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雷鋒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57339
- 條形碼:9787547057339 ; 978-7-5470-57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雷鋒的故事 本書特色
1.紅色經典故事是新時代少年兒童寶貴的精神食糧,是賡續黨的紅色基因和塑造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生動材料,也是培養少年兒童愛國主義情操的優秀教育讀本。 2.鉤沉史料,嚴肅認真,拾遺補缺,以圖給青少年讀者一個比較完整準確的閱讀文本。 3.圖文并茂。內文附有符合人物形象、契合文章立意、的手繪插圖,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4.幫助孩子實現無障礙閱讀。除了在書中對重點問題做了較為詳細的注釋外,我們還給每個故事開辟了“導讀”“成長啟示”和“智慧點評”欄目。 5.完善自我,感受他人。通過誦讀這本“雷鋒的故事”,青少年們能夠領悟到“雷鋒精神”的真諦,從而完善自我,讓與人為善的品質在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芽。 6. 版式設計美觀大方,印刷清晰,版式舒朗,讓孩子閱讀更舒適。
雷鋒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以雷鋒的成長經歷為線索, 選取他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 向小讀者們講述雷鋒的感人事跡。
雷鋒的故事 目錄
苦難的童年 … 001
三好學生 … 005
活動積極分子 … 013
優秀少先隊員 … 018
小公務員 … 024
一顆螺絲釘 … 030
優秀的拖拉機手 … 035
改名字 … 039
煉鋼鐵的書 … 043
征服推土機 … 049
關心同志 … 055
時間很寶貴 … 060
百煉成鋼 … 063
小戰士 … 068
在軍營里成長 … 073
刻苦鉆研 … 080
書迷 … 084
搶險的勇士 … 088
甘心做“傻子” … 094
光榮入黨 … 100
雷鋒圖書館 … 103
一盒米飯 … 107
10元錢 … 110
深夜補棉褲 … 113
一張火車票 … 117
雨中送母子 … 121
幫大娘找兒子 … 125
添磚加瓦 … 128
幫助“調皮鬼” … 135
促進團結 … 140
柳條圈 … 143
給中學生做報告 … 147
幫助張大娘 … 153
帳篷戶 … 158
學犁地 … 161
艱巨的運輸任務 … 164
借撬杠 … 168
特別代表 … 174
因公殉職 … 178
雷鋒留下10件寶 … 183
雷鋒的故事 節選
三好學生 導 讀 新社會挽救了雷鋒。解放軍連長送他鋼筆,鄉長送他到學校免費讀書。雷鋒不但刻苦學習,而且從小就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就在雷正興活不下去的時候,家鄉解放了,他再也不用受欺負和壓迫了。雷正興積極參加了兒童團,控訴了地主對他一家的剝削和壓迫,他也分到了土地和糧食。 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來到了安慶鄉,鄉親們看到他們就像見了親人一樣。雷正興到部隊找到連長央求,說他想參軍,去打敵人。 但連長告訴他:“你的年紀還小,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長大了建設咱們的新中國。” “學習?學習什么?”雷正興不解地問。 連長掏出了自己的鋼筆,放到雷正興的手上,滿懷希望地說:“你要學知識,學文化,學習建設我們國家的本領。” 雷正興記住了解放軍領導的勸告,下定決心,好好學習,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知識、學文化就要讀書,讀書要錢,自己哪兒來的錢呢?雷正興怎么也沒想到,鄉長親自送他去學校讀書,而且是全免費的。 1950年初秋,正是瓜熟果香的時節。一個早晨,天氣晴好,小山包交界處的劉家祠堂從沒這么熱鬧過,因為那里改成了龍迥塘小學,今天正是學生開學報到的日子。 李老師正忙著張羅學生報到,彭德茂鄉長帶了個孩子來,熱情地和老師打招呼:“這個雷庚伢子不到7歲就成了孤兒,是苦水里泡大的。我們研究了一下,決定免費送他來讀書。這孩子就交給你們啦!” 老師答應著,回過身來,看見鄉長身旁站著一個矮小的男孩兒。衣服雖然破舊,但是洗得干干凈凈的。圓圓的臉龐,濃濃的眉毛,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東張西望,顯得格外機靈活潑。于是老師為他登記,問他姓名、年紀。 聽到老師發問,孩子一句句清晰地回答,然后迫不及待地說:“老師!我要上學,我要讀書!” 老師把新課本發給他,語重心長(形容言辭誠懇,情意深長)地說:“從現在起,你就是個小學生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哦!” 把孩子交給老師之后,彭鄉長臨走前撫摸著雷正興的小腦袋說:“庚伢子呀,過去,窮人家的孩子要進學堂是不可能的,你家幾輩子都沒有識字的。現在,你要發憤讀書,學好本領,將來為建設好我們偉大的祖國出力啊!” “嗯!”雷正興點頭答應了。 在學校正式上課的那天,雷正興個來到了學校,對招呼他的老師說:“老師,報到時,彭叔叔和您對我講的話,我都記在心里。回家后想了很久很久,我想明白了,是我們窮苦人的大救星。所以,我今天特意早點兒來,請您教我寫‘萬歲’。” 看著老師用毛筆在一張紙上寫字,雷正興跟著寫起來,還一句一句地念著筆畫的名稱:“一撇、一橫、一橫、一豎彎鉤……” 就這樣,雷正興懷著對黨的無限熱愛,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涯。由于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再加上刻苦用功,不僅成為班上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而且成為一個學以致用的優秀孩子。 1951年,全國緊急號召抗美援朝,學校立即行動,開展了抗美援朝捐獻活動。老師在會上講完抗美援朝的重大意義后,雷正興立即站了起來激動地說:“抗美援朝是全國人民的愛國行動,也是我們的光榮義務,我只有兩角錢,一不買糖果,二不買玩具,現在拿出來支援朝鮮,打倒美帝!” 他把僅有的兩角錢全拿出來捐獻給國家的行動,帶動了全校學生捐錢獻物。 聽老師說,學生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他就問老師:“老師,我們小小年紀怎樣為人民服務?” 老師對他說:“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人民做事,只要是為人民做事,不管年齡大小,不論做大事還是小事,都是為人民服務……” 雷正興聽了老師的話,馬上采取了行動。當時,他們學校正處在黃花塘糧倉的要道旁邊,他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時間,幫助農民推送愛國糧的土車子(手推獨輪車,也稱雞公車)往嶺上爬坡。上嶺后,又下來推第二輛車,就這樣一輛接一輛推,一直到太陽落山,已經沒有送糧的車子了,他才回家吃晚飯。第二天到學校上課,看見他幫人推車子的同學問:“為什么要去給農民幫忙?” 雷正興說:“老師不是要我們為人民服務嗎?幫助農民伯伯推車子,那是送愛國糧,也是為人民服務啊!” 不僅如此,在學校里雷正興也處處做好事:他總是很早到學校,無論春夏秋冬,總是先挑幾擔清水澆地,把地面灑濕,說是這樣沒有灰塵;放學時總是走得晚,與小同學一道掃地、擦抹桌椅和門窗,直到檢查合格才回家。 雷正興天性聰明活潑、勤勞勇敢,再加上父母死得早,從來沒有嬌生慣養過。艱苦的生活環境不僅磨煉了他的意志,鍛煉了他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培養了他獨立生活的能力。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做好作業,利用空余時間還要做家務勞動。 這樣的重擔,他一個小學生怎么能夠全都做好呢? 雷正興說,他采用了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歸納起來叫作“一問、二抓、三補”。 一問,就是上課時沒有聽懂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一定要問到聽懂為止,因此課堂上講的課就不存在問題了;二抓,就是上午布置的作業中午抓緊時間做好,下午布置的作業晚上抓緊時間做好,因此作業就不存在問題了;三補,就是上午耽誤了的功課下午補,下午耽誤了的功課晚上補,晚上耽誤了的功課第二天早上補。所以他才能夠既完成作業,家務勞動也沒有耽誤。 在這期間,由于寄住在叔祖家里,他就拿這個農村大家庭的生活打比方:“家務勞動是沒有規律的。例如,有一天中午,家里突然來了幾個客人,還帶來了幾頭豬崽,人要開餐,豬要吃潲(用泔水、米糠、野菜等煮成的豬飼料;潲,讀shào)。如果不早做準備,灶里沒柴,火燒不起來,鍋里冷冰冰的,叔奶就會氣沖沖的,搞得不好還要打人。所以只能全力以赴做好家務勞動,中午耽誤的作業只好下午補了。” 正因為合理分配了時間,所以每個學期期終總評,雷正興的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成了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也應該像雷正興那樣,學會時間管理,以提高學習成效。) 1954年,當時從小學的初年級升入高年級還需要考試。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望城縣第二高小五年級新生發榜了。消息傳來,雷正興一路飛奔到了學校,擠進了看榜的人群,眼睛盯在紅榜上,搜尋著自己的名字。正看得眼花,一位同學興奮地喊道:“雷正興!你榜上有名,考上了!” 考上高小的喜訊傳到了家鄉,親戚鄰里都祝賀他:“秀才中舉了!雷家后代有希望了!” 開學那天,雷正興捧著剛發下來的新書,認真聽完了當天的課程,在篇周記里這樣寫道:“在那萬惡的舊社會,我家受盡了地主、資本家的殘酷壓迫,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祖祖輩輩沒有進過學校……今天,我進高小讀書了,多么幸福啊!我要為爭光,為雷家爭氣,克服一切困難,認真讀書。長大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雷鋒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幼謙 1946年9月出生于重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蕪湖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她的創作以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為主,迄今已公開發表7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