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奠基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42892
- 條形碼:9787533942892 ; 978-7-5339-42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奠基者 本書特色
易中天著的《奠基者/易中天中華史》——一部關于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 為您講述三千七百年以來,我們的命運和選擇。 一部輕松好讀、引人入勝、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中華史詩。 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從全球視角為中華文明立傳的經典巨著。 易中天將歷史聚焦于中華民族的命運和選擇的關鍵拐點。 翻開本書,您將清晰地明白什么是中華根、中華魂,知道中華文化的根在哪里、魂在哪里。
奠基者 內容簡介
鳳鳴岐山,武王伐紂。以弱勝強,一戰而勝。居安思危的周公們,憑著天才的政治智慧,以四大制度安天下。以人為本,以德治國,以禮立秩序,以樂致和諧。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并不知道,此后三千多年,優選華人的精神和氣質就此奠定。易中天編著的《奠基者/易中天中華史》和您一起探尋,究竟是誰敲響了中華文明的定音鼓。
奠基者 目錄
勝利者的驚悚
涇渭之間
農村包圍城市
新政權面臨危機
天命與授權
偷天換日
第二章 定音鼓
西邊的太陽升起來
不能重蹈覆轍
以人為本
以德治國
看得見的力量
重新安裝系統
第三章 西周大封建
山雨已來
一箭三雕
不僅僅是統戰
邦國制度
我們的田野
封建是一種秩序
第四章 天下為家
嫡長子
好大一個家
姬周株式會社
重大失誤
君子與小人
算盤未必總如意
第五章 兩個基本點
愛國賊
好大一張網
便宜了誰
天字一號樂團
權利與義務
中國情人節
第六章 根本所在
黑名單
斯芬克斯之謎
文化內核
無神的世界
空頭支票你要不要
大盤點
后記 時間開始了
奠基者 節選
勝利者的驚悚 據說,殷紂王是自焚而死的。 據說而已,并無證據。1 沒人知道他當時怎么想,也沒人解釋周武王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紂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腦袋割下來。這就正如沒人知道埃及女王克婁帕特拉在跟屋大維打得不分上下時,為什么會突然撤出自己的艦隊,拋下情郎安東尼,匆匆忙忙回到王宮自殺。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失敗者就像水里的魚,即便流淚也沒人在意,更不會留下痕跡。 我們只知道,周武王甚至來不及脫下戰袍,就借用商人的宗廟向皇天上帝和列祖列宗秉告勝利,并宣布接手政權,以“中國”自居了。2 當然,真正的開國大典,還必須以更盛大更隆重的祭祀儀式在周的京城舉行。那時,他們將在天帝的身邊看見早已去世的先祖文王,看見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正以欣慰的眼光,慈愛地看著自己表現出色的子孫。 然而周公卻是心頭一緊。 周公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也是周文化和周制度*重要的創始人之一。在這樣的儀式上,他誠惶誠恐是可能的,心存敬畏是可能的,莊嚴肅穆更是可能的,怎么會驚悚呢,莫非看見了什么? 正是。 他看見戰敗的殷商貴族,看見那些往日的人上人,正排著隊伍畢恭畢敬地魚貫而入。一股悲涼之情,在周公心底油然而生。也許還有酸楚。是啊!想當年,殷商的祭祀何等氣派而奢華。上百頭的牛羊,數不清的酒具,琳瑯滿目的珠寶,還有獻祭的活人。作為附庸小國的周,不也得派出代表助祭,規行矩步地行禮如儀,甚至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大開殺戒嗎?然而現在,這些衣冠楚楚儀表堂堂的殷商貴族,卻只能充當助理,拜祭周人的祖先。 天,真是說變就變!據周公后來自己說,那一刻,他想了很多。他想,商的祖先,不也光榮偉大嗎?商的子孫,不也萬萬千千嗎?然而天命一旦改變,他們就成了這副德行。那么,我們周的子孫,會不會也有一天穿著別人的禮服,戴著別人的禮帽,跟在別人的后面,祭祀別人的祖宗? 完全可能。 周公清楚地記得,武王伐紂,出兵是在正月(子月),勝利是在二月(丑月),實際只用了三十多天。這實在太快了!如果他知道,后來全副現代化武裝的美英聯軍,推翻薩達姆政權尚且用了五十六天,恐怕真會倒吸一口冷氣。 高聳的樓臺,為什么說倒就倒?銅鑄的江山,為什么不堪一擊?歷史的悲劇,會不會再次重演?新生的政權,能不能長治久安? 周公憂心忡忡。 沒錯,皇天上帝的心思,誰也猜不透。他鐘愛過夏,眷顧過商,現在又看好周,這可真是“天命無常”。看來,沒有哪個民族是“天生的上帝選民”,也沒有哪個君主是“鐵定的天之驕子”。一切都會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變。 這就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必須以殷商的滅亡為教訓,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居安思危。顯然,在突如其來的勝利面前,周人沒有驕傲得像得勝的公牛,反倒如同站在了薄冰之上深淵之前,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這是一種憂患意識。 是的,憂患。事后,周公在他創作的贊美詩《文王》中,曾這樣告誡自己的族人和同盟—— 殷的貴胄來到了周京, 天的心思可真沒有一定。 請把殷商當作明鏡, 想想怎樣保住天命, 保住萬邦的信任。 周人,為什么這樣理智冷靜? 也許,因為他們是農業民族。 P3-7
奠基者 作者簡介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長沙,曾任教于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中華史”。在易中天看來,《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譜”,《資治通鑒》則是可供統治者借鑒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正因為如此,他認為汗牛充棟的各類中華史,大多沒有全球視野和現代史觀,因此他將在直覺、邏輯和證據的基礎上,書寫人們“不知道和想知道”的歷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華史》(總序、1-12卷)。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