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03385
- 條形碼:9787030703385 ; 978-7-03-070338-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手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及家屬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相關概念、正確的日常防護措施2.幾大類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病因、易感人群、傳播方式、臨床癥狀、輔助檢查、治療方案、日常護理及預防措施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手冊 內容簡介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從呼吸道感染侵入、傳播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都屬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除此之外,常見的風疹、麻疹、水痘、猩紅熱等也屬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從疾病的發病原因、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治療方案以及如何預防等方面介紹了13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期能夠提高民眾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認知水平及預防應急能力。 本書可供普通大眾閱讀,也可供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及家屬參考。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手冊 目錄
**章 認識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1
第二章 流行性感冒 20
第三章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34
第四章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8
第五章 白喉 60
第六章 百日咳 68
第七章 猩紅熱 79
第八章 風疹 91
第九章 麻疹 104
第十章 流行性腮腺炎 116
第十一章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128
第十二章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138
第十三章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149
第十四章 中東呼吸綜合征 160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手冊 節選
**章 認識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1 什么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從呼吸道侵入、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冬、春兩季,有傳播迅速、流行性強的特點。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起病急,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畏寒、流涕、頭痛、全身乏力等,還可伴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和(或)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器官衰竭、休克,甚至導致死亡。 2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種類?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都屬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3 什么是病原體? 病原體是指造成機體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其中微生物占絕大多數,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寄生蟲主要有原蟲和蠕蟲。病原體屬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為動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過 400種,它們廣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膚中。 4 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有哪些? 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病原體主要有病毒和細菌。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病毒病原體;細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病原體。 5 該類疾病如何傳播? 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空氣(飛沫、塵埃)傳播和接觸傳播。 空氣傳播:患者或病原體攜帶者在呼氣、打噴嚏或咳嗽時,病原體經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接觸傳播:易感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攜帶病原體的分泌物、血液、體液或排泄物時,有可能造成感染。 6 什么是流行病 流行病指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廣泛蔓延、感染眾多人口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腦膜炎、霍亂、SARS、禽流感、COVID-19等。 7 形成流行的條件有哪些? 傳染病形成流行的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又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8 什么是家庭聚集性病例? 家庭聚集性病例指在較短時間內,在家庭小范圍內出現2例及2例以上相同病原體感染的確診病例,且病例間存在因密切接觸導致的人際傳播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9 如何避免家庭聚集性發病? (1)無家人感染時,家庭預防措施:①疫情期間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或參加人員聚集活動,減少感染風險。②居室保持清潔,勤開窗,多通風,每日通風 2~ 3次,每次不少于 30分鐘。③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口杯等,保持家居、餐具清潔。④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家庭備置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家庭消毒用品,廢棄口罩丟棄于專用收集箱。⑤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物品;飯前、便后、外出后、進食前、咳嗽或打噴嚏后、雙手弄臟后、制備食品前后及期間、接觸動物后應立即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含乙醇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雙手減少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桶內。⑥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時,可佩戴普通醫用口罩,外出就醫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2)有家人感染時,家庭處理措施:①出現癥狀的家庭成員應佩戴口罩盡快就醫,與無癥狀的其他家庭成員保持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條件允許情況下單間居住。②若家庭中有人被確診,其他家庭成員如果經判定為密切接觸者,應及時報告社區工作人員并配合接受集中隔離觀察。③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或分房居住,單間隔離,并做好日常消毒。同房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減少與隔離人員的接觸,關閉中央空調,堅持開窗通風。④防護消毒要到位。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癥狀者身體分泌物,對有癥狀的家庭成員經常接觸的地方和物品進行消毒;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分餐進食,對門把手、桌椅等重點部位用 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