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植物考古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0433
- 條形碼:9787573200433 ; 978-7-5732-004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植物考古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興隆溝**地點、南灣子北、敖東第二地點、魏家窩鋪、哈民忙哈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炭化植物遺存的種屬鑒定與分析, 認識和了解了遼西地區史前時期人類與植物的相互關系, 深人探究了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和發展以及文化演進與經濟形態的關系問題, 推動了對遼西地區古代文明產生的動因與過程的研究。
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植物考古研究 目錄
目錄
序一 塔拉Ⅰ
序二 趙志軍Ⅲ
序三 趙賓福Ⅴ
**章 緒論1
**節 新石器時代文化變遷1
第二節 地域背景與研究資料8
第三節 研究方法16
第四節 研究意義22
第二章 興隆溝遺址**地點浮選植物種子24
**節 遺址背景24
第二節 炭化木屑26
第三節 硬果殼核27
第四節 植物種子28
第五節 植物遺存統計分析40
第三章 南灣子北遺址浮選植物種子48
**節 遺址背景48
第二節 炭化木屑49
第三節 植物種子49
第四節 植物遺存統計分析52
第四章 敖東遺址第二地點浮選植物種子57
**節 遺址背景57
第二節 炭化木屑57
第三節 植物種子58
第四節 植物遺存統計分析60第五章魏家窩鋪遺址浮選植物種子64
**節 遺址背景64
第二節 炭化木屑66
第三節 植物種子67
第四節 植物遺存統計分析71
第六章 哈民忙哈遺址浮選植物種子76
**節 遺址背景76
第二節 炭化木屑78
第三節 硬果殼核78
第四節 植物種子79
第五節 植物遺存統計分析82
第七章 遼西地區生態系統與生業方式的變化89
**節 遼西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結束生態系統的變化89
第二節 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時空分布98
第三節 遼西地區典型遺址調查與植物遺存鑒定結果100
第四節 新石器時代植物遺存與生業方式的關系105
第八章 結語121
**節 主要結論121
第二節 今后的研究方向122
參考文獻123
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植物考古研究 作者簡介
孫永剛,赤峰學院考古學科帶頭人。中國考古學會植物考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內蒙古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計劃”領軍人才人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博士后基金等項目10余項。在The Holocene、Front.Earth Sci、《考古與文物》、《北方文物》、《華夏考古》、《農業考古》、《中國農史》等期刊發表考古學研究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3部。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