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包法利夫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61230
- 條形碼:9787559461230 ; 978-7-5594-612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包法利夫人 本書特色
給青少年的人文素養讀本,精選歐美名著12冊,每冊含世界知名大學教師、專家學者深度導讀。 美國教師聯盟、法國師范與教學研究會共同評定推出——歐美學生閱讀推薦書目! 全面重新修訂、詳細注釋、精準翻譯、精致裝幀,采用輕質膠版紙,不壓手,易翻閱。 她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制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大師福樓拜的開創之作,被雨果盛贊為“一部真正的杰作”,納博科夫自稱讀了100遍,米蘭·昆德拉曾說:“直到《包法利夫人》的出現,小說的成就才趕上了詩歌的成就。” 貫穿全文的冷靜、客觀,幾于不近人情的剖析和細致入微的描寫,影響了莫泊桑、普魯斯特、雨果、契訶夫、卡夫卡等眾多的文學大家。 入選英國BBC“改變世界的100個故事”、英國《衛報》百大小說,同名改編電影曾入圍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 一本《包法利夫人》,奠定了福樓拜在世界文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包法利夫人 內容簡介
艾瑪是一個富裕農民的女兒,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她長得漂亮,熱愛詩文藝術,又精通舞蹈、繪畫、刺繡、音樂,但她覺得平淡的鄉村生活令人煩悶窒息,熱切地向往著浪漫綺麗的愛情、轟轟烈烈的生活。 也許是對新生活的渴望,也許是鄉村醫生夏爾·包法利帶來的新鮮感,使她相信,她終于得到了幻想中的愛情。很終,她嫁給了夏爾·包法利。 結婚以前,艾瑪以為自己知道什么是愛情,可是結婚以后,卻不見應當從愛情中得到的幸福。她有時想,一定是自己昏了頭,才扎進這段平淡無奇的婚姻,于是她特別想知道:快活、滿足、神往,這些書中迷人的詞匯,在生活中究竟意味著什么。而正是這份不安分的渴望,指引著她一步步墜入深淵……
包法利夫人 節選
她讀過《保爾和維吉妮》這本書,夢見過書里迷你的竹屋和黑人托曼戈,還有“忠實的”小狗。特別是那個心地善良、多情的小哥哥,爬上比鐘樓還高的大樹給你摘紅色的果子,或者赤腳在沙灘上跑,只為給你帶回一個鳥巢。 在她十三歲的時候,父親親自帶著她進城,把她送進修道院。他們住在圣·潔韋區的小客店里,他們晚餐用的盤子上畫著拉·華麗葉小姐修道的故事,盡管文字已經被刀叉劃得東一道,西一道,連貫不起來了,但仍可以看出是宣揚宗教,頌揚真善美,歌頌宮廷富麗堂皇的。 她剛進修道院的那一段時間,不但不覺得煩悶,反倒樂意與修女們相處。修女們為了讓她開心,就帶她從餐廳出去,經過長廊,去看小禮拜堂。就是在休息的時候,她也很少玩,對教理問答記得很熟,每當助理神父提問題時,她總是挑*難的問題解答。她終日沉浸在教室溫馨的氛圍中,整日與這些掛著念珠、戴著銅十字架、臉色蒼白的修女相處,加上周圍由圣壇的芳香、圣水的清冽和蠟燭光的搖曳制造出的神秘氛圍,使她不可自拔?伤宦爮浫,只看圣書上帶藍邊框的圖畫;她喜歡畫里患病的綿羊、被利箭射穿的圣心,和走向十字架時倒下的耶穌。她曾試著一整天不吃飯來修行,還為了要許一個愿而絞盡腦汁。 臨到懺悔,為了能在那里多待一會兒,她還編造一些小罪過,跪在暗影里,雙手合十,臉貼住欄桿,聽教士訓誡。布道時常常拿未婚夫、丈夫、天上的情人和永恒的婚姻這樣的詞來比喻信仰,這些使她從內心感到喜悅。 她們總要在晚禱之前在修行室里讀宗教作品,平時只能讀圣史摘要和修道院長的《講演錄》,每逢禮拜日,才讀點《基督教真理》作為補償。浪漫主義的詠嘆調,回應著塵世和永生的呼喚;這哀鳴、這呼喚,艾瑪*初聽得是多么入神!城里人一般是通過作家來了解大自然的,假如她是在城里小店鋪里度過的童年,也許,她容易受到大自然的感染;可是,她太熟悉鄉村。聽羊叫、擠牛奶、擦犁,這一切對她太熟悉了。過慣了樸實無華的日子,她反而向往轟轟烈烈的生活。她喜歡波濤洶涌的大海,她喜歡點綴了斷壁殘垣的草地,一切事物,她非要合自己的意。她從不用不能立刻滿足她心靈需要的東西,她敏感細膩,卻不喜歡藝術,她尋求縹緲的感情,而不是實實在在的景物。 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年紀很大的老處女來這兒做一周的活,縫補修女及學生們的舊衣服。她是一個在大革命期間家道衰敗的貴族后代,因而得到大主教的庇護,允許她在餐廳里和修女們一起吃飯,飯后可以閑聊一會兒,再開始干活。住宿生們經常溜出自習室來看她,她常常一面穿針引線,一面輕聲吟唱上個世紀的情歌。她會講故事、講新聞,幫你上街買東西,暗地里借藏在圍裙口袋里的小說書給女孩們看,而她自己也是一有工夫就拼命讀。書里講的,無非是癡男怨女的愛情故事、在蕭瑟的亭子前暈倒的貴婦、處處遭殃的馬車夫、從頭到尾都在奔命的馬匹、陰森的樹林、內心的不安、海誓山盟、陣陣嗚咽、無盡的淚水、久久的親吻、月下的小船、林中的夜鶯、雄獅般偉岸的情郎卻溫柔似羔羊,人品一等,衣冠楚楚,哭起來山崩地裂。就這樣,十五歲的艾瑪天天雙手沾滿了舊書店的灰塵,足有半年之久。后來讀司各特,她迷上了歷史事物,夢見中世紀時期的旅行箱、哨兵屋和行吟詩人。她多么想生活在一座古老的小城堡里,就像腰身細長的城堡主的夫人,整天待在三葉形的屋頂下,雙手托著下巴,雙肘支在石欄上,盼望著一位白翎騎士,從遙遠的田野騎著一匹黑馬為她而來。那時,她不但崇拜殉難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而且對顯赫的或不幸的婦女,都懷著熱切的敬意。在她看來,被貴族出賣、死于敵手的圣女貞德,與老師私下相愛、歸隱修院的艾洛伊絲,法國國王查理七世的情婦阿涅絲·索蕾,美麗的費隆夫人,女詩人克萊芒絲·伊索爾,她們就像一顆顆耀眼的彗星劃破漫漫歷史的夜空。而常在櫟樹下斷案的路易九世、視死如歸的壯士巴亞、毒死其父情婦的路易十一、沖鋒陷陣的亨利四世,還有那令艾瑪難忘的彩盤上頌揚的路易十四,雖然也在歷史的夜空閃現,但和那些受到宗教迫害的婦女,似乎沒有什么瓜葛。 她在音樂課上唱的歌,不外乎金翅膀的小天使、圣母、威尼斯的環礁湖和在湖上泛舟的船夫,都是些庸俗的曲子。它們格調低下、音調輕浮,但卻使艾瑪隱約地看到了誘人而又變幻莫測的感情世界。她有幾個同學把節日里收到的圖文并茂的畫冊帶到修道院來了。這種東西必須藏好,因此她們只在宿舍里偷偷閱讀。艾瑪輕輕觸摸著那精美的錦緞封面,用贊嘆不已的目光凝視著這些陌生作者的名字,作品下面的署名,幾乎都是伯爵或子爵。 她忐忑不安地揭開保護圖畫的透明紗紙,紗紙半掀起來又落下。畫上是一個披短斗篷的青年男人,在陽臺欄桿后面摟著一個身穿白袍、腰帶上掛著錢袋的少女;要不就是一般貴婦的畫像,一頂圓草帽戴在她們的金色卷發上,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注視著你。有些貴婦人舒坦地躺在由兩個穿著白色短褲的車夫趕的馬車里,在大花園中間輕捷地奔馳,還有一條獵犬在馬前活蹦亂跳。另外一些貴婦人在一封拆開來的信旁,躺在沙發上出神地看月亮,窗子半開著,另一半垂著黑幔。還有一些天真的貴婦人要么臉上掛著一滴眼淚,隔著鳥籠喂斑鳩,要么就笑瞇瞇地偏著頭,用翹頭鞋似的尖手指,一片片地掐雛菊花瓣。還有吸煙桿的蘇丹王,在涼棚下面,昏睡在舞女的懷抱里;還有異教徒、土耳其刀、希臘帽;尤其是酒神故鄉暗淡的景色,常?梢砸姷阶貦、冷杉,右邊幾只老虎,左邊一頭獅子,遠處隱約可見清真寺的尖塔,處在近景處的古羅馬的廢墟栩栩如生,再就是幾頭臥著的駱駝。所有這亂七八糟的一切,被一片祥和的處女林環繞著,水面閃耀著瀉下的陽光,有幾只天鵝在青灰色的湖面上游動,泛起幾道傷痕般的白色水波。 掛在墻上的煤油燈,正好在艾瑪頭頂上,燈罩把光聚攏在她正在觀看的這些圖畫上,除了途經的馬車,誰也不能打破這兒的靜謐。 母親去世的頭些日子,艾瑪哭得十分傷心。為了悼念母親,她用母親的頭發織成了一幅圖畫,又寫了一封充滿對人生慨嘆的信寄往貝爾托,還請求在她死后和母親合葬在一起,以至于她的父親以為她病了,趕來看她。艾瑪不禁暗暗得意,她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達到了蒼白人生難得有的理想境界——感到人生的灰暗。而這種境界,是平庸的心靈永遠也無法企及的。因此,她聽憑自己沉湎于拉馬丁那柔腸寸斷的詩句里,諦聽著湖上的豎琴、天鵝臨終的哀鳴、樹葉落地的聲音、貞女升天以及天父布道的聲音。可是這一切,她漸漸厭倦了,但是又不想承認,先是為了憂傷而憂傷,然后是礙于面子不好意思不憂傷,直到*后,她吃驚地發現自己竟然無動于衷,心里就像額頭上沒有皺紋一樣根本沒有憂傷。 修女們本來以為勞安小姐有天分,是個通靈的人,現在她們卻失望地發現她辜負了她們的一片好心,她似乎誤入歧途了。她們在她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花了不少心思,要她參加日課、靜修、九日儀式,對她傳道說教,要她尊敬先圣先烈,勸她禁欲,洗脫罪惡?墒撬拖袼烈獾囊榜R一樣,你一脫韁,馬嚼子便從嘴里滑了出去。她既充滿熱情,又講究實際,她因教堂的鮮花而愛教堂,因浪漫的歌詞而愛音樂,因文學的激情而愛文學,她反抗信仰的神秘和與她性格不合的院規。所以,沒有人為她父親把她接出修道院而惋惜,院長甚至覺得,她從沒瞧上修道院這個場所。
包法利夫人 作者簡介
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19世紀中葉法國最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品為《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福樓拜童年是在父親的醫院里度過的,醫院環境培養了他細致觀察與剖析事物的習慣,對他日后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語言精練、準確、鏗鏘有力,被譽為法國文學史上的“模范散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