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內蒙古導游現場考試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67611
- 條形碼:9787503267611 ; 978-7-5032-676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蒙古導游現場考試實務 內容簡介
我們深知文化與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內蒙古地域遼闊,是各族群眾的生存根基和美麗家園,內蒙古歷史悠久,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如何通過導游講解使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互動共進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從初學者的角度,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過現場的講解化繁為簡,使旅游者認知遼闊壯美的自然資源,認知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仍需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因篇幅所限,《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統編教材 導游服務能力:內蒙古導游現場考試實務》范例不能面面俱到地講述內蒙古文化旅游資源的全部,故在編寫過程中對同類旅游資源盡可能做了處理。諸如在編寫大綱要求的幾個草原旅游區的時候,力求避免知識點的重復,呼倫貝爾草原以自然生態和四季風光為主,錫林郭勒草原以生物多樣性和人文活動項目為主,輝騰錫勒草原則以地理特征和歷史典故為主。
內蒙古導游現場考試實務 目錄
**章 現場導游考試概述
第二章 現場導游考試大綱
第三章 導游職業能力問答舉例
第二部分 導游講解范例
**章 歡迎詞與歡送詞
**講 歡迎詞概述
第二講 歡送詞概述
第二章 內蒙古自治區區情簡介
第三章 自然旅游資源
**講 遼闊草原
第二講 浩瀚沙漠
第三講 山地景觀
第四講 水域景觀
第五講 地質奇觀
第六講 生物資源
第四章 人文旅游資源
**講 紅色旅游資源
第二講 古人類文化遺址
第三講 文化遺產與文化遺存
第四講 歷史名人及遺跡
第五講 科技與工業
第五章 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類
**講 蒙古族傳統民俗
第二講 節慶與體育活動
第三講 游藝民俗與藝術
第四講 藝術院團與戲曲
第六章 邊境旅游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內蒙古導游現場考試實務 節選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統編教材 導游服務能力:內蒙古導游現場考試實務》: 地處高原內陸的錫林郭勒草原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及生物資源。因河得名的錫林郭勒草原水資源主要由錫林河及錫林河水庫、烏拉蓋河和烏拉蓋水庫組成。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錫林河,正如歌曲《錫林河》中唱的“錫林河喲錫林河,彎彎曲曲在草原上流過;你是遼闊草原的母親,養育著兩岸人民幸福安康……”動人的歌聲把游人的心帶到錫林河九曲灣旁。作為錫林郭勒草原上一條著名的內陸河,是這一帶草原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它從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的大興安嶺余脈緩緩而來,給錫林郭勒草原束上了一條銀色的腰帶,風光旖旎。大家經常見到的宣傳內蒙古草原的宣傳畫,其中*著名的就是由鄂博先生拍攝的一幅《錫林九曲》。 在錫林河畔,流傳著許多珍珠般美麗動人的神奇傳說,幾百年來就像奶酒一樣迷醉著牧民的心,傳遞著牧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據說古時候,有個奴隸叫錫林,為了救活身患重病的母親,決心尋找神泉水。他跋山涉水,歷盡辛苦,幾乎踏遍了整個草原。終于,“水神”被錫林執著的精神所感動,于是幻化為一白衣少女,給錫林指引神泉所在。這樣,錫林找到了“神泉”,治好了母親的病,又讓眾多貧苦牧民分享神泉的奇效…… 受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影響,20世紀末錫林郭勒草原生態急劇退化惡化,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直接威脅到首都乃至整個華北地區。錫林郭勒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祖國北疆建起一道碧野千里、綠革如茵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充分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等,結合實際,堅持自然修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相繼組織實施了渾善達克和烏珠穆沁兩大沙地綜合治理、水系濕地保護治理、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礦區環境治理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實施自然保護區規范管理三年行動,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經過生態恢復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既是天然植物園,又是野生動物園,沒有圍墻,無須買門票,隨時等待著游客的光臨。錫林郭勒草場豐美、物產豐富。主要土特產品有苦杏仁、發菜、白蘑、香蘑、黃花;藥材類有牛黃、黃芪、黃芩、防風、知母、柴胡。在這里棲息的野生動物類有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天鵝,屬三類保護動物的地甫鳥、灰鶴、鷹、貓頭鷹。肉食動物有黃羊、野兔、山鶉、野鴨子;皮毛動物有狼、狐貍、沙狐、艾虎、旱獺;藥用動物有獾、蛇、刺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羊。黃羊蒙古名叫“哲爾”,是一種野生的羊類,也是內蒙古獨可傲人的動物資源之一,主要分布在錫林郭勒草原北部,多棲息于草原或半沙漠地區。黃羊形體與家羊相似,短角,毛皮呈淺土黃色,面部耳背為灰黃色,嘴、腹部和尾四周呈白色。公羊有一對環紋角,體長約1.3米,頸部粗壯,前肢短,后腿長,尾短(這樣的身體結構和兔子有些相似)。黃羊的奔跑速度極快,疾如閃電,轉眼之間便能無影無蹤,*快時每小時可達75公里。黃羊有良好的彈跳力,跑動姿勢非常優美——其腳底像裝上了彈簧,羊蹄剛觸地面,就像皮球一樣立刻反彈,連縱帶跳不斷奔躍,每一步的長度是4-5米。在遇到敵害或克服某些障礙時,還能奮腿越過10米多寬的距離。所以,有時就連汽車和摩托車也難以企及。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在享受著肉類、奶類、羊絨、羊毛、駝毛、馬鬃、馬尾、皮張,各種腸衣等畜產品之時,也孕育了多彩的民俗和文化,培育了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名人。錫林郭勒察哈爾文化久負盛名,它的游牧文化在全區都具有典型性。那達慕大會有著悠久的歷史,男兒三藝也廣為流傳,正藍旗的奶制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影響深遠,蘇尼特右旗的烏蘭牧騎成為文化傳播的典范。 在錫林郭勒有一個明安圖鎮,得名于清代一位蒙古族數學家明安圖。明安圖(1692-1765)出生于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他學識淵博,研究領域廣,不僅在數學研究中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天文歷法、地圖測繪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著名的數學家、天文歷法學家和測繪學家。 明安圖在康熙年間參加了《御定律歷淵源》《日躔月離表》《御定儀象考成》《御定歷象考成后編》等天文歷法重要著作的編修,成為清朝數學界、天文編纂界的臺柱。他還主持了大清**幅全國大地圖《乾隆內府輿圖》的測繪。明安圖憑卓越的才能被破例升任欽天監監正(相當于今天天文臺臺長職務),后任時憲科五官正職務50多年。明安圖一生中*杰出的科研成果是他用30多年精力從事圓周率π的研究,寫出數學巨著《割圓密律捷法》,留傳至今。至今仍保留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后照壁上的石刻天文圖,是明安圖留給家鄉內蒙古草原的永久財富,這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用蒙古文標注的天文圖。 明安圖的數學成就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他是“卡塔蘭數”的首創者,日本著名科學家三上義夫稱,明安圖是進入分析研究領域的**個蒙古人。為紀念明安圖,2001年5月,經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準,將第2824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明安圖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古代非漢族科學家的名字命名新發現的小行星。國家天文臺還向明安圖的故鄉,也就是正鑲白旗,贈送了“明安圖星”命名證書及其運行軌道示意圖。茫茫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錫林浩特市。錫林浩特市坐落在錫林郭勒草原的中部,是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所在地,為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錫林浩特市原名“貝子廟”,已有25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為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后裔之領地,明代屬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別勒古臺十七世孫諾比特默克圖的游牧地,所部號為“阿巴哈納爾”(蒙古語意為“叔叔們”)。 草原明珠錫林浩特市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有貝子廟、文化苑、額爾敦敖包、錫林廣場、柳蘭公園、錫林九曲等,還有著名的景區“馬都核心景區”,成為蒙古馬精神的踐行地。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的貝子廟及其周圍則是錫林浩特重要的文化休閑區。南部錫林河濕地公園、南山森林公園和馬都文化旅游區及文創園、城市客廳等成為草原明珠又一顆璀璨的明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綠色發展為底色的錫林郭勒,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越走越寬廣。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