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鐵袈裟 本書特色
這是一次將藝術和歷史打通的開放性、綜合性研究的嘗試。藝術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館更羅萬象,對特定題材、風格、技術、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們幾乎忘記了所面對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記了碎片所經歷的種種劫難。本書試圖重新關注碎片這一特定的形態,它瓦解了藝術品的完整性和視覺邊界,也因此引導出一些不為我們所注意的新問題。本書的取材范圍不再限于繪畫或雕塑等某一種具體的藝術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學、金石和裝置等更廣泛的領域,試圖從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發掘物質性在藝術史研究中的潛力。
鐵袈裟 內容簡介
這是一次將藝術和歷史打通的開放性、綜合性研究的嘗試。藝術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館更是包羅萬象,對特定題材、風格、技術、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們幾乎忘記了所面對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記了碎片所經歷的種種劫難。本書試圖重新關注碎片這一特定的形態,它瓦解了藝術品的完整性和視覺邊界,也因此引導出一些不為我們所注意的新問題。本書的取材范圍不再限于繪畫或雕塑等某一種具體的藝術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學、金石和裝置等更廣泛的領域,試圖從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發掘物質性在藝術史研究中的潛力。
鐵袈裟鐵袈裟 前言
引言
正編
一、“鐵袈裟”不是鐵袈裟
二、武則天的金剛力士像
三、打碎銅鐵佛
四、高僧的詩詠
五、將衣為信稟
六、重塑歷史
七、講述的深處
八、圣光散去
外編
九、阿房宮圖
十、龍缸和烏盆
十一、六舟的錦灰堆
十二、何處惹塵埃
補記
鳴謝
插圖來源
參考文獻
鐵袈裟 目錄
正編
一、“鐵袈裟”不是鐵袈裟
二、武則天的金剛力士像
三、打碎銅鐵佛
四、高僧的詩詠
五、將衣為信稟
六、重塑歷史
七、講述的深處
八、圣光散去
外編
九、阿房宮圖
十、龍缸和烏盆
十一、六舟的錦灰堆
十二、何處惹塵埃
補記
鳴謝
插圖來源
參考文獻
鐵袈裟 作者簡介
鄭巖,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1988 年畢業 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2001 年畢業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曾供職于 山東省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著有《魏晉 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從考古學到美術史》《逝 者的面具》《看見美好》《超越生死》(韓文版) 等,合著有《山東佛教史跡》《庵上坊》《中 國美術考古學概論》《年方六千》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