習黨史,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
奮斗之路:1921-2021 目錄
**章
003 從開天辟地到百年風華
007 紅船映初心 精神鑄豐碑
011 **部黨章的誕生
016 尋訪紅色史跡 感悟紅色文化
020 威武“鐵軍” 北伐中堅
024 八一風雷 激揚時空
027 八七會議:歷史在江城轉折
031 秋收起義:撥正革命的航向
035 井岡星火 光耀神州
039 探訪莫斯科“五一村”
042 在百色,感受紅色基因孕育新發展力量
046 古田會議:軍旗跟著黨旗走
050 “左聯”這個名字,為何至今讓人心懷敬意
055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閃爍真理光芒的論斷在這里誕生
059 回望“九一八”:民族危亡時,擎起抗戰大旗
064 江西瑞金:從共和國執政預演到全面小康
068 西北革命根據地:用熱血和生命寫就史詩
073 湘江畔,敬仰向死而生的精神偉力
078 改變歷史的三天——遵義會議在生死關頭挽救中國革命
082 瓦窯堡:“人民共和國”的名字從這里響起
086 會寧會師:團結一致走向新的勝利
090 “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命運的歷史轉折
094 平型關大捷:勝利號角從這里吹響
099 百團大戰:“抗戰中流砥柱”的有力注腳
103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光輝旗幟
108 宋公堤巋然而立 新四軍精神不朽
112 “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
117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凝聚全黨共識的重要綱領
121 中共七大:把黨的指導思想寫在旗幟上
126 大別山,見證歷史的轉折
131 西柏坡:“趕考”出發地
135 三大戰役:敢于決戰敢于勝利的底氣何在
139 香山歲月:為新中國擘畫藍圖
144 渡江戰役:將革命進行到底
148 南下干部: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15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屆全體會議:中國民主政治揭開嶄新一頁
第二章
159 開國大典:新生的共和國 站起來的人民
163 從“獄中八條”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
168 解放海南島:開我軍渡海作戰勝利先河
174 抗美援朝:“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178 成渝鐵路:新中國建設史上**個奇跡
183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88 和平解放:掀開西藏歷史新篇章
192 **個五年計劃:工業化建設揚帆起航
197 “五四憲法”:新中國首部具有基石意義的憲法
201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次會議:人民當家作主落地生根
206 萬隆會議:求同存異 與時偕行
211 中共八大: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端
216 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20 北大荒開發建設:鋪展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
225 十大建筑:匯聚建設社會主義的人民力量
229 全運會:見證中國體育騰飛
233 大慶油田:從自力更生到自主創新
239 “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
244 “楓橋經驗”:基層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
249 “兩彈一星”照亮民族自強路
254 三線建設:為國家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
259 南京長江大橋:“天塹飛虹”見證自主創新偉力
264 重返聯合國: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勝利
269 小球推動大球:汲取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力量
274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雜交水稻背后的糧食安全故事
279 恢復高考:知識改變命運
283 科學的春風吹遍神州
第三章
289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推動時代變革的思想先聲
294 “大包干”開啟農村改革序幕
299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轉折開啟歷史新時期
305 興辦經濟特區:唱響“春天的故事”
309 “總結過去是為了引導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從第二個歷史決議汲取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智慧
315 走自己的道路 把建設引向勝利
320 一串明珠點亮改革開放前沿
325 “863”,中國高技術奮起發展的標志
330 把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336 海南建省:更大的特區 更大的“試驗田”
340 上海證券交易所:一聲鑼響,中國資本市場大幕拉開
344 秦山核電站:奏響我國核電事業的報春曲
349 三峽工程:功在當代 澤被千秋
355 南方談話: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
360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子落而滿盤活
365 從“211 工程”“985 工程”到“雙一流”建設: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
369 為大國復興插上科教“雙翼”
374 香港、澳門回歸:“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379 從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84 抗洪搶險: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
389 西部大開發:新世紀的決策,新時代的格局
394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深度擁抱世界經濟 堅定支持多邊主義
399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要務
404 南水北調,惠澤億萬人民
409 抗擊“非典”:打贏同心抗疫人民戰爭
413 “神五”圓夢:翻開中國載人航天嶄新一頁
417 哲學社會科學:展現蓬勃氣象,激揚時代精神
422 《反分裂國家法》:反“獨”促統的重要遵循
426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大公約數” 畫出“*大同心圓”
432 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
437 抗震救災:萬眾一心凝聚強大的中國力量
442 京津城際鐵路:開啟中國“高鐵時代”
447 從百年奧運夢到體育強國夢
452 新農保:讓億萬農民老有所養
457 上海世博會:為世界奏響華彩樂章
第四章
465 偉大夢想引領團結奮斗
471 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的中國答案
477 八項規定: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作風建設
482 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的引跑者
487 吹響全面深化改革號角
492 京津冀協同發展:瓣瓣同心 共綻華彩
497 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502 銘記英烈 砥礪前行
506 文藝工作座談會:為新時代文藝創作錨定航向
511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總方略
517 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522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保障
526 “一帶一路”倡議:時代之約 共贏之路 中國之諾
531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536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繪出美麗中國新畫卷
541 鄉村振興: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546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551 一橋架伶仃 三地變通途
555 抗擊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詮釋
560 嫦娥五號:中國航天的新高度
565 民法典:偉大時代的法治榮光
570 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譜寫人類反貧困歷史恢宏篇章
附錄
575 旗幟領航 再啟新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述評
奮斗之路:1921-2021 節選
從開天辟地到百年風華 顏維琦 曹繼軍 1921年7月23日,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場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發生了——中國共產黨**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開幕。 百年后的今天,我們走進上海,感受融入城市肌理的紅色因子,探尋我們黨如何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 潮涌 歷史終將走到百年前那個夏日 1920年的上海,風云涌動。 這年9月28日,上!睹駠請蟆奉^版登出了一條“外國語學社招生廣告”:“本學社擬分設英、法、德、俄、日本語各班……有志學習外國語者請速向法界霞飛路漁陽里6號本社報名。此白! 100來字的廣告,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這是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所培養革命青年干部的學校,在黨史上意義非凡。劉少奇、羅亦農、任弼時、蕭勁光等都是外國語學社的學員。 也是在這一年5月,歷經25天的輾轉,毛澤東抵達上海,寓居哈同路民厚南里29 號(今安義路63號)。其間,他經歷了一生中至關重要的轉折。 毛澤東曾去環龍路老漁陽里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拜訪當時正在與共產國際代表醞釀建黨的陳獨秀。這里是《新青年》編輯部所在地,也是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多年以后,毛澤東回憶:“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也是在這一年,29歲的陳望道廢寢忘食翻譯了《共產黨宣言》。這年8月,《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印刷,首印1000冊,很快售罄。9月旋即再版,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在中國大地上悄然蔓延。 次年盛夏6月起,包括毛澤東在內,來自北京、武漢、長沙、濟南等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陸續來到上海,住進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的博文女校。據史料記載,一大會議的多項籌備工作在這里完成。從博文女校步行至一大會址,不過100多米。 1921年7月23 日晚,望志路106號的石庫門民居里,13 位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年輕人在樓下廳堂圍坐。燈光搖曳,中共一大在這里召開了。7月30日晚,會場闖進不速之客,*后一天的會議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舉行……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7月23日只是一個尋常的夏日,會議沒有見諸報章新聞,連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個綱領和決議的原始中文版百年來也始終未曾找到,目前我們看到的均譯自俄文版和英文版。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微瀾既起,大浪將成。一艘承載著信念、道路和夢想的大船即將從這里起航。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鴉片戰爭之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告終。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經過反復比較、鑒別,*終找到和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說,“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海,同樣是歷史的必然。上海是中國民族矛盾、社會矛盾*為集中的城市,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的集中地,中國新式知識分子的會集地。此外,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國 80% 的印刷品在上海印刷,上海成為各種思潮的集中地。上海還有獨特的城市資源,匯聚了現代政黨領導社會運動的所有資源和條件。” 2021年,當我們穿行在上海,透過百年前的陽光,從遍布這座城市的紅色遺跡,從浩瀚的文物文獻,從黨史專家、文博工作者的講述中,尋訪那個偉大的發端如何開始時,一個個年輕的身影越過斑駁的圖片和文字抵達眼前,這座城市的紅色血脈也在身邊蜿蜒匯聚。 如今,這個*初只有 50 多名成員的小黨,已走過100年輝煌歷程,發展成為世界上*大的政黨;領航中國,走出積貧積弱,穩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跡。而上海,這座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之地,也在用只爭朝夕、勇立潮頭的精神,接續奮斗,持續創造著發展的傳奇。 一大會址前的興業路,濃縮了百年征程、百年跨越,從一條小馬路出發,走出了一條中國的道路。 根脈 感受融入城市肌理的紅色因子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他動情地說,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 無數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觸摸紅色根脈,完成人生歷程中的重大儀式,抑或只為完成一次近乎神圣的探望。 站在興業路東望,隔著當年的貝勒路(今黃陂南路),是中共一大紀念館。為迎接建黨百年,2019年8月31日,中共一大紀念館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11月 17 日,位于興業路7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也暫停對外開放,啟動百年來*為徹底的修繕。 2021年1月,記者探訪了解到,中共一大紀念館建設項目已完成結構封頂,進入裝修階段,將于4月底實現項目竣工,5月起試運行,7月1日前正式開館。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告訴記者,按照新館建設與舊址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紀念館建成后,新老建筑將橫跨興業路兩側,形成開放式、街區式博物館。“屆時,更多的人能感受融入城市肌理的紅色因子!毙烀髡f,中共一大紀念館將以一大會址、宣誓大廳、新館展廳為主要展覽展示空間,全面系統展示建黨歷史、講述建黨故事、闡釋建黨初心、弘揚建黨精神。 記者探訪了位于淮海中路1834號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藏品保管部,文博工作者們正在為新館的展陳忙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藏品保管部副主任王長流把這份工作看得很重:“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我們每天都懷著敬畏之心,每一次打開、查看,都非常小心。這段歷史太厚重了,一定要在我們的手上保護好、傳承好! 1989 年出生的趙嫣一,從復旦大學文博系畢業后就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藏品保管部從事文物保護工作。日復一日的工作看似枯燥,這位愛笑的姑娘卻樂此不疲:“和這些紅色文物近距離接觸,時常會被一些微小的細節打動。哪怕是一個印章的位置變化,里面也有不一樣的動人故事! “其實,我們都是這座‘精神家園’的守護者。”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黨總支副書記、副館長宋依璇說。她思考的是,超過 12 萬件的館藏已開發和挖掘的還太少,讓紅色歷史“活”起來,還能做些什么。她希望用“微小”的紅色文創來推動“宏大”的紅色文化傳播。 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現共存各類紅色資源612處。它們是連接紅色血脈與城市文脈的時代印記。 “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自 2016 年 7 月啟動以來成效顯著,一大批革命文物煥發新生,一大批文藝作品深入人心,上!凹t色文化”的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2021年1月4日,新年的**個工作日,上海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6 項民心工程部署推進。上海市委將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納入民心工程之列,要讓紅色文化、革命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作為初心始發地的上海深知,紅色,是這座城市*鮮亮的底色。利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揚好紅色傳統,是一座城市光榮而神圣的使命和責任,也是這座城市保持蓬勃朝氣的強勁動力源。 (2021 年 1 月 19 日)
奮斗之路:1921-2021 作者簡介
本書由光明日報社編寫。光明日報創刊于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系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自創刊以來,始終得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志和黨中央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光明日報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系、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文化發展繁榮的有力推動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