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封建社會(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41843
- 條形碼:9787100041843 ; 978-7-100-04184-3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封建社會(上下) 本書特色
馬克??布洛赫是年鑒學派創始人,蜚聲國際學術界的史學巨擘。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那樣多災多難的環境中,他以出眾的才華和非凡的意志力完成了《封建社會》這樣不朽的學術巨著,其毅力令人驚嘆和敬佩;布洛赫又是勇敢、杰出的愛國者,國難當頭毅然投身抵抗運動,終至慘死于德國法西斯屠刀之下,這樣充滿悲壯色彩的生命結局,令人萬般痛心與悲哀。可以設想,如果這位才華卓絕、目光犀利而又壯懷激烈、大義凜然的史學家能從當時的災難中活下來,他很可能會對他親身經歷的那個時代的歷史進行獨具只眼、新人耳目的評說,那時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將會得到怎樣的一筆精神財富!
封建社會(上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對公元9世紀中葉到13世紀西歐和中歐封建社會的考察,涉及社會等級、政治體制、作為一種社會類型的封建主義及其影響等論題的討論。
封建社會(上下) 目錄
(上卷)
英譯本1989年版前言
英譯本1961年版前言
導論 本書研究的總體范圍
**編 環境:*后的諸次入侵
**章 穆斯林的匈牙利人
1 被入侵和包圍的歐洲
2 穆斯林
3 匈牙利人的侵襲
4 匈牙利人入侵的終結
第二章 諾曼人
1 斯堪的納維亞人入侵的一般特點
2 從劫掠到定居
3 斯堪的納維亞人定居英格蘭
4 斯堪的納維亞人定居法蘭西
5 北歐皈依基督教
6 原因之探究
第三章 各族入侵的影響和教訓
1 混亂
2 對人類的貢獻:語言和人名、地名上的證據
3 對人類的貢獻:法律和社會結構上的證據
4 對人類的貢獻:起源問題
5 教訓
第二編 環境:生活狀況和心態
第四章 物質狀況和經濟特點
1 封建主義的兩個階段
2 封建社會**階段的人口密度
3 封建社會**階段的交通
4 封建社會**階段的貿易和通貨
5 封建社會第二階段的經濟革命
第五章 情感和思想方式
1 人對自然和時間的態度
2 表達方式
3 文化和社會階層
4 宗教心態
第六章 民間記憶
1 歷史編篆
2 史詩
……
第三編 人際紐帶:家族關系
第四編 人際紐帶:附庸制和采邑
第五編 下層社會的依附關系
索引
(下卷)
引言
第六編 社會等級
第七編 政治體制
第八編 作為一種社會類型的封建主義及其影響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后贅語
封建社會(上下) 節選
并無明顯的邏輯關系,我將按其交叉的關系依次加以闡述。 馬克??布洛赫*關注農奴制問題,他在這個問題上所費的精力有甚于貴族問題;在這里可以發現他在《封建社會》中何以*終對這一問題闡述得相當簡單。至少我們可以認為,他對農奴制的描述長期以來具有信條般的重要性。他確定了農奴身份的“特別負擔”表,認為鄉村采邑的世襲權是采邑轉讓的標志,并提出一種看法:與自由地的消失相對應的是一股潮流,即一種奴役制“關系網的加速形成”,概言之,鄉村世界是由“極大多數農奴”所構成的。如果再三閱讀該書,這些論斷遠不像人們所說的那么明確——這不是它的風格,但它們幾乎馬上引起了長期的爭論,有時像喜劇般的可笑。今天,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對于農奴階級規模和所受強制的刻畫已被大大修正了。在這個問題上,布洛赫或許是弄錯了。不過,這是被推翻了的假說常有的命運。 馬克??布洛赫討論封臣身份以及隨之相伴的“家中的面包味道”,確實難能可貴。他首先排除了效忠關系與土地轉移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此前一直都被認為是固有的和不可避免的。封臣從前乃是家內武士、饑餓的“食客”、步兵,到了很晚的時候才成為領主。這一過渡期開始于加羅林王朝,布洛赫認為,在當時的主人們中,有“一小撮”世俗和教會的人,為一種“巨大的善意”所激發,但一無所有。現在已經不再有人否認“封建”歷史的**階段,盡管有人對10世紀騎士一封臣的身份、或是對11世紀末職業武士(mi-les)融人“貴族”等級等問題,隨處都有許多保留意見。很顯然,布洛赫缺乏地中海地區的例證,我已經說過,當時對這一地區還很不了解。 布洛赫顯然對兩個階段上的貴族階層這個問題很著迷。他曾以富有洞察力、活潑、動人的筆觸描述貴族階級的生活方式,描寫他們對武力的愛好,對炫耀體力、狩獵或比武的興致;他寫的那些篇章始終是完美無缺的。誠然,他認為“蠻族”或元老院血統的舊貴族已經完全消失的觀點,受到人們的批評,甚至他所主張的貴族的高貴性具有“整齊劃一”特征的看法,也受到批評;在這方面無疑必須有所保留。不過,對于整個中世紀研究來說,對貴族階級的刻畫仍是一個要素。 對于我想要指出的其他方面,幾乎沒有必要再有保留意見。首先是血緣關系問題。如果說家族史在今天已經成為中世紀研究的一個熱點,那么我們應贊賞馬克??布洛赫在五十年前**個賦予家族史以這樣的地位:肉欲之愛的作用,家族團體的繼承形式,家族活動的集體動態,夫婦在族系內部的影響,以及我們今天的著述所論及的其他各方面。另外,還有作為“封建社會”穩定因素的家族力量,與作為“封建制”進展因素的家族脆弱性之間存在的對立性。 描述10世紀的入侵,突出它在心態和政治方面的影響,這已是相當常見的做法。但若把它看作歐洲此后覺醒的關鍵環節,則體現了一種非常有見地的視角。布洛赫展示了居民的遷徙、村莊的重新聚合、以暴力引起道德震蕩的交流、越來越多鐵器的使用,不僅指出了古代以來*巨大的波動,而且預感到了經濟、社會和思想上的整體性重建——這種整體性重建開啟了名副其實的中世紀時代。 *后我要談一下在我看來似為愿景性的東西,即“對人體的探索”。實際上布洛赫放棄了這方面的研究:他沒有任何可資利用的辦法對它進行仔細考察;但他目光所及似乎仍是我們今天難以企及的。他說,“不了解人體如何運作而妄稱理解人是十分幼稚的”;不了解人們吃什么、遭受何種苦痛,甚至他們有多少人,我們就不能理解他們。我們今天有那么多聲譽卓著的著作、那么多知名學者,對此卻只字不提。他已覺察到這些問題的根本意義,這足以確保《封建社會》一書的價值。 讓我們做一個總結吧。這樣一部著作,既與那么多為人尊敬的觀念決裂,又提出了那么豐富的假說,不可能沒有缺陷。年輕的歷史學家們有時非常嚴厲地指出了這些缺陷。這些弱點常常是不無緣由的:揭示生活場景的空中和地下考古學當時還剛剛起步;中世紀的統計學——布洛赫說它“不可能”有價值——還沒有規則,或者說他還沒有看到其中的規則;歐洲南部是個陰暗區,近二十年來大量文獻已經揭去了它的面紗,但對布洛赫而言還是幽晦不明的。對于領主制、司法問題、采邑的義務和轉讓等問題,他仿佛是為了減少困難而步武前人的足跡。書中的研究有一些明顯的、甚至嚴重的空白:貨幣、城市面目不清,技術問題勉強涉及一點;對于經濟這一社會基礎,推測多于寫實。簡言之,正像一位研究中世紀的年輕學者*近所說的那樣,布洛赫對9001200年世俗貴族的描述,多于對總體的“封建社會”,尤其是“封建主義”的描述。若問布洛赫是否能在戰后完成他謙稱為“嘗試之舉”的一項工作,現在已經是徒勞的了。那場悲劇將他奪走了,把猜疑留給了我們。
封建社會(上下) 作者簡介
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年鑒學派創始人。1886年7月6日出生于法國里昂。其父是一位從事古希臘羅馬歷史研究的大學教授,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他的早期教育影響很大。1904年-1908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學習;1908年-1909年在萊比錫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1912年之后,在蒙彼利埃和亞眠的中學任教。1920年他以題為《國王和農奴》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后,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學(1921年-1936年)、巴黎大學(1936年-1940年)等著名學府擔任教授。1929年1月布洛赫和另一位同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共事的史學家費弗爾(1878-1956)合作,創辦《社會經濟歷史年鑒》雜志,標志著年鑒學派的形成。1944年6月16日,被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逮捕后槍殺于里昂城郊,年僅58歲。 譯者簡介: 張緒山,山東壽光人。1991-1998年留學希臘,先后就讀于薩洛尼卡亞里士多德大學語言學院和艾奧尼納大學歷史考古學系,1998年獲博士學位,1999年回國。現為清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人文學科)委員,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東歐-拜占庭研究中心兼職教授。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研究領域涉及歐洲中古史、拜占庭史、中西交流史等,著有《中國與拜占庭帝國關系研究》《史學管見集》、《隨緣求索錄》等;譯作包括《東域紀程錄叢》、《封建社會》、《何為封建主義》、《國王神跡》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