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晚明南京劇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8060
- 條形碼:9787532658060 ; 978-7-5326-580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明南京劇壇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晚明南京的戲曲演出、劇本刊刻和創作以及演員培養模式對于晚明城市劇壇的發展意義重大。無論就南京劇壇作為城市劇壇的獨特性而言,還是從它在晚明戲曲史上的實際地位及對后期戲曲發展的影響來看,對其進行充分深入的探討,都是非常必要的。就研究內容來看,作者以專章梳理了在南京的文士相互之間及與秦淮歌姬的交往情況。這是必要的。其次記錄了樂妓和文士的交游對劇壇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另外,力求全面地、歷史地、分析地看待作家、評價作品。
晚明南京劇壇研究 內容簡介
作者力圖在前輩學者搭建的學術基石上,全面梳理晚明南京劇壇發展、變化的歷程以及各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力求在研究思路和內容等方面有所突破。將戲曲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放在南京乃至江南的大文化生態環境中進行關照,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著重研究晚明文士社集、科舉制度、城市娛樂、人口遷移和政治劇變等諸多因素對城市劇壇生成、發展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南京作為一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城市,相比鄉村或宮廷而言,其劇壇的特點在于流動性強。因此在考察南京劇壇的組成時,不能將其作為一個靜止的、封閉的形態來對待,而是力圖綜合地、動態地、開放地去分析、研究。
晚明南京劇壇研究 目錄
晚明南京劇壇研究 作者簡介
夏太娣,女,1974年生,安徽和縣人,文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戲曲史。書稿以“晚明南京劇壇”作為研究對象,正文共七章,主要從晚明南京的戲曲演出,戲曲家的活動,劇本創作,戲曲理論總結以及戲曲刊刻等方面綜合考察晚明南京劇壇的生成與發展概況;并以此對于南京劇壇在明清戲曲發展和流變中所處的重要地位給予準確的定位與評價。附錄為晚明南京戲曲活動編年,起自嘉靖元年(1522),結束于弘光元年(1644)。作者的研究方向為中國戲曲史。曾在各類核心期刊和海外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有《冒襄晚年戲曲活動考辯》《論時事劇的新聞性與文學性》,《論對的改編》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