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59214
- 條形碼:9787229159214 ; 978-7-229-15921-4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本書特色
★有笑又有料的通俗日本史讀物,匯聚吐槽大王櫻雪丸的神級日本史段子,讓你在笑聲中了解島國日本的前世今生。 ★近藤勇、“鬼副長”土方歲三、桂小五郎、西鄉隆盛、池田屋事件、四境戰爭……日本歷史舞臺上的閃亮明星和各色事件為你一網打盡!保管你看個過癮! ★中二少年少女、日本游戲迷、文藝范青年人手 ,可用于上廁所、摸魚(劃去)、休閑等各色場合, 實用物件,居家 良品。 ★護封、封面采用高克重特種紙全彩印刷,搭配布紋手感襯頁和全彩折疊長拉頁,精美又精致;內文鎖線裝訂,翻閱無障礙,帶來沉浸式閱讀體驗。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內容簡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笑看島國日本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詳解大和民族跌宕起伏的崛起之路!日本史作家中超會講段子的吐槽大王櫻雪丸,為你帶來有笑、有料的高清還原日本史系列彈!島國初現文明曙光,天神女王輪番登場!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目錄
**章 黑船來航001
第二章 日本開國017
第三章 安政大獄032
第四章 櫻田門外053
第五章 和宮下嫁062
第六章 暢夫的奇妙旅行081
第七章 天誅攘夷089
第八章 近藤與土方111
第九章 攘夷戰爭136
第十章 芹澤鴨154
第十一章 血戰池田屋181
第十二章 禁門之變197
第十三章 鬼副長214
第十四章 西鄉隆盛226
第十五章 血色的浪漫237
第十六章 南浜之龍253
第十七章 四境戰爭280
第十八章 德川慶喜295
第十九章 《船中八策》309
第二十章 大政奉還327
第二十一章 決戰伏見鳥羽344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節選
“武士的國度!” 曾幾何時,每當日本人說起自己國家的時候,都會如此稱呼。言語間,透露著一股無法掩飾的自豪。 不過這一切在距今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一天被改變了。 那是和歷嘉永六年(1853年)六月三日的下午。 這一天,江戶灣的海面如往日般平靜,天上的太陽照射在波動的水上,泛出點點碎金色的光芒。 海岸邊三五成群地聚集了不少江戶(今東京都)市民,他們或曬太陽,或觀海聽濤,一片其樂融融的祥和派頭。 猛然間,看海的那些人忽地就亂了起來,三三兩兩地一邊指著海面一邊互相詢問道:“看,什么東西過來了?!” 緊接著曬太陽的那些人也圍了過來并迅速加入討論:“這是啥呀?黑乎乎地就這么過來了,是船吧?” “你傻啊,怎么會有船往這里開?” “你等等,好像還挺多,一……二……三……四,四個!” “都浮在海面上啦,應該是船吧。” “船,是船!” “好大的船啊!” 不錯,來者正是船。確切地說,是蒸汽軍艦,總共四艘,由時年58歲的佩里提督率領,自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航行而來。 因為這四艘船清一色通體漆黑,所以圍觀的老百姓們當下就給它們起了個名字——黑船。同時又開始議論紛紛,猜測著這些不速之客到訪的由頭。 但扯了半天仍不得要領,誰也捉摸不透,好端端的江戶灣,怎么就會憑空冒出這四艘黑船來?而這四艘黑船到底從哪兒來,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同樣無人知道。 當然,收獲還是有的,畢竟看了那么一場大熱鬧,這對于將“煙花、火災、打鬧”奉為人生三寶的江戶人而言,簡直是上好的享受,今晚回家又能多吃兩碗飯了。 然而,同樣是這四艘黑船的到來,在江戶城內卻上演了截然不同的一幕。 “大人,不好了!在浦賀水道出現了四艘外國船!” “是嘛……終于來了啊。” “他們已經越過打沉線了!大人,我們如何是好?” “無妨,召集其他老中,先開個會吧!” 那個驚慌失措前來報告的,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可以忽略不計。而那個淡定應答的則是德川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 說到這里,先科普幾個名詞:幕府、老中和打沉線。 所謂幕府,是當時日本的統治機構,系軍人干政的產物,也就是類似于今天的軍政府。 而日本的軍人,在那個年頭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武士。 幕府的首腦稱為征夷大將軍,簡稱幕府將軍或將軍,總部設在江戶,因此也叫江戶幕府。同時因為將軍姓德川,亦被稱作德川幕府,而由德川家將軍治世的時代,則稱為德川時代或江戶時代。 將軍底下有各類官員幫忙干活,其中實權*大的叫老中。老中通常由幕府的直屬家臣也就是所謂的旗本來擔任,主要替將軍處理全國的政務,一般設4到5人,每月輪番處理不同的事兒,其中設首席一名。 換成中國的話,也就類似于明朝的內閣,清朝的軍機處。 至于打沉線,則和德川幕府的一條基本國策——鎖國令有關。 截至嘉永六年(1853年),日本已經度過了兩百余年的閉關鎖國歲月。究其鎖國的原因,還要從寬永十四年(1637年)的島原之亂說起。 那是一場爆發在九州的農民暴亂,雖說規模并不算太大,但江戶方面還是費了老大的力氣才將其徹底擺平。擺平過程中甚至還請來了荷蘭人幫忙從海上放炮來對起兵者的根據地島原城(島原半島)進行轟擊。 日本人是一個善于總結經驗的民族,暴亂過后,他們對此次參與人員的身份查了三代,*終發現,這群人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徒。 同時,在眾天主教徒的背后,還有一雙更可怕的黑手在幕后操縱,那便是以羅馬教廷為首的西洋各國勢力。他們企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推翻幕府的統治,再將天主教完全輸入日本,從而將列島改造成自己所期望的那樣。 天主教和洋槍洋炮(日本把洋槍叫鐵炮,大炮叫大筒)一樣,是舶來品,但是后者是給人用的武器,而前者則很有可能成為破壞日本原有社會宗教秩序的洪水猛獸。在這個問題上,幕府再一次運用了拿來主義,留下鐵炮,取締天主教。 而為了更有效地杜絕天主教在國內的蔓延,幕府干脆連外國人一起給取締了,這便是那道著名鎖國令的由來。 鎖國期間,一切外國船只禁止進入日本境內,一切日本船只沒上頭的批條兒禁止走出日本境內,違者一律坐牢或是殺頭。唯獨兩個國家可以在長崎搞一些貿易往來,一個是被日本多年來視為兄長的中國;另一個就是非常義氣地出手幫助日本鎮壓島原之亂而且并不信奉天主舊教的荷蘭。 同時,幕府在各港口海面畫線,明令“異國船擅入此線,本國船擅出此線者,一律開炮打到沉”,簡稱打沉線。 說實話,自鎖國以來,日本的大炮鐵眼無情,只認線不認船,確實打沉了不少擅闖者。 現在,美國人越線了。 但這次阿部正弘卻并不準備將其打沉,只是下令負責海岸炮臺的部隊嚴加看守,密切觀察。 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 因為在距這四艘黑船到來的十多年前,發生了一件讓很多日本人從此不再敢蔑視和輕易排斥外國人的事情。 那便是爆發于公元1840年的鴉片戰爭。 數千年來,一直被日本當作恩師和兄長的中國,被英國人用軍艦大炮給轟開了國門,當權的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締結了《南京條約》,雖然當時大清國內仍是一片醉生夢死不問國是的景象,但也已然驚醒了一些人,開始睜眼看起了這個世界。其中有個叫魏源的,還寫了一本介紹世界各國情況的《海國圖志》。不過這本書在國內完全沒市場,出版印刷的書商們紛紛虧本,其中還有一兩家因為印得太多,賣得太少而走向破產。 反倒是在一海之隔的日本,這本書賣得脫了銷,一連再版了十幾次,讀者甚眾。書中的一些地理名詞,至今仍被日本沿用。比如把美國叫做米國,德國叫做獨國等等。 《海國圖志》給當時日本帶來的沖擊不可謂不大,鎖國200多年來,大家**次明白這個世界原來那么遼闊,有那么多國家以及日本根本就還是一個很弱的國家。 阿部正弘看過《海國圖志》,他也知道美國人來者不善,因此并未下令對四艘黑船有所舉動,但同時他骨子里終究還是個遵守祖法的幕府武士,故而也不打算和美國人有什么進一步接觸。 于是,這天一眾高官開會得出了一個不太像話的結論:姑且不管,繼續觀察。 話分兩邊說,這美國人并非是**次來日本。 早在嘉永五年(1852年)的3月,還是這位佩里提督,帶著8艘軍艦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長崎,要求會見長崎奉行,并提出五點要求: 1.要求和日本通商; 2.在長崎和美國人做生意; 3.簽署通商條約; 4.要求日本開國; 5.如果不同意,那就即刻開戰。 按理說,在19世紀,面對封閉的國家,上門前來要求開國門互通有無也并非是什么新鮮事,提一點簽條約做生意的要求其實很正常,實在沒必要這么“如若不從將刀兵相見”地耍流氓玩恐嚇。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人很急。至于為什么很急,我們放到后面說。 江戶時代的長崎由幕府直轄,幕府設長崎奉行用于處理當地各種事務。面對美國人的到來,長崎奉行非常客氣地為他們補滿了給養,還請這些人好吃好喝了幾頓,然后很淡定地表示,你們走錯門了。 他告訴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雖說現在全日本就長崎一處對外開放,可長崎本身并非國家的政治中心,像你們這種國與國的外交事務,不歸長崎奉行管,你們應該去江戶,那里才是說了算的地方。 不過,江戶管著全日本,您要去,*好先提前告知一下,以便大家做個準備。 要說佩里提督其實也不是蠻不講理的人,聽完之后當下就表示,那我明年春夏之際前去江戶拜訪,您看如何? ......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作者簡介
櫻雪丸,日本史作家。曾赴日留學多年,擅長用獨特的目光發現并挖掘歷史,尤其是日本史長河中那些有趣的閃光點。自2010年起,出版有“日本明治維新”系列、“高清日本戰國史”系列等共計25冊圖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