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明論概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3031
- 條形碼:9787100013031 ; 978-7-100-01303-1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論概略 本書特色
本書是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的主要著作之一。 本書闡明了文明的涵義,認為西洋文明高于日本文明,并指出日本必須以西洋為目標,努力學習,急起直追。 本書體現了日本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和現實精神,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日本資本主義初期的政治思想狀況。
文明論概略 內容簡介
本書闡明了文明的涵義,認為西洋文明高于日本文明,日本必須以西洋為目標,努力學習,急起直追。
文明論概略 目錄
序言
**章 確定議論的標準
第二章 以西洋文明為目標
第三章 論文明的涵義
第四章 論一國人民的智德
第五章 續前論
第六章 智德的區別
第七章 論智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
第八章 西洋文明的來源
第九章 日本文明的來源
第十章 論我國之獨立
文明論概略 節選
第三章 論文明的涵義 繼續前章的論述,現在應該談到西洋文明的來歷,但是在討論這些之前,首先必須明確文明究竟是什么?文明之為物,是極難形容的,不僅如此,甚至連文明的是非問題在輿論界還爭論不休。引起爭論的原因,是由于文明的涵義,既可以作廣義講’又可以作狹義解釋。若按狹義來說,就是單純地以人力增加人類的物質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裝飾。若按廣義解釋,那就不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礪智修德,把人類提高到高尚的境界。如果學者能從其涵義的廣狹上著眼,就無須乎喋喋爭辯了。 文明是一個相對的詞,其范圍之大是無邊無際的,因此只能說它是擺脫野蠻狀態而逐步前進的東西。交際活動本來是人類的天性,如果與世隔絕就不能產生才智。只是家族相聚,還不能算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所以只有在社會上互相往來人與人互相接觸,才能擴大這種交往。交際越廣,法律也就越完備,從而,感情就越和睦,見聞也就越廣闊。文明一詞英語叫作“Civilization”,來自拉丁語的即國家的意思。所以“文明”這個詞,是表示人類交際活動逐漸改進的意思,它和野蠻無法的孤立完全相反,是形成一個國家體制的意思。 文明之為物,至大至重,社會上的一切事物,無一不是以文明為目標的。無論是制度、文學、商業、工業、戰爭、政法等等,若將它總括地互相比較時,用什么作標準來衡量其利害得失呢?能促進文明的就是利就是得;反之,使文明退步的就是害就是失。文明恰似一個大劇場,而制度、文學、商業等等猶如演員,這些演員如能表演一出卓越的技藝,并能切合劇情,惟妙惟肖,而使觀眾滿意的叫作優秀的演員;反之,進退失度,言語失節,笑既不逼真,哭又沒有感情,影響戲劇結構破壞劇情的叫做笨拙的演員。或者哭笑雖然逼真,但若弄錯地點和時間,當哭而笑,當笑而哭的,也是演技拙笨的演員。文明恰似海洋,制度、文學等等猶如河流。流人海洋水量多的叫作大河,流人少的叫做小河。文明恰似倉庫,人類的衣食、謀生的資本、蓬勃的生命力,無一不包羅在這個倉庫里。社會上的一切事物,可能有使人厭惡的東西,但如果它對文明有益,就可以不必追究了。譬如,內亂或者獨裁暴政,只要能促使文明進步,等它的功效顯著地表現出來時,人們就會把它往日的丑惡忘掉一半而不再去責難了。這種情形,正如出錢買物,價格雖然很高,但是用來頗感方便或得到很大好處時,就會把往日的吃虧忘掉一半。這原是人之常情。
文明論概略 作者簡介
福澤諭吉(1834~1901),日本教育家、思想家。一個有淵博知識、過人眼光、非凡膽識的,將思想與行動完美結合的大學者;慶應義塾創始人。曾三度游歷歐美,一生積極從事翻譯和著述,進行出版和教育活動,介紹先進國家的情形,促進日本的“文明開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