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20898
- 條形碼:9787545820898 ; 978-7-5458-2089-8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 本書特色
于闐,西域古王國,地處絲綢之路南道交通要沖,自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1世紀初,在傳播佛教、東西文化交流上起過巨大作用,于闐史研究對西域史、中西交通史和佛教史研究均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兩位作者以敦煌漢文文書為基礎,參照歐美學者數十年來研究于闐語文獻的成果,廣泛搜集難以得見的中外新材料著成本書。本書收集傳統正史、僧傳、地志、文集中的材料,同時大力發掘已刊、未刊的敦煌、和田出土文書,梳理了于闐王名、地名、寺名。本書內容涉及于闐史料的年代、于統世系、于闐人種、于闐佛教、于闐美術等諸多方面,對唐宋于闐乃至整個西域史研究多有貢獻,是于闐史及西域史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書后附有《于闐研究論著目錄》,具有珍貴的參考價值。增訂版新增作者編訂索引,方便讀者檢索。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 內容簡介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為張廣達、榮新江所著的有關于闐史研究的論文合集,收《和田、敦煌發現的中古于闐史料概述》《上古于闐的塞種居民》《于闐佛寺志》等13篇論文。內容涉及于闐史料的年代、于闐國王統世系、于闐人種、于闐佛教、于闐美術等諸多方面。本書主要著力于于闐漢文文獻整理。收集傳統正史、僧傳、地志、文集中的材料,同時大力發掘已刊、未刊的敦煌、和田出土文書;借助各家現代語譯,梳理了很多專有名詞(王名、地名、寺名),對唐宋于闐乃至整個西域史研究多有貢獻,是于闐史及西域史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書后附有《于闐研究論著目錄》,具有珍貴的參考價值。增訂版新增作者編訂索引,方便讀者檢索。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 目錄
增訂本序
和田、敦煌發現的中古于闐史料概述
關于唐末宋初于闐國的國號、年號及其王家世系問題
敦煌文書P.3510(于闐文)《從德太子發愿文(擬)》及其年代
關于和田出土于闐文獻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
關于敦煌出土于闐文獻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
《唐大歷三年三月典成銑牒》跋
巴黎國立圖書館所藏于闐語寫卷目錄初稿
上古于闐的塞種居民
敦煌“瑞像記”、瑞像圖及其反映的于闐
于闐佛寺志
8世紀下半至9世紀初的于闐
補記:對1997年以后發表的相關論點的回應
圣彼得堡藏和田出土漢文文書考釋
10世紀于闐國的天壽年號及其相關問題
于闐研究論著目錄
索引
初版后記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 作者簡介
張廣達,歷史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先后在、瑞士、美國等國和大學任職。1989年榮獲亞洲學會榮譽會員,1993-1994學年度法蘭西學院國際講席教授,2003年榮獲巴察高等實驗學院榮譽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唐宋史、西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歐美日本漢學與東方學史。著有《文書、典籍與西域史地》《文本、圖像與文化流傳》《史家、史學與現代學術》等。
榮新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英國學術院通訊院士。主要從事中外關系史、絲綢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亞史、敦煌吐魯番學等研究。著有《歸義軍史研究》《敦煌學十八講》《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國中古史研究十論》《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