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電影中的東京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3279
- 條形碼:9787208173279 ; 978-7-208-1732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中的東京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 九十多位導演、一百七十多部影片,扎實文本呈現百變東京 ◆ 明治、昭和、平成……影像中梳理東亞都市的歷史進程 ◆ 銀座、淺草、新宿……解析同一座城市如何產生迥異的區域文化 ◆ 年近百歲的權威影評人以小鎮青年上京史陳述地方與都城的碰撞 ◆ 既是媒介的又是空間的,既是現實的又是虛構的,一份關于現代人如何生活的另類解讀
電影中的東京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有關東京的電影研究、都市研究專題著作。以電影為切入點, 從地理和歷史兩個維度來展現了這種開放和多元。日本電影史上的名導佳作如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黑澤明的《野良犬》、成瀨巳喜男的《稻妻》等都以東京為舞臺。本書通過分析眾多電影中所表現的“東京”來展現作為一個現代都市, 這里的城市風景、市民生活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這些變化又體現了現代性在日本的什么發展。作者的文筆不是僵硬的評論文字, 而是融入了一個地方少年來到東京、邂逅電影的心路歷程。東京和電影, 承載著作者的事業和夢想, 也承載著一代人親歷一座城市成長的現代情愫。
電影中的東京 目錄
序言/1
**章.東京之顏——電影導演與東京 / 7
1.心之故鄉與平民區——小津安二郎 / 9
2.熙攘鬧市的魅力——黑澤明 / 25
3.生活在后巷的人們——成瀨巳喜男 / 35
第二章.從江戶到東京——時代與東京 / 57
1.江戶人的生活與性情 / 59
2.新派東京——明治的時代精神 / 76
3.廢墟之城東京——從殘垣斷壁出發 / 95
第三章.山手與下町——東京的都市構造與性格 / 117
第四章.繁華街區的變遷——淺草、銀座、新宿 / 141
1.日本*初的摩登都市——淺草 / 143
2.瀟灑的企業會客室——銀座 / 151
3.七十年代青年文化的據點——新宿 / 161
第五章.亞洲的大都市Tokyo——外國電影中的東京 / 183
第六章.電影中的東京名勝 / 197
第七章.邂逅與感激的都市——我、電影、東京 / 241
附錄一.電影片名對照表 / 275
附錄二.東京電影地圖 /280
電影中的東京 節選
某些作品中,東京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故事背景,而是獲得了主人公一般的地位。在那些作品中,城市自身幾乎被賦予了人格一般的東西,有著出色的個性與生命力。并且,那些作品也代表、濃縮并精煉了我們平時對城市所抱持的感情。通過觀看這些作品,我們刷新并增強了自己對于東京的感情,重新發現了東京的魅力!缎蜓浴 在對故鄉東京,以及對孤身留在東京的父親的思念之中,小津在松坂度過了十歲到二十歲這一多愁善感的青春期。現在,經常有東京出身的人覺得自己是沒有故鄉的。但對小津安二郎而言,東京毫無疑問是令人懷念思戀的故鄉。——《心之故鄉與平民區——小津安二郎》 所謂鬧市,并非僅僅意味著有許多人聚集的商店街和娛樂街,并非只有像銀座、新宿、池袋、淺草、澀谷之類的地方才是鬧市。 所有使人感到旺盛活力的場所都屬鬧市,從這個角度來說,整個東京自身就是全日本的鬧市。說到將整個東京視作鬧市并且用*鮮艷的筆觸刻畫熙攘街頭魅力的杰作,大概不得不提黑澤明導演的《野良犬》(1949)!段跞留[市的魅力——黑澤明》 以*親近的情感描繪東京平民生活的導演之一,就是成瀨巳 喜男!笙锖托∠镌谌毡救魏我粋都市都隨處可見,因此并非東京特色。但是,在東京下町之中,有一個部分始終保存、孕育著從江戶時期沿襲下來的豐富的平民文化。那是一種別有風味、歷經打磨的后巷文化與小巷文化,和黑澤明的《低下層》(1957)中所 描繪的又略有不同。雖然后巷和小巷不是富人會住的街區,但住在那里的人,也不一定就十分貧窮。也就是說,那其實是非常普通的城市平民所住的地方。但是,因為住宅密集,空地很少,所以沒有建造庭院的空間。于是,小巷不再僅僅是通道,也成了鄰居之間共有的庭院、孩子們玩耍的樂園、主婦聚集閑聊的廣場。居民如果有閑情逸致,則會盡量將其整飭得別具一格!渡钤诤笙锏娜藗儭蔀|巳喜男》 粹,也寫作意氣。為了應對幕府制止大家追求快樂的政策,人們對快樂的追求演變為對美的追求,*終成為一種形而上的、對于道德倫理的探求。懷抱自豪之情毅然主張這種探求的心理,就是町人的意氣、骨氣與倔強。與粹相對的概念是庸俗。在這部電影中,政府機關就是庸俗的代表。庸俗也有各種各樣的類型:盛氣凌人的權威主義,不理解人情細致微妙之處而干些招人嫌之事的漫不經心,等等,都包含在庸俗之中。其對立面則是粹!督瓚羧说纳钆c性情》 齋藤導演在默片時代末期,也就是 1930 年左右,在松竹制作了大量鬧劇、喜劇,其異想天開的噱頭和一氣呵成、笑翻觀眾的蓬勃朝氣,使他被奉為“喜劇之神”。但是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后,雖然他依然大量制作喜劇,但都是些僅僅讓喜劇演員到處亂竄的作品,并沒有讓人感受到特別的才氣,評論家們也因此逐漸淡忘了他。然而,在他那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后的漫長職業生涯中,只有這部《東京五人男》會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而越加散發出特別的光輝,我認為這部作品可能會再次進入評論家的視野。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部作品正面描繪了在戰爭中化為廢墟的東京,這是非常稀有的。作品中有著無法再現,也絕不能再現的風景。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發動空襲,淹沒在火海的東京化作一望無際的廢墟。由木頭與紙建造的家宅在燃燒彈的地毯式轟炸中熊熊燃燒,之后只剩下混凝土地基和燒掉一半的庭院樹木。原本是大商店的地方只剩下保險柜。那種情景在新聞電影中偶爾可見,但在劇情電影中卻全無蹤影。在戰爭時期,電影被視為鼓舞士氣的道具,或是純粹的娛樂;鸷U墟的畫面有著挫敗國民士氣的風險,因此當局非常忌憚這種畫面的特意展示。——《廢墟之城東京——從殘垣斷壁出發》 我覺得,如今東京這座城市的一大重要特色是,富裕人群居住的區域與貧窮人群居住的區域之間沒有很明確的界線。關于世界上的大城市,我也沒有了解得那么精準。因此我也不是在嚴謹地將東京與其他城市比較,但是世界上大多數的城市,特別是在自由主義經濟國家的城市中,富裕人群聚集居住的區域與貧窮人群居住的區域是涇渭分明的。而且其中還會根據富裕程度和貧窮程度分有幾個階層,形成好幾個經濟程度相同的人們所集中居住的區域。在某些城市,只要知道一個人住在幾區幾街幾號,就能推測那個人的經濟實力。東京曾經也是那樣的城市!渡绞峙c下町——東京的都市構造與性格》 雖然從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新宿那喧囂的活力就已經凌駕于銀座之上,但是如果從商店與酒吧格調的高低、報社與劇場等文化設施的集中程度、著名企業總公司的密集程度等方面來看,新宿還遠遠比不上銀座,只能屈居其下。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新宿呈現取代銀座的勢頭,新宿自身良好的發展也是原因之一。此外,1969、1970 年突然興起的學生運動、嬉皮士運動、反越戰運動與反安保運動也有很大的影響。1970 年左右的學園斗爭有著全國性,甚至是世界性的規模,全共斗與防暴警察的沖突也在東京連日反復。離國會及政府機關集中處很近的銀座也有很多游行示威,學生砸碎路上鋪的磚頭用來投石攻擊,他們也會用混凝土修理那些道路。在學生很多的御茶之水附近也常發生游行隊伍與防暴警察的激烈沖突。而新宿則因為發生了*大規模的沖突而聞名。——《七十年代請年文化的據點——新宿》 在蘇聯(現在的俄羅斯)的科幻電影中,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導演的《飛向太空》(1973)稱得上杰作。影片講述未來的科學家去一顆叫作“索拉里斯”的不可思議的行星探險的故事。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場面,身在地球的科學家主人公為了參加會議,從郊外的家中開車前往市中心,在穿過一個眼熟的有著橙色燈光的隧道后,開上了高速立交橋。于是出現了寫著“XX 方向 XX 公里堵塞”的日語光電顯示板。原來那是赤坂見附的高速公路。大概,在蘇聯人看來,東京的現代化風景是超現代的,幾乎就像科幻電影中的未來都市。像這樣,隨著日本的經濟發展,情況也逐漸產生變化,但這部影片只是一個例外。一般而言,外國人眼里的東京并不是閃閃發光的超現代都市,東京給他們的**印象,不如說與香港、馬尼拉、曼谷、加爾各答等亞洲大都市一樣,是一個雜亂無章、喧囂騷動、有著超多人口的地方!短K聯電影中的未來都市——赤坂見附》
電影中的東京 作者簡介
佐藤忠男 電影評論家,日本映畫大學名譽校長。1930年生于新潟縣,自1954年開始在雜志《映畫評論》《思想的科學》上發表電影評論,與鶴見俊輔等人一起創辦大眾藝術研究會。1973年創辦《映畫史研究》。電影相關的專著多達三十余部,代表作包括《日本電影史》(四卷本)、《日本電影大師》(三卷本)、《大島渚的世界》、《小津安二郎的藝術》等。1996年,因貢獻卓著,獲頒“紫綬褒章”,另外還獲有文化選獎文部大臣賞、熏四等旭日小綬章,文化功勞者、川喜多賞等獎賞。在國際上亦享有崇高聲譽,曾被授予韓國王冠文化勛章和法國藝術文化勛章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