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圖解舌診臨證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6885
- 條形碼:9787521426885 ; 978-7-5214-268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舌診臨證實錄 本書特色
有諸內者,必形于外。 ”“望以目察,聞以耳占,問以言審,切以指參。明斯診道,識病根源,能合色脈,可以萬全。”昔日,扁鵲望色辨候,洞見膏肓,開望診察病辨證之先河。中醫望、聞、問、切四診,舌診又乃望診之中獨具特色的辨證方法。故曰:“內外雜證,無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危急疑難之頃,往往證無可參,脈無可按,而以舌為憑。” 王季藜主任醫師、教授,祖籍湖北省襄陽人氏,畢業于原河南中醫學院(現為河南中醫藥大學),拯厄于仲景故里南陽郡鄧州市,勤求古訓,上下求索,博采眾方,仁心仁術,防病未然,醫人無數,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建樹頗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憾人生。1985年,編劇組織導演拍攝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法制電視專題片《真真假假》,先后在湖北省、河南省兩家電視臺播放;1988年榮獲原衛生部全國優選中醫藥優選工作者稱號;1997年獲河南省政府頒發的中醫藥優選個人榮譽,同年榮獲河南省人事廳、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優選中醫藥工作者稱號;歷任省市兩級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榮立二等功兩次;獲準國家三項;在《健康報》《中國醫藥報》發表《如何提高中醫臨床療效與改革提高中藥飲片質量》等文章及報紙雜志發表醫學論文30余篇。 在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從事中醫教學期間,王季藜兼任中醫基本理論、中醫針灸學、中醫方劑學、中藥學四門中醫藥課程教學任務,認真備課,認真講學,帶教臨床相結合,教學相長,學時多,工作量大,并親自參與抗癌中藥“苦木總堿”的加工、提純、動物與臨床試驗研究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教學與科研任務。教學風格深受院校師生歡迎,多次被評為很好教師。十數春秋,桃李滿天下,為發展民族中醫藥教育、振興中華民族傳統中醫藥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很榮幸受邀為其主編的《圖解舌診臨證實錄》作序,責無旁貸,欣然為之。吾十分認真用心地拜讀后,心生佩服。30余年來,他挑燈夜讀,鍥而不舍,收入舌診條目可謂大全,又集臨床舌診照片和舌與經絡分屬彩色圖片之大全;論述舌象與臟腑辨證的深奧機制,既有深意又有創新,特別是為什么依據舌象能夠辨證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與臟腑之機制,言之甚詳;另舌象與職業病章節、附錄中的舌診拾遺等章節,皆是歷代舌診醫籍中之所缺失的,這些都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起到執簡馭繁與提綱挈領 的作用。 甚感王季藜主任醫師以傳承、發揚中醫事業為己任,為振興中醫藥事 業數十年如一日,是中醫舌診辨證施治理論的繼承者、闡釋者與實踐者, 也是一位創新者,“觀舌識病,醫林一絕”。不愧是舌診大師,被醫界譽為“舌診專家”。 《圖解舌診臨證實錄》集歷代中醫舌診之典籍,詳細闡發前哲窅奧,潛 心奮筆五十春秋,堪稱醫藥學界,特別是中醫藥學界乃至及出版界的一大 盛事。 本書的編寫方式獨具匠心,有源、有鑒、有論、據證己見,獨出見 解,發古人所未發,咸抉摘搜剔厘然,理論有源,指明通文,闡釋醫理, 推求本義,釋義準確,辨證有鑒,施治有方、有藥。其中每種舌象附有彩 色照片,并介紹了舌象特點及辨證方法;另附有醫案,每個醫案均詳細闡 述了方藥及辨證;圖表簡明,圖文并茂,獨特新穎,文筆精練,語言通俗 易懂,至精至奧,神妙無窮。論述舌象208種,于前人舌診理論無所遺,可 以說是較為全面的舌診專著,具有很高的文獻研究和臨床實用價值,不愧 是目前臨床舌診醫籍中集非常不錯性、臨床指導性于一體的參考工具書。實令 醫者后人展卷開滌耳目,合本回味無窮。該書是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 醫師、醫藥學院校師生教學與醫藥科研人員及健康養生人士難得的中醫藥 基礎理論學習參考與手中案頭推薦的工具書。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王季藜的醫療教 學與科研及臨床醫療平淡的一生中,至今仍勤勤懇懇、孜孜不倦、懸壺 濟世,郎中在民間。又30余年來,他多次應邀參加援外中醫醫療與中醫教 學,宣傳中醫藥,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杏林岐黃淵源長,辨證施治醫家綱,君子厚德學為道,仲方伯理醫乃 昌。“學業才識,不日進,則日退。須隨時隨事,留心著力為要。事無大 小,均有一當然之理,即事窮理,何處非學?”吾尤喜王季藜為振興中醫藥 事業沉溺舉業,懸壺濟世,盡劑而愈,活人壽民,富國富民。“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序言 作為仲景故里后生學子王季藜主任醫師撰寫的《圖解舌診臨證實錄》,吾反復披覽全書感悟曰:此書一卷在握,可窺中醫舌診之全貌,堪稱是一部舌診大百科,愿為精品之作增色添輝,不亦無負此區區50余年磨煉季藜之心,付梓之時,聊作勵志賀語,谫陳于簡端,為之序。 2021年5月
圖解舌診臨證實錄 內容簡介
全書對舌象進行了廣深的理論研究,尤其對舌的苔、質、態及三者之間的辨證關系,舌象與經絡、舌象與職業病、舌與延年保健等內容,都是歷代舌診醫籍理論中與同類舌診研究中所缺失不及的,更為其獨具特色,可供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醫師、醫學院校師生教學和醫藥科研工作者學習參考。
圖解舌診臨證實錄 目錄
**章 舌診基礎知識
**節 舌的解剖與生理
第二節 舌與經絡
第三節 舌與五臟的分屬部位與診法
第二章 舌苔的消長、分布、潤燥與其他
**節 舌苔的消長與分布
第二節 舌苔的潤燥
第三節 舌苔的滑澀
第四節 舌苔的腐膩
第五節 舌苔的厚薄
第六節 舌苔的有根與無根
第七節 六經人常態與舌象
第八節 染舌苔
各論
第三章 舌苔與分類辨證
**節 白苔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二節 黃苔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三節 灰苔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四節 黑苔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四章 舌質與分類辨證
**節 舌質淡白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二節 舌質紅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三節 舌質絳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四節 舌質紫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五節 舌質灰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六節 舌質青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七節 舌質藍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八節 舌質黑與分類辨證施治
第五章 舌態與分類辨征施治
**節 吐舌
第二節 弄舌
第三節 蛇舌
第四節 嚙舌
第五節 舌縱
第六節 舌硬
第七節 舌顫
第八節 戰舌
第九節 舌歪
第十節 舌疳
第十一節 舌瘡
第十二節 舌炎
第十三節 舌筍
第十四節 舌衄
第十五節 舌喑
第十六節 舌緩
第十七節 舌短
第十八節 結舌
第十九節 舌縮
第二十節 舌本縮
第二十一節 舌謇
第二十二節 舌澀
第二十三節 舌麻
第二十四節 舌痹
第二十五節 舌腫
第二十六節 舌腫強
第二十七節 舌脹
第二十八節 胖大舌
第二十九節 齒痕舌
第三十節 舌軟
第三十一節 舌痿
第三十二節 瘦癟舌
第三十三節 中痞舌
第三十四節 地圖舌
第三十五節 木舌
第三十六節 舌強
第三十七節 舌本強
第三十八節 舌本脹強
第三十九節 舌爛
第四十節 舌本爛
第四十一節 舌本燥
第四十二節 邊舌
第四十三節 舌癰
第四十四節 舌卷
第四十五節 舌生裂紋
第四十六節 舌下痰包
第四十七節 匏舌
第四十八節 中樞性舌癱
第四十九節 周圍性舌癱
第五十節 雀舌
第五十一節 重舌
第五十二節 舌柱
第五十三節 舌巖
第五十四節 死舌
第五十五節 其他
第六章 舌苔、舌質、舌態與辨證施治
**節 舌苔與舌質辨證施治
第二節 舌質與舌態分類辨證施治
第七章 舌象與職業病
**節 舌苔墨綠色
第二節 舌苔藍色
第三節 舌質藍色
第四節 舌質紫色
第五節 舌顫
第六節 舌麻
第八章 舌象辨證鑒別證治
**節 六經辨證與舌象鑒別證治簡表
第二節 衛氣營血辨證與舌象鑒別證治簡表
第三節 三焦辨證與舌象鑒別證治簡表
第四節 臟腑辨證與舌象鑒別證治
第五節 虛實寒熱辨證與舌象鑒別證治簡表
第六節 新感寒邪、瘟邪辨證與舌象鑒別診斷簡表
第七節 雜病辨證與舌象鑒別證治簡表
附錄 舌診拾遺
**節 舌與保健
第二節 診色歌
第三節 察舌辨證四字歌
第四節 察舌辨證歌
圖解舌診臨證實錄 作者簡介
王季藜,男, 75 歲,主任醫師,河南油田職工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退休后,至今仍在民營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曾從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針灸學、中醫方劑學、中藥學四門課程的中醫臨床教學工作。曾任河南省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河南省南陽市中華中醫藥藥會理事。曾榮獲國家衛生部中醫工作先進個人,河南省省政府、省人事廳、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先進工作者。獲準國家專利三項。從1976 年開始,著手收集與整理和總結古代醫家有關對舌診理論與辨證施冶,專注致力于中醫舌診理論、理法方藥與臨床醫學的研究。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