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牛津管理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8522
- 條形碼:9787547318522 ; 978-7-5473-185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牛津管理手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學生1. 一部管理的百科全書式著作,全面涵蓋現代管理理論與實踐。 《牛津管理手冊》是久負盛名的牛津手冊系列之一,分為“主要的歷史模式”“管理的實踐/職能”“主題”“社會和管理組織/機構中的管理”四個部分,共26章,全面呈現現代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演進,為管理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提供了一部管理的全面概況和經典指南。 2. 久負盛名的牛津手冊系列之一,卓越的學術品質、豪華的作者陣容。 《牛津管理手冊》繼承了牛津手冊系列的杰出學術品質,兼具權威性與前沿性地概述了管理學領域的原創研究。各章均由管理學界的國際領軍學者專門撰寫,不僅批判性審視了相關論爭的進程與方向,還為未來研究奠定了基礎。該書權威、前沿、原創、嚴謹、科學,有針對性。 3. 多學科呈現管理的理論多樣性,引領研究的新視野。 現代管理內涵廣泛,《牛津管理手冊》通過考察管理學領域的整體性乃至其知識層面的統一性,并且審視該領域各關鍵部分之內和之間的共振效應,凸顯了管理的理論多樣性。對于人文、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諸多學科,為讀者呈現出引人注目的新視野。 4. 大量圖解和表格,便于各類讀者閱讀、理解和應用。 《牛津管理手冊》包含數十幅圖解和表格,輔助讀者理解管理理論與實踐;每章末尾列出核心英文參考文獻,方便讀者了解每一管理研究領域的主要文獻;書末設置主題索引,讀者可以選擇自己關心的中心詞迅速檢索書中相關內容,方便讀者閱讀使用。
牛津管理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享譽優選管理學界的管理學手冊類著作,原書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26章,分為主要歷史模型、管理學做什么/管理學的職能、主題和管理社會、管理組織/機構等四個部分。全面覆蓋了主要的管理學原理及其運用,涉及西方管理學的眾多流派和研究范式,評析它們的優勢和不足、興起和衰落過程,揭示管理和咨詢的現狀,并展望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書是管理學研究和教育的推薦閱讀之作,對于企*單位的管理人員也是推薦參考書。
牛津管理手冊 目錄
圖解目錄
表格目錄
貢獻者名單
第1章 引言及理論概述: 管理——過去、現在和未來
**部分 主要的歷史模式
第2章 科學管理
第3章 人際關系
第4章 運營管理
第5章 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
第6章 在組織中學習文化:并非理所當然
第7章 開放的組織理論:開放系統、權變理論和組織設計
第8章 基于過去的未來:對管理的未來前景的哲學思考
第二部分 管理的實踐/職能
第9章 管理人員: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和實踐
第10章 管理運營
第11章 管理項目
第12章 管理數據、信息和知識
第13章 管理意義——文化
第14章 管理與領導力
第15章 戰略管理中的碎片化:流程和能動性問題
第16章 管理實踐與管理之道
第17章 管理變革
第三部分 主題
第18章 管理作為一種權力實踐
第19章 管理與道德/倫理——難以捉摸的企業道德
第20章 管理與現代性
第四部分 社會和管理組織/機構中的管理
第21章 循證管理
第22章 商學院的管理教育
第23章 管理作為一門學科?
第24章 文化、語境和管理行為
第25章 國際管理
第26章 管理和咨詢:矛盾、復雜性和變化
主題索引
牛津管理手冊 節選
第1章 引言及理論概述: 管理——過去、現在和未來 阿德里安·威爾金森、史蒂夫·阿姆斯特朗和邁克爾·勞恩斯伯里 管理者是現代組織生態中的守舊落伍分子。管理時代即將結束……(Cloke and Goldsmith,2002) ——《管理的終結》(《華爾街日報》文章標題,2010年8月21日) 管理仍然是現代社會的核心特征和功能,通常被認為是通過組織和協調人員來達成目標。在20世紀,公司管理和科層制管理的某些“經典”模式可能被視為一種普遍的組織形式(Weber,1978),而在后福特時代,全球化、知識驅動著當代世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質疑舊模式,我們開始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管理模式、原則和風格(Diefenbach and By,2012;du Gay and Morgan,2013;Holmqvist and Spicer,2012)。 正如許多學者所記錄的(例如Barley and Kunda,1992),管理的功能、意識形態、實踐形式和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了變化,并且可能根據組織的不同模式(Morgan,1986)以及不同的文化和社會形式而改變(Bendix,1956;Guillén,1994)。盡管行政、公司或工廠的管理者可能衰落,但管理作為一種精神、組織原則、文化和學術教育及研究的領域,其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急劇增加,并且通過我們許多貢獻者所在的大學商學院的影響遍及全球。在我們生活的組織社會范圍內,管理思想和實踐不僅在營利性公司中很普遍,而且在非營利性公司、合作社、國家機構以及需要組織機構的社會任何方面都很普遍(Hwang and Powell,2009; Perrow,1991;Scott and Davis,2015)。 本手冊的目的是分析和探索管理的演進:核心功能及其可能發生的變化;它在現代社會的文化/時代精神中的地位;支撐它的機制和意識形態;以及未來可能的挑戰和變化。在此過程中,我們對管理進行了全面概述,包括其歷史、發展、背景、在組織和社會中不斷變化的功能、關鍵要素和關鍵功能,以及當代和未來的挑戰。我們提出這樣的疑問,20世紀是不是公司管理者、科層管理者的“黃金時代”,如果是,那么未來會如何?如果它的確是“黃金時代”,那么過去五十年對管理的興趣激增,管理教育、管理文化和商業文化也隨之迅猛發展,原因究竟何在? 本手冊概述并詳細分析了管理的主要功能,以及這些功能是如何隨時間而變化的。本手冊的各章節由來自該領域的多位國際著名學者撰寫。本手冊的主要內容是對管理學科的回顧性和前瞻性概述,并對過去和現在的理論進行批判性評估,同時展望未來。本手冊通過研究該領域的整體性和知識層面的統一性,強調了管理理論的多樣性,同時還審視了管理的各關鍵要素之內和之間的共振作用。 管理領域的跨學科性質,反映在力圖對管理的角色加以分析、促進和批判的各篇目中。每章都提供了對該領域各層面的全面而批判性的概述,對主要爭議和研究的討論,以及對相應主題中新興議程的評估。
牛津管理手冊 作者簡介
阿德里安·威爾金森(Adrian Wilkinson),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商學院勞動關系專業教授及工作、組織與健康中心主任,英國拉夫堡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杜倫大學客座教授,劍橋大學賈奇商學院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研究員。撰寫、合撰或主編了30本著作和超過150篇學術期刊論文。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和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 史蒂文·阿姆斯特朗(Steven J. Armstrong),英國赫爾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林肯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美國管理學會管理教育與發展分會前主席。提交過50多篇會議論文,編輯了4本圖書,撰有50多篇論文或圖書章節。他在電子工業的研究、設計和發展前沿工作過15年,曾擔當涉及巨額項目的新產品研發經理。 邁克爾·勞恩斯伯里(Michael Lounsbury),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商學院企業家與創新專業教授及“加拿大首席學者”。研究重點是組織與機構變革、創業動態以及新行業新工作出現這三者間的關系。他是“組織社會學研究”叢書主編,以及多個編委會成員。曾任美國管理學會組織與管理理論分會主席。 譯者簡介: 陳瑜,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創新管理。 王麗娜,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課題,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理論、公司治理等。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