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8044
- 條形碼:9787100178044 ; 978-7-100-17804-4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本科以上古典文學張舜徽先生見識深湛、思想通達,廣涉博識。本書雖名為“中國古代史籍”,所談內容側重于史學卻不限于史學,而是以中國古代圖書*為復雜浩繁的“史部”為例來闡述如何對待、閱讀、學習中國古代典籍,深入探討了文獻學*基本的目錄、版本、校勘知識的實際應用。在書中更體現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通達精神,以歷史發展的眼光看待學術的變遷,每多平情之論,對當代專業學者啟示良多。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主體部分共分四編十二章,系統地介紹了現代校訂、閱讀古代史籍的方法。《中國古代史籍舉要》主體部分共十四章,另有附錄“研究中國歷史的常用書參考書和工具書簡目”。此書細致闡述了各類中國古代史籍的源流、體例、特點。兩書互相補充,恰好構成內容完整的中國歷史文獻學。此次將兩書合并,可以豐富本書的內容,使全書架構更加完整,便于讀者閱讀和查證。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目錄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序言
**編 通論——校讀古代史籍的基本條件
**章 掌握一些閱讀古籍的技能
第二章 熟悉古代書籍的一般情況
第二編 分論上——關於校書
**章 書籍為什麼必須校刊
第二章 校書的依據
第三章 校書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怎樣進行校書
第三編 分論下——關於讀書
**章 瞭解古人寫作中的一般現象
第二章 認識古人著述體要
第三章 怎樣閱讀全史
第四章 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
第四編 附論——辨偽和輯佚
**章 關於辨識偽書的問題
第二章 關於搜輯佚書的問題
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前言
**章 歷史書籍的範圍
第二章 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基本書籍
第三章 百科全書式的通史
第四章 仿效史記寫作形式編成的斷代史
第五章 斷代編年體的實錄
第六章 專詳治亂興衰的政事史
第七章 專詳文物典章的制度史
第八章 傳記體的學術史
第九章 以地域為記載中心的方志
第十章 和研究歷史有密切關係的沿革地理與地圖
第十一章 史評書籍的代表作品
第十二章 史辨書籍的代表作品
第十三章 史論書籍的代表作品
第十四章 史考書籍的代表作品
附錄 研究中國歷史的常用書、參考書和工具書簡目
張舜徽先生學術年表(吉寧韻)
張舜徽先生《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中國古代史籍舉要》合刊本書後(傅傑)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中國古代史籍舉要 作者簡介
張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縣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文獻學家,長于校勘、版本、目錄、聲韻、文字之學。出生于書香世家,自幼由父親授業,自學成才,后執教于華中師范大學,曾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一生完成學術著作24部,八百萬字。精于小學,博通四部。代表作有《中國文獻學》、《鄭學叢著》、《清人筆記條辨》、《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中國古代史籍舉要》等。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