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跨學科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26800
- 條形碼:9787215126800 ; 978-7-215-1268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學科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反映了跨學科視域下世界史研究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及研究方法,提供了跨學科世界史研究的新視角。
跨學科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稿是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跨學科研究項目組近幾年的階段性成果, 主要分為“歷史的觀念”“跨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題史”“歷史人物”四大部分, 既包括項目組成員的研究性論文, 又包括對國外一些知名學者的訪談、重要論文的翻譯介紹。書稿反映了跨學科視域下世界史研究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及研究方法, 提供了跨學科世界史研究新視角。
跨學科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 目錄
黑格爾與蘭克歷史認識論之辯
啟蒙時代歷史哲學的科學起源
日本明治維新史編撰與敘述中的史觀問題
歷史學與馬克思主義
晚近歷史哲學中的進步觀念
跨學科理論與方法
跨學科史學的回顧
跨學科研究的現實與意識形態:在比勒費爾德跨學科研究中心的
工作經驗
論歷史學跨學科研究的必要性
俄羅斯跨學科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訪俄羅斯通訊院士羅麗娜·彼得羅夫娜·列賓娜
藝術史料中的8世紀末羅馬政治史
2015-2018年《愛西斯近期科學史書目》評析
專題史
18世紀英國同情的理論與實踐
近代俄國舊禮儀派的形成及其影響
比利時社會主義運動:從棉花起義到制服革命
波美拉尼亞的“格里芬”——波蘭卡舒比人芻議
法德英關系與歐洲一體化(1945-1993)
日本《華夷通商考》及其增補本中的海上貿易
鴉片戰爭后日本知識分子的世界認識
——以《坤輿圖識》《坤輿圖識補》為例
歷史人物
翁貝格——站在煉金術與現代化學交界處的化學家
青年蘭克與普魯士國家
對普列漢諾夫評價的幾點思考
論阿克頓的歷史哲學
附錄
學術交流報道
跨學科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 作者簡介
姜南,1970年生,四川成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87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91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進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工作。2005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近現代史。 張文濤,1972年生,江蘇鹽城人,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史學理論。著有《理論與歷史:從湯普森出發》,譯有湯因比著作《文明的接觸:希臘與土耳其的西方問題》,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譯文20余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