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09113
- 條形碼:9787548409113 ; 978-7-5484-091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 本書特色
12~18歲“叛逆期”是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他們會迫切需要一些行為來尋找或實現自身的“價值”,父母們在這時對其進行正確地引導對其今后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本書作者從各種真實案例出發,對叛逆期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內容詳細、理論科學、語言淺顯易懂、對策深入實際。可以幫助媽媽們切實了解孩子心理,實事求是,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引導孩子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
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針對青春期孩子的生活習慣、心理變化、性格特點、性觀念以及各種生活方面的不良傾向,結合相關心理學知識,精心打造的一本家庭教育類圖書。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的發育成熟,心理上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他們不希望大人,尤其是父母仍像對待兒童一樣對待自己,因此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小叛逆。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往往很好苦惱,不知該如何正確處理孩子在這個時期出現的種種問題。本書旨在幫助家長剖析問題的本質,查找問題的根源,為家長提供良好的青春叛逆期的教育方式。 12~18歲叛逆期孩子的典型行為和應對方法 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怎么辦 方法一:讓他一次玩個夠,釋放他的欲望 方法二:陪孩子一起玩,一直讓他玩到“吐” 方法三:強制性戒除網癮 如何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方法一:給孩子正確的性別定位 方法二:避免角色效應,讓孩子自由成長 方法三:父母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承擔起各自的責任 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做他的家長 方法一:充分發揮自己人效應,以朋友的身份引導孩子 方法二:尊重和理解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 方法三:不要用陳舊的思想觀念和孩子溝通
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 目錄
**章:尊重孩子的生活習慣,締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孩子為什么愛打扮、愛照鏡子 002
穿奇裝異服是為了彰顯個性 008
允許孩子適度趕時髦、追隨潮流 013
不必阻止孩子追星、看偶像劇 018
第二章:把握孩子的性格特點,塑造孩子完美的品格
孩子為何變得如此冷漠 024
孩子孤獨、自閉怎么辦 029
固執、偏激是一種心理障礙 034
青春期暴躁是正常的發育現象 039
合理引導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 045
第三章:捕捉孩子的心理變化,做孩子的心靈導師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渴望獨立 052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虛榮心 058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敏感多疑 064
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之心 069
拯救孩子的嫉妒之心 075
緩解孩子焦慮、抑郁的情緒 080
孩子喜怒無常該怎么辦
……
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 節選
孩子為什么愛打扮、愛照鏡子 叛逆期案例 麗麗在讀小學時,成績一直很優秀,畢業考試時她以全校**名的成績升入了初中,全家人都感到很驕傲,對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寄予厚望。麗麗似乎也很爭氣,初一上學期依然保持著全班前5名的好成績。可是到了初一下學期,情況發生了變化,麗麗的成績迅速下滑——她變得愛打扮了,每天早晨上學前都要在鏡子前待上10多分鐘照來照去、涂涂抹抹。學校上早自習,早晨時間本來就比較緊,可麗麗卻花費了不少時間在打扮上,一絲不茍地梳理頭發、涂抹指甲……有時看看時間不早了,就干脆不吃早餐了。放學后也是如此,一進家門就鉆進自己的房間里照起鏡子來,直到媽媽喊她吃飯。為此,媽媽經常嘮叨她,她卻以一句“你煩不煩啊”來回應媽媽。 有一次吃飯時,她得意地對媽媽說班里其他女生都不如她漂亮,她也比其他女生接到了更多男生的“紙條”。媽媽聽到這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批評了她幾句,說她不用心讀書,就知道把心思花在打扮上,將來怎么可能考上重點高中。沒想到一聽這話,她就急了:“我的事兒不用你管,真是老土!” 爸爸在一旁看不下去了,沖她嚷了一句:“怎么跟你媽說話呢?真是沒大沒小了。”沒想到麗麗把筷子一放,飯也不吃了,跑到自己房間里關上了門。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青春期的孩子都愛美,媽媽應給予尊重,合理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比較愛打扮,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大多數孩子在這個階段都比較愛美,因為他們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想讓別人多留意自己、多在乎自己——尤其是對異性而言。所以他們就盡可能地把自己打扮得好看一些,這一點在女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然,孩子愛打扮,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適度的打扮,給人漂亮、大方、舒適的感覺,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穿著整潔、打扮漂亮,就很自信;衣冠不整、穿著邋遢,就容易自卑。但打扮也應有度,如果孩子過分注重打扮,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那么家長就要注意引導。當然,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 于青春叛逆期,所以家長對孩子注重打扮的事情不要全盤否定,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一味批評、禁止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我們來分析一下例子中麗麗的情況。麗麗是個漂亮的姑娘,而且小學時成績很好,因此成為了家人關注的對象,一直在贊美聲中成長。升入初中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麗麗不知不覺進入了青春期,知識的增長、視野的開闊以及交際范圍的擴大,使她在心理上漸漸起了變化。這些因素強烈地刺激了她的愛美之心,她不僅希 望自己在成績上受人關注,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容貌引人注目。因此,她變得十分愛打扮,甚至不惜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直至影響了成績,引來了媽媽的批評。但媽媽的批評并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導致了麗麗的叛逆行為,原因何在呢? 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在于媽媽并沒有正視孩子青春期的這種變化,只是簡單地批評了事,這自然會引起麗麗的反抗行為。如果媽媽能以談心的方式,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件事,并耐心、合理地引導麗麗,想必事情將會是另一種結果。 總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期的孩子愛打扮,表現了他們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媽媽對此應當給予尊重,合理引導。
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 作者簡介
岳賢倫,著名家教類圖書作者,長期致力于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工作,有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和多部家教理論成果。代表作有《12歲前,習慣決定孩子一生》、《獨生男孩怎么養》《獨生女孩怎么養》《2~3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7~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12~18歲叛逆期,媽媽要懂的心理學》等。作品思想深刻、方法實用,在家庭教育領域有廣泛的影響力。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