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文教材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7222
- 條形碼:9787570117222 ; 978-7-5701-172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文教材論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主要探討中學語文教材理論問題的書。 語文教材的重要性,怎么估計也不會過分。它對受教育的青少年,影響范圍之廣、時間之久、程度之深,沒有任何書籍可以與之相比,即使流行廣的普及性讀物也是小巫見大巫。人說:“我是吃米長大的,也是學語文書長大的。”誠哉斯言。人們從學校走向社會以后,仍然念念不忘、脫口而出的詩文,往往是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學得的。 《名家論語文叢書—語文教材論 實用性強 具有明確指導及借鑒意義》除前言和后記外,共分為九章。這九章,內容安排的順序大致是:**章總論語文教材的性質,內容涉及語文教材的種種外部聯系和內部聯系,語文教材所具有的培養能力、發展思維、升華審美、承傳文化等提升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功能。第二章論述語文教材的編寫基礎,其中理論基礎分為三類——哲學思想、現代科學方法,教育學、心理學、思維科學,語言學、文章學、文藝學,國情基礎有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心理和語文本身等方面。第三章主要論述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語用教材加上經典閱讀教材。語用教材以語用實踐為主體,以課文為基礎,以語感培養、言語技能訓練為主線,以語用知識為輔助,以語用素養全面提高為依歸;經典閱讀教材選用經典名作。按不同的劃分標準,語文教材可以分出多種類型。第四、五章分別介紹我國古代、近現代和當代語文教材的概況以及有代表性的語文教材,分別介紹并簡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日本的母語教材。第六章論述語文教材編制中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對關系:“文”與“道”,以“文”為主,“文”中貫“道”;文言與白話,白話為先,文白兼顧,相互促進;知識與能力,能力為主,知識為輔,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第七章論述中學語文教材編制的一般方法,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課文的選擇和加工,語文作業的設計,導學材料的編寫,語文知識的提取和編排,以及整套教材、單本教材和單元的編排。第八章論述語文教材使用的前提、立場和方法,要求教師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九章論述語文教學指導書的編寫和使用,指出語文教學指導書的性質和作用、編制要求和編寫類型,要求教師在鉆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教學指導書進行加工,有所取舍,為自己所用。
語文教材論 目錄
**章 語文教材的性質與功能
一 語文教材的性質
二 語文教材的功能
第二章 語文教材編制的基礎
一 理論基礎
二 國情基礎
第三章 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和類型
一 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
二 語文教材的類型
第四章 我國語文教材概觀
一 我國古代中小學語文教材概觀
二 我國近現代中小學語文教材概觀
三 我國當代中學語文教材概觀
第五章 外國語文教材介評
一 美國語文教材介評
二 英國語文教材介評
三 法國語文教材介評
四 德國語文教材介評
五 俄國語文教材介評
六 日本語文教材介評
第六章 語文教材的幾對關系
一 “文”與“道”
二 文言與白話
三 知識與能力
第七章 語文教材的編寫
一 教學目標的確定
二 課文的選擇與加工
三 語文作業的設計
四 導學材料的編寫
五 語文知識的提取和編排
六 整套教材的編排
七 單本教材的編排
八 單元的編排
第八章 語文教材的使用
一 使用語文教材的前提
二 使用語文教材的立場
三 使用語文教材的方法
第九章 語文教學指導書的編寫及使用
一 語文教學指導書的性質和作用
二 語文教學指導書的編制要求
三 語文教學指導書的編寫類型
四 語文教學指導書的使用
后記
語文教材論 節選
我國古代語言學是經學的附庸,稱為“小學”,地位不高,不受重視。古代的學校教材中,基本上沒有語言知識。到了近現代,外國的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修辭學傳人我國,與我國古代語言學熔為一爐,從而為語文教材改革提供了前提和條件。1904年《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定小學生要學習動字、實字、虛字并予以區別,1923年《初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規定初中生要學習修辭學大意,1929年及三四十年代《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學習文法修辭,《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初中生在小學的基礎上學習文法的詞性、詞位、句式、修辭、組織法和藻飾法等。按照這些規定,上述語言知識編進了語文教材。試想,如果沒有20世紀初的語言學研究成果作基礎,語文教材從純文選型躍進到包含知識的綜合型,怎么可能? 在很長的時間內,語言知識以語法為主。因此,20世紀50年代,在呂叔湘指導下,由張志公主持,語言學界經多次研討,集中多位語言學家的智慧,得出一個《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據此才編出1956年初中漢語課本。80年代,又是在呂叔湘指導下,由張志公主持,在哈爾濱召開語法和語法教學討論會,全國著名語言學家、學者、優秀教師119人參加,經集思廣益,形成《(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修訂說明和修訂要點》。張志公在會后又反復征求各方面意見、反復修改,經呂叔湘審定后,*后以《中學教學語法提要(試用)》之名發表。根據這一提要,編者在人教版中學語文課本中編入系統的語法知識。沒有《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和《中學教學語法提要(試用)》這兩項科研成果,語文教材中語法知識將無所適從。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首先區分了語言和言語。我國語言學家岑運強在《語言學概論》中也指出:“所謂言語,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言語就是講話(包括寫作),是一種行為動作;其二,言語就是所講的話(包括所寫的話),是行為動作的結果。概括起來,言語就是個人講話(寫作)的行為和結果。”“語言就是人們用以說(寫)和存在于所說(所寫)中的音義結合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①語言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系統,言語是符合語言規則的個人行為;語言規則系統有穩固性,處于相對靜止狀態,言語則處于不斷運動的狀態之中。語言來自言語,并寓于言語之中;個人言語行為必須遵守語言規則。隨著語言和言語的區分,誕生了語用學、篇章語言學和交際語言學等,這就為語文教材的編寫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在過去很長時間里,語文教材編排的是靜態的語言知識,主要是語法知識。雖然編者意在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言能力,然而靜態的語言知識只能對語言的輸出起一定的監察作用,對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不能提供直接的幫助。而索緒爾的言語理論催生出的語用學,不僅關注語言本身,更關注語言的運用。于是,編制語文教材,以語用學為指導成了必然的選擇。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學語文教材一直致力于構建語用知識系統,也就是張志公說的實用語言知識系統,這是相對于過去的純粹的語言理論的知識系統而言的。新世紀的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一概強調“語言文字運用”,規定“語言文字運用”為高中選修課程。2017年的高中語文課標更把“語言建構與運用”置于語文四大核心素養的核心位置。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初中語文教材編人了語言運用知識短文,高中語文選修教材《語言文字運用》也已面世。語文教材正是在語言學理論的支撐下把培養語用能力落到了實處。 ……
語文教材論 作者簡介
顧振彪,語文教育家,教材專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主編; 顧振彪,語文教育家,教材專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主編;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