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美國作物采集活動研究:以中國為田野(1898—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54199
- 條形碼:9787511654199 ; 978-7-5116-5419-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作物采集活動研究:以中國為田野(1898—1949) 內容簡介
在充分理解前述研究難度的前提下,《美國作物采集活動研究——以中國為田野(1898-1949)》作者結合自身學術條件開展研究,旨在搜集整理美國采集中國作物相關史料,時機成熟時結集出版有一定學術價值的美國農業研究史料集,以豐富國內農史研究者的參考文獻。從專門史角度進行客觀分析,美國在華作物采集活動為美國農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把中國數千年馴化的作物品種□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但這種經濟掠奪行為卻給近代中國帶來災難性影響,例如,中國的茶葉、大豆等經濟作物被采集引種到美國,使中國喪失了國際貿易中此類商品的優勢地位;□□□□和商人無力抵抗西方農產品的大量傾銷,近代中國經濟進一步陷入困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為美國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資源選擇空間,促進了美國植物分類學、生物學等學科迅速發展,也間接促進了近代中國農業學科建立和發展。
研究美國在華作物采集活動的背景和主體、作物采集過程、代表性采集成果等,對于制定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具有較高借鑒價值。選擇性借鑒美國農業發展經驗,對于完善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也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考證美國在華作物采集活動的具體成果,歸納整理采集作物的具體性狀信息,對研究中國純種作物種植史、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戰略的順利實施,均具有重要學術借鑒價值。
美國作物采集活動研究:以中國為田野(1898—1949) 目錄
□□章 美國在華作物采集活動歷史背景和主體
□□節 美國采集中國作物的客觀條件
第二節 美國開展作物采集的主觀動因
第三節 美國在華作物采集活動主體
第二章 弗蘭克·邁耶在華作物采集活動
□□節 邁耶的生平背景
第二節 邁耶在華作物采集活動主要過程和代表性成果
第三節 邁耶及其在華作物采集活動評析
第三章 歐內斯特·威爾遜在華作物采集活動
□□節 威爾遜的生平背景
第二節 威爾遜在華采集活動主要過程和代表性成果
第三節 威爾遜及其在華采集活動評析
第四章 約瑟夫·洛克在華作物采集活動
□□節 洛克的生平背景
第二節 洛克在華采集活動的主要過程和代表性成果
第三節 洛克及其在華采集活動評析
第五章 其他外籍人士在華作物采集活動
□□節 傳教士與來華美國專家的作物采集活動
第二節 駐華美國外交官和美籍雇員的采集活動
第三節 其他人員的作物采集活動評析
第六章 美國作物采集活動歷史評價和啟示
□□節 歷史評價
第二節 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美國作物采集活動研究:以中國為田野(1898—1949) 作者簡介
劉琨,江蘇理工學院副教授,理學博士,科學技術史專業。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中外農業交流史、科學技術史。撰寫發表學術論文、會議論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全文轉載;主持/參與完成各類課題□0余項;編撰院士傳記1部,參編教材/學術著作5部。主要社會□□有江蘇省農史研究會理事、常州市政協委員等。
王紅梅,江蘇理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英語翻譯、英語教育研究。撰寫發表學術論文□0余篇,編撰教材1部;主持/參與完成各類課題□0余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