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千年打卡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127948
- 條形碼:9787556127948 ; 978-7-5561-2794-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千年打卡記 本書特色
本書所選取的人物,時間跨度從四千三百年前(虞舜)至公元1654年(王船山),以虞舜、司馬遷、李白、懷素、柳宗元、歐陽修、周敦頤、黃庭堅、趙明誠、李清照等近30位圣賢先哲為論述對象,沿著他們在永州留下的歷史文化足跡,串聯起了永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本書以文化為視角,結合歷代文獻中的相關記載,發現一代又一代的圣賢先哲來到永州,在典故、書法、碑刻、文學等領域留下了傳承至今的文化珍寶本書摒棄了一般歷史文化讀物沉重嚴肅的文字風格,注重語言表達的年輕、通俗、活潑、有趣,從書名到標題再到內容,生動活潑的表達隨處可見。
千年打卡記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周敦頤、懷素、柳宗元、李清照等歷史文化名人,講述了他們在永州停留駐足“打卡”時發生的故事以及他們所留下的文化印記。在他們的打卡記事中,一幅瀟湘之地的千年畫卷便緩緩鋪陳在我們面前,從它的過往,它的詠嘆余韻,再到它的地道風物,無一不是那樣的魅力無窮,引人駐足。翻開這本書,跟隨歷代先賢的腳步,走進這座城市的文化褶皺之中,打卡這個古老而歷久彌新的世界。
千年打卡記 目錄
02 一個被有庳百姓祭祀千年的人——象永州打卡記
03 舜帝陵的守護者——夔龍永州打卡記
04 “舜葬九嶷”是他作出的千古定論——司馬遷永州打卡記
05 一個被《漢書》記錯封號的侯王——劉賢永州打卡記
06 光復漢室那個劉秀是他的后裔——劉買永州打卡記
07 廉威赫赫,宇宙間氣——龍述永州打卡記
08 永州*早的漢代石刻是他所為——蔡邕永州打卡記
09 詩仙與草圣相遇在瀟湘——李白永州打卡記
10 瀟湘水石的千古知音——元結永州打卡記
11 《小草千字文》成絕響——懷素永州打卡記
12 一千二百年前他為永州代言——柳宗元永州打卡記
13 歐陽家族的永州情緣——歐陽觀、歐陽曄、歐陽修永州打卡記
14 浯溪那個怪異的符號是他所留——柳應辰永州打卡記
15 他是天下“八景”先河的開辟者——宋迪永州打卡記
16 他在永州五個巖洞留下題刻——周敦頤永州打卡記
17 追慕元結和柳宗元的太常博士——蔣之奇永州打卡記
18 那風中荷花如同他當年的蹣跚背影——范純仁永州打卡記
19 拂石弄潺的書法大家——黃庭堅永州打卡記
20 《金石錄》里的瀟湘波光——趙明誠李清照伉儷永州打卡記
21 奔永而來的致堂先生——胡寅永州打卡記
22 楊萬里的永州世界——楊萬里永州打卡記
23 從此摩崖不是碑——范成大永州打卡記
24 朝圣濂溪故里的士人——蔡元定永州打卡記
25 “忠孝廉節”的忠實踐行者——文天祥永州打卡記
26 游戲人間的維吾爾族赤子——小云石海涯永州打卡記
27 元儒歐陽玄與永州的不解之緣——歐陽玄永州打卡記
28 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王船山永州打卡記
后記
千年打卡記 節選
四千三百年前的偉大背影——虞舜永州打卡記 一 如果有人問:在永州的歷史上,誰是率先來這里打卡的人呢? 我們會告訴他:虞舜,時間在四千三百年前。 四千三百年前的這塊土地,不叫永州。在取名永州之前,她還有一個曾用名:零陵。在取名零陵之前,這里應該還有乳名。只是,這個乳名,以前的人們沒有記載,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但這里的天知道,這里的地知道,這里的山知道,這里的水知道,這里的云知道,這里的雨知道…… 只有虞舜來了之后,這里才有了正式的名字:零陵。 虞舜,姓姚,名重華,字都君,諸馮(今山東諸城)人,是一個原始部落的首領,一個據說活了上百歲的人,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 《禮記·大學》有這么一句話:“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后人把它提煉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教導人的名言。但真正做到的,也只有虞舜一個人。 舜帝的主要功績可以概括為:舉八元八愷,放四兇,命官職,治洪水,巡天下。 而關于虞舜的身世,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是將他歸于黃帝之族,認為他是黃帝后裔;二是認為他非黃帝之族,不是黃帝后裔;三是認為,他雖為黃帝之族,但他的始祖是幕,而不是項。 其實,對永州來說,他是誰的后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曾經來過這里,而且*后留在了這里,包括他跟普通人一樣的軀體、偉大的靈魂和崇高的思想。 虞舜是中華民族共同始祖之一,也是“三皇五帝”之一。虞舜倡導“德為先,重教化”,成為推動由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轉折時期的重要推手,《尚書》云:“德自舜明。”《史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所以,后人尊奉他為中華道德文化的鼻祖。 如此偉大的先賢,為什么來我們永州打卡呢? 這就要從他的家庭和部落說起。 唐初經學家孔穎達說:虞舜“家有三惡,身為匹夫,忽納帝女,難以和協……以法治家觀治國;將使治國,故先使治家”。 虞舜的家庭很復雜,復雜到什么程度?用現代語言來表達,那就是世界之*。 在這個***復雜的家庭里,*善良的人和*險惡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虞舜的父親瞽叟頑冥昏庸,不能分辨好惡;舜帝的繼母壬女愚蠢而刻薄,偏愛親生兒子;而異母弟弟象傲慢不敬,在母親的教唆下,一度心狠手辣。三個人集中了人倫中一切的惡,聯手起來陷害虞舜。 好在虞舜口碑甚好,因四岳推薦舜,被帝堯看中,選為接班人。帝堯在傳位給虞舜之前,需要考驗他,*好的辦法就是把兩個女兒下嫁虞舜,用來觀察與監督。虞舜的兩個妻子善良賢明,異母妹妹皸手,天真質樸,三個人集中了人倫中一切的善。家有三惡,又有三善,帝堯就是要看他怎么平衡所有人的利益訴求。 雙方都是三人,看似力量均衡,實際不然。因為虞舜不僅要保護自己,還要保護二妃。棘手的問題是,虞舜不能天天和自己的妻子守在一起。如果只是小三口自嗨,事情就簡單了。虞舜必須負擔起家外的事,以幫助他的父親;二妃必須負擔起家內的事,以幫助她們的婆婆。他們不能時時守護,也不能躲開惡人。所以真正較量起來,竟讓人膽戰心驚。 后人是這樣記錄三惡罪行的:“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叟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擤之。”(《孟子·萬章上》)“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涂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扦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史記·五帝本紀》) 三惡為陷害虞舜,精心設計了三道難關: **道難關叫作“焚廩”,場景是倉廩。 父親瞽叟和繼母壬女、弟弟象為謀殺虞舜,命虞舜去修理倉廩,去就放火燒死他。虞舜進退兩難,二妃知道是個陷阱,但有把握助其逃脫,就說:“去啊!你可以張開兩笠,像鳥兒一樣飛下來。”虞舜照著二妃所言去做,果然成功逃脫。 《敦煌變文集》中載有一篇后晉天福十五年(950)的抄本《舜子至孝變文》,其中有這樣的渲染:“舜子才得上倉舍,西南角便有火起。**火把是阿后娘,續得瞽叟第二,第三不是別人,是小弟象兒。即三具火把鐺腳且燒,見紅焰連天,黑煙且不見天地。” 第二道難關叫作“浚井”,場景是井臺。 P2-5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