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6107
- 條形碼:9787020166107 ; 978-7-02-01661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 本書特色
法國中短篇小說大師埃梅的代表作,媲美卡夫卡的《變形記》 中篇小說將現實主義與怪誕巧妙結合,結構精巧,引人入勝。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 內容簡介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精選了法國中短篇小說大師埃梅的十篇中篇小說,在我國尚屬搶先發售譯介。其中有媲美卡夫卡的《變形記》的佳作《變貌記》,也有《參孫》《田園曲》《跌回童年》等現實主義與怪誕巧妙結合的作品。埃梅的中短篇小說,以極大的篇幅構成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細看來,大多是人性扭曲的怪態,喪失自我意識的丑相,無異于一面面哈哈鏡,讓世人照照自我失態的形象。以假見真,化實為虛,寓現實于荒唐中,這正是埃梅反映現實的特殊手法。走進埃梅的世界,就恍若進入寓言故事和神話境地,一片荒唐離奇。然而,讀者在這種幻境中經過一番遨游,方始醒悟過來,這一幕幕的怪異場景,原來正是人們見多不怪的活生生現實。 ★馬塞爾·埃梅被譽為法國“中篇怪圣”,此次出版,尚屬首譯。 ★譯文原汁原味,譯自法國非常不錯文學出版社的法文原版。 ★平裝雙封面,裝幀精美考究,內文排版舒朗,適于讀者閱讀,不累眼。 馬歇爾·埃梅是法國二十世紀很出色的文學家。 -- 英國《泰晤士報》 埃梅是說故事的高手,他的新鮮點子源源不絕,因此總是有許多話想說。他筆下的主角雖然總帶著詭異與荒誕,但只要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有一種近乎狄更斯式的寫實性及普遍性。對于他的主角們,埃梅時而譏諷,時而斥責……總的來說,那是一幅充斥著喧囂、悲傷和活力的復雜的人生寫照。 ——法國作家諾爾曼·丹尼 法國中短篇小說大師埃梅的代表作,媲美卡夫卡的《變形記》 中篇小說將現實主義與怪誕巧妙結合,結構精巧,引人入勝。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 目錄
——誰覓其中謎
福音街
幾多薩賓女
參孫
田園曲
跌回童年
若斯
朱諾林蔭路
好畫
穿行巴黎
變貌記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 節選
每一座村莊有一名世襲的村官,由國王任命,對國王負責。在憲法賦予的權限內,村官享有絕對權威,不僅掌管司法、教育,還掌管整體經濟大權。所謂自由職業,同樣為世襲,而且,這種現象奇就奇在,能把人類引向天分自動優選為榮上,所有其他行業:農民、無線電操作員、鞋匠等,都變成世襲的,沿襲了一個世紀,絲毫也沒有強制(根據這項法律,例外的唯獨詩人,摩天等級中,永世無可慰藉者,他們被剝奪了當父親的權利)。這種體制,大大得益于頭腦的一種嚴格規范,如今卻有人懷疑,那或許算不上肌體專業化的*高階段,埃米爾一世則頒布“長子法令”,將這種體制永久固定下來,他同時又頒布“奴隸法令”,確立主人和仆人之間已然存在的一種原則區分——仆人包括侍從、馬夫、樓層服務生,等等。埃米爾一世的這些法令,從偉大的菲利西安憲法已經預見的出身謹慎含量中,汲取了其全部價值,規定村莊里的所有居民,包括主人和仆人,都必須生兩個孩子,頭生男嬰,次生女孩。這種生育男女的能力,我們今天看來十分自然,當年可是一件極大的新鮮事,由不朽的卡納克學者伊于·飛總結出來。唯獨村官可生育三胎,兩男一女,*小的是女孩。兩個男孩,長子繼承父職,次子將成為摩天大樓的本堂神甫。 如果發生意外,不幸一個人早逝,或者哪個家庭生了一名詩人,那也不會打亂秩序,只需村官解一道算術題,指定某一對夫婦按性別需要生一個孩子。 雖然并不禁止獨身,但是很少有人逃避婚姻,只因每人都有生兩孩的義務,獨身主義者本就寥寥無幾,無不知難而退了。年輕人通常在十六歲至二十歲結婚,妻子剛完成學業,修好梳妝打扮的哲學,能協助丈夫干好本行,還善于施展受整個有先見性教育引導的偷情私通的游戲。 農業財產并沒有廢除,但是,在一座摩天大樓里,收益緊緊連在一起,就完全喪失了必要性,純粹變成榮譽性了。一個公民盡可以夸耀,在他杜朗名下有三公頃土地,這不過是空頭支票,有名無實。在主人的生活中,也同樣在奴隸的生活中,勞動所占位置很小,生活準則和機械化,將勞動壓縮恰到好處。 生存無憂無慮,居住舒適的布置,滿足了農民的需求和行樂,同時也限定了他們的想象力。在這些摩天大樓里,每種渴望立時就能得到滿足,同外界關聯的概念逐漸淡薄了。地理上未知因素的誘惑力,也大大減退,變成一種空想的好奇心,通過電影的話音、電視的遙感,很容易就平復了。我進入摩天大樓,很快就感到一種本位主義,而起點也并不是教堂鐘樓的遠古精神。鐘樓的遠古精神,建筑在驕傲或者羨慕上,而這種本位主義則不同,僅僅是習慣的積數。此外,由于法律限制,農民只能同本村人聯姻,每座摩天大樓居住同一個種族,具有非常獨特的性格,盡管同一種生存模式,由憲法強加給法國農村各地,使得這些獨特性并不怎么顯眼。 表面上看來,農村一座摩天大樓的生活,比起波爾多或者巴黎的一座摩天大樓的生活來說,沒有多大差異:在家里,同樣營生,家庭經濟、鄰居、通奸和無線電廣播,即使在外面,一個農民和一個城里工人,機械勞動也相差無幾。城里居民和鄉間居民之間,仿佛產生了一部類似的交響樂。其實恰恰相反。既然所有法國人都能吃飽面包,村莊的組織就算很完善了,可是,城里人偏偏忘記農民摩天大樓供應糧食的作用,總要伺機干蠢事,挫敗政府的政策,大喊大叫,揭發農村封建體制的危險。激發一些騷亂,迅速被鎮壓下去,但是這給市民心里留下一種深深的怨恨,仇視“地主老爺”。從農村到城市,只剩下糧食交換的必不可少的關系了,這更助長了農村摩天大樓以“摩天樂派”著稱的自私。即使村莊之間,關系也相當疏遠。偉大的菲利西安憲法規定,每座村莊都是一個完整的組織,農村全按照同一節奏生活,結果就在毗鄰摩天大樓之間,消除了利益或情感上的任何等差。競爭的目標不復存在,也沒有了促進睦鄰友好的互助。 當時的道德觀念,同我們如今理性至上的觀念大相徑庭,很難準確判斷那些農民的私生活①。歷史學家要想掌握分寸,試圖解釋清楚,如果忘記鋼筋混凝土時代的古訓,神經細胞的價值是按照物質價值排列的,那么付出的努力必將徒勞。這些小規模的村莊,人口*多的不過一萬五千人,乍一看很可能認為,根據當時對幸福的粗淺概念,農民在族長體制下,過著近乎幸福的生活。然而,那個時期的許多材料卻向我們透露出,那些農民中間蔓延一種病態的不滿意情緒,以及一種沉浸在絕望中的隱秘心理,而那些摩天大樓有益于身心的氛圍似乎不宜滋長那類情緒。熱爾布瓦先生精心研究了摩天樂派,闡述得引人人勝。他說,一個有機體的自治,就等于判處這個有機體死刑,同樣,一個人群體精神孤立,也必然走向末日。在這里沒有必要辯論,這種理論的架構是否牢固,我僅僅保留結論,我這樣看重是因為個人的工作: 去年年底,我作為詩人在市政廳供職,自然而然在圖書館,研究“人生的狹路”,運氣不錯,發現了對開本的一本書,還蓋有一家農村印刷廠的印章。這本書塵封了幾個世紀,無疑是摩天樂派編年史非常珍貴的資料。我偏愛改編寓言,忍不住技癢,但是不忘求真,寫出這篇記述文,其全部價值,就是求真務實,一絲不茍。
跌回童年:埃梅中篇小說選 作者簡介
[法]馬塞爾·埃梅(1902-1967),二十世紀法國偉大的短篇小說家,由于他的小說以“怪”取勝,所以人稱“短篇怪圣”。埃梅的中短篇小說,以極大的篇幅構成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細看來,大多是人性扭曲的怪態,喪失自我意識的丑相,無異于一面面哈哈鏡,讓世人照見自我失態的形象。他以奇巧的構思、幽默的語言,把現實主義的內容與怪誕形式巧妙結合,構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正因為如此,馬塞爾·埃梅成為法國,乃至世界各國讀者偏愛的現代作家之一。 李玉民(1939-),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教授,從事法國文學翻譯近四十年,譯著上百部,約有兩千五百萬字。主要譯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此外,編選并翻譯《繆塞精選集》《阿波利奈爾精選集》《紀德精選集》,主編《紀德文集》(五卷)、《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卷)和《加繆文集》(三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