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易經雜說(新平裝)(NHJ)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7671
- 條形碼:9787520707671 ; 978-7-5207-076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易經雜說(新平裝)(NHJ)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易經》、中國古典哲學、中國傳統文化等有興趣的讀者針對初學及學而生惑者,南懷瑾先生講解《易經》,既不把它看作高深莫測、隱藏玄奧的天書,又否定了近代不少學者“迷信、混亂”的斷語,不輕易引申,不牽強附會。
易經雜說(新平裝)(NHJ)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六十四卦的來歷、過去卜卦的幾種方法、《易經》與五行、干支、《河圖》《洛書》的配合運用等;闡釋了《系傳》所揭示的人生和歷史哲學;詳細講解了乾卦、坤卦、屯卦、需卦的卦名、卦辭、爻辭,以及解釋它們的《彖辭》、《象辭》、《文言》,以之為例,示范六十四卦的研究方法;說明了《序卦》排列六十四卦的理由,等等。
易經雜說(新平裝)(NHJ) 目錄
敲門磚
潔靜精微
三易
《易經》的三原則
理、象、數
玩索而有得
卦與八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監本《易經》
六十四卦的來源
錯綜復雜
錯卦與綜卦是什么意思?
復雜的道理
交互卦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方圖
圓圖
京房十六卦變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京房卦變與人生
京房卦變的用法
先知——邵康節的毛病
五行思想的起源
什么是五行?
五行的生克
五行的方位
天干與五行
天干五行配
天干的陰陽
地支
地支與黃道十二宮
六十花甲與歷史驗證
十二生肖
地支與命理
納甲與易數
察見淵魚者不祥
焦京師徒與郭璞
金錢卦
先知、神通與現代心靈學
又一種卜卦的方法
動爻的斷法
《河圖》與《洛書》的文化根源
從天文星象看《河圖》
《洛書》與大禹治水
不傳之秘
《系傳》——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動靜有常 剛柔斷矣
方以類聚 物以群分
剛柔相摩 八卦相蕩
時與位
易經雜說(新平裝)(NHJ) 節選
接下來: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意思說人把乾坤的道理弄清楚了,就可以通天通地,而上面這一個表,就是說明“乾坤其易之門邪”的道理,先要把乾坤兩卦的變化研究清楚。這圖表自內向外為序的第二圈,畫的是卦象,第三圈是地支,代表月份。如今天是中國歷的十月,為亥月,天氣已冷,但有幾天暖和,是“小陽春”。十一月是子月,十二月是丑月……,依次配合,再外面第四圈,應鐘、黃鐘、大呂,是中國音樂的名詞,這十二個音樂上的名詞,通稱為律呂,亦是氣候的變化。*近看到一份報上,有一位研究音樂的教授大罵律呂的文章,其實是他不懂什么是律呂。另外一位大學者,說外國音樂只有七個音階,而我們中國有十二個律呂,這又錯了。還有一位申請某項經費的老教授的論文中,也說到律呂的問題,但似是而非,所以要研究中國文化,這些都要了解的。再第五圈是二十四個節氣,將來研究《易經》象數方面,亦即科學方面,這個十二辟卦的法則,一定要記住。一年當中,分十二個月,這十二個月,一半是陰,一半是陽。以一天計算,同樣一半是陰,一半是陽。以每天的子、丑、寅、卯、辰、巳六個時辰,亦即深夜的十一時零分零秒至次日上午的十時五十九分六十秒是陽,而午、未、申、酉、戌、亥六個時辰,亦即上午的十一時零分零秒至夜間的十時五十九分六十秒為陰,這是我們中國古代的科學。現代西方人研究中國針灸,也就以現代的科學來求證,證明它的道理,不能說它不科學。我們中國的這個歷是夏禹的歷法,又叫夏歷,又叫陰歷,因以太陰——月亮為標準,每月十五,月亮從東方出來,一定是圓的,用這個標準,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推測出農作的時間,等等。我們中國人過年,還是喜歡過陰歷年,而正月是寅月,十二地支,以“子”開始,而夏歷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節氣有冬至、大雪。一個月有兩個節氣,其中一個是節,一個是氣;大雪是節,冬至是氣,這時候一陽始生,故為復卦。所謂復卦,我國古人即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圍繞,月亮本身不會發光,是借太陽的光反射而亮的,而且知道月亮半圓時,另一半是在黑影中,并不要等到近世用儀器或太空人爬上去才知道的,而且知道各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他星球放射的功能,同時它本身亦在放射其能,和其他星球的功能相互影響;這些理論在古書上都有記載,可知我國古人對宇宙的科學非常了解。地球吸收太陽和宇宙的功能原是這樣的:夏至一陰生以后,開始漸漸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說陽氣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開始漸漸外放。古人并說陽氣從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時候,可到達九萬六千多丈,這不能說我們的古人不科學。幾千年前,他們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會達到太空的其他星球的一定界限,也就是現代所稱的游離電子層那個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陽能——現在可稱作太陽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我們從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涼的,冬天的井水是溫的,就是因為地下有陽氣。所以我們中國人吃東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則來的,冬天可以吃冰淇淋,吃太涼的東西也沒有關系,因為胃的陽能內斂,夏天外面熱得很,而陽能向外放射,里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國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飯后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熱,慢慢易出毛病,現在卻學西方了,飯后吃水果,反認為科學。
易經雜說(新平裝)(NHJ)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