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瀕湖脈學(中醫經典掌中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77939
- 條形碼:9787535977939 ; 978-7-5359-779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瀕湖脈學(中醫經典掌中寶) 內容簡介
《瀕湖脈學》,明代李時珍撰。李時珍(1516-1593),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春人,一代醫學巨匠,對中國醫學發展有多方面的貢獻,所著《本草綱目》舉世皆知,推動了中醫本草學發展,也是中國自然科學史的瑰寶,其《瀕湖脈學》一書,也是《脈經》之后,為世人推崇的脈學著作之一。自序述著書宗旨:“宋有俗子,杜撰《脈訣》,鄙陋紕繆,醫學習誦,以為權輿。”宋代后,習醫者多以《脈訣》為人門教材,因《脈經》文義晦澀,而《脈訣》采用歌訣形式撰寫,便于理解與習誦,所以雖言詞鄙俚,謬誤頗多,仍是初習脈學者的愛選讀本。李時珍為糾正《脈訣》之誤,總結《脈經》與歷代諸家學說,并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撰成《瀕湖脈學》,全面地敘述有關脈學的各種問題,文體亦采用韻語,“以便習讀,為脈指南”。 《瀕湖脈學/中醫經典掌中寶》分為兩部分:首部分為二十七種脈,主體部分為七言詩,各脈均有體狀詩,述脈象特征;相類詩,述相似脈象的鑒別要領;主病詩,述脈象所主病證;部分還有分部詩,論述脈象出現的寸、關、尺部位所主病證。第二部分為《四言舉要》,宋代崔嘉彥原著,李時珍之父李言聞刪補而成,也是易誦、易記的四言韻文。
瀕湖脈學(中醫經典掌中寶) 目錄
七言訣
一、浮(陽)
二、沉(陰)
三、遲(陰)
四、數(陽)
五、滑(陽中陰)
六、澀(陰)
七、虛(陰)
八、實(陽)
九、長(陽)
十、短(陰)
十一、洪(陽)
十二、微(陰)
十三、緊(陽)
十四、緩(陰)
十五、芤(陽中陰)
十六、弦(陽中陰)
十七、革(陰)
十八、牢(陰中陽)
十九、濡(陰)
二十、弱(陰)
二十一、散(陰)
二十二、細(陰)
二十三、伏(陰)
二十四、動(陽)
二十五、促(陽)
二十六、結(陰)
二十七、代(陰)
……
四言舉要
瀕湖脈學(中醫經典掌中寶) 作者簡介
李時珍,明代著名醫藥學家,編寫《本草綱目》,為后世譽為“藥圣”。 徐謙,情報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中醫文化閱讀推廣、醫學信息檢索、數據挖掘等相關工作。發表論文6篇,參與多項課題,整理點校中醫講義一冊出版。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