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蜀學 第19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5153
- 條形碼:9787553115153 ; 978-7-5531-151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蜀學 第19輯 本書特色
本書不少文章發(fā)蜀學之先聲,對認識中華很好傳統(tǒng)文化之一的“蜀學”文化,有相當 的啟迪意義和學術 價值。
蜀學 第19輯 內容簡介
本書由西華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主辦,潘殊閑主編。設“紀念 胡昭曦先生逝世一周年專欄”“蜀中名人研究”“蜀文化史論”和“蜀學文獻”四個欄 目,收錄文章23篇。
蜀學 第19輯 目錄
紀念胡昭曦先生逝世一周年專欄· 胡昭曦先生對蜀學研究的倡導與踐行 粟品孝() 豆區(qū)積貯訓承師——憶胡師對余之訓導 張文() 胡老師教我學習研究歷史學 張茂澤() 巴蜀書院文化的回顧與前瞻芻議——讀胡昭曦先生《四川書院史》的體會 舒大剛() 胡昭曦先生與巴蜀宋末城堡考察研究 蔡東洲() 胡昭曦:四川書院史研究的奠基者 潘殊閑() 蜀學名家胡昭曦學術簡述 鍾永新() ·蜀中名人研究· 重讀方言,再識揚雄 祁和暉() 《太玄賦》及其影響——揚雄孤寂人生剖白 王定璋() 論揚雄對正統(tǒng)儒學的堅持與維護 李殿元() 試論“反體”——以揚雄《反離騷》爲例 朱慧() 從官重公慎立身貴廉明——陳子昂廉正觀芻議 曹家萬() 論蘇軾與王詵的交誼及“西園雅集”之爭議 楊勝寬() 魏了翁官學教育活動述評(二) 張婷婷() 楊名年譜 陳名揚() 明代名宦羅青霄的家世及其生平事跡考述 劉濤() 端淑之風盡端淑——彭端淑家風、學風、官風論略 鄭家治、王文傑() 劉沅《書經恒解》述要 高凡唐、陳緣、劉雲() 廖平《國語》研究述論 王亞瓊() ·蜀文化史論· 芻議揚雄筆下的蠶桑及民生觀 肖佳憶() 試論漢朝“大一統(tǒng)”思想對“巴渝舞”傳播的影響 李珊() 彭州地區(qū)清代文人及其成就概説 高光俊() 張之洞與晚清四川士風之變 袁昊() 試論南社成員吳虞吳恭亨對待新舊文化觀念的矛盾作品 景常春() ·蜀學文獻· 《中醫(yī)寶藏》前言 李勇先() 《石室紀事》中的崇州師生述略 施廷俊() 試解“胥靡爲宰,寂寞爲尸” 孫宗烈() 《法言》導讀二則——以《孝至》篇王莽讚頌為例 王萬洪、楊雨佳()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