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國學經典.典藏版:龍文鞭影(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97511
- 條形碼:9787534897511 ; 978-7-5348-975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經典.典藏版:龍文鞭影(精裝) 本書特色
《龍文鞭影》是一部重要的國學啟蒙讀物,以不到五千字的四字韻語,濃縮了一千多個歷史人物的故事和典故。既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知識性、趣味性讀物,又是一部實用的文史工具書,同時,還可作為講述歷史的良好教材使用。因此,數百年來,風行海內,歷久不衰。 本書署名為明蕭良友撰、楊臣諍增訂。蕭良友,湖北漢陽人,明萬歷六年狀元。生而穎異,有神童之名,官至國子監祭酒,自是教育名家。楊臣諍,安徽桐城人。明亡,隱居不仕,著有《禹貢箋》、《禮經會元》等書,均不傳。唯《龍文鞭影》一書盛行于世。但是,如果追本溯源,此書實際是一部歷史悠久、經多人賡續的集體著作。據文獻記載,此書原型,乃唐人李瀚撰的《蒙求》,以四字為一句,兩句為一節,下各有詳注,以后遂成諸書的定例。到了宋代,出現了不署撰人的《蒙求集注》和徐子光撰的《補注蒙求》。元代胡炳文又編為《純正蒙求》,又有俞文彬的續編。以上諸書改變不大,到了明末蕭良友手中才有了嶄新面貌。蕭良友的功績在于對四字韻文有較大修改,經過藝術加工,在用詞上,不僅將故事概括得更加精確,而且又按上下平聲分韻匯編,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誦讀和檢索。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書名取為《蒙養故事》,平淡無奇。數十年后楊臣諍又加以增補修訂,*重要的是為本書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龍文鞭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妙用。此書一出,立刻不脛而走,成為“盛行于鄉塾間”的暢銷書。
國學經典.典藏版:龍文鞭影(精裝) 內容簡介
《龍文鞭影》是一部重要的國學啟蒙讀物,以不到五千字的韻語,濃縮了一千多個歷史人物的故事和典故。既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知識性、趣味性讀物,又是一部實用的文史工具書,數百年來,風行海內,經久不衰。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原文;二是注釋;三是解說。
國學經典.典藏版:龍文鞭影(精裝) 目錄
目錄
卷一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卷二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卷三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卷四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國學經典.典藏版:龍文鞭影(精裝) 節選
卷一 一東 粗成四字①誨爾童蒙② [注釋] ①粗:粗淺,粗略,此處含有簡略、撮要之意。②童蒙:蒙,指愚昧而知識未開。兒童幼稚而蒙昧,故稱為童蒙。應盡早加以教誨,開發其智力。故傳授兒童知識的讀物,被稱為啟蒙讀物。 [解說] 現將每個故事加以刪節撮要,編成四字一句的通俗韻文,用以啟發兒童的智力。 經書暇日①子史須通② [注釋] ①經書:儒家的經典著作,是古代儒生必讀的書籍,主要有五經和四書。五經指《易經》、《書經》(即《尚書》)、《詩經》、《春秋》、《禮記》。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還有十三經,是包括五經在內進一步擴充學習的讀物。②子史:中國古代把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類。經部包括儒家經典和解釋文字的形、音、義的著作;史部包括歷史、地理、人物傳記和政書;子部包括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以后的哲學、科技、藝術等圖書;集部包括個人或多人的詩文集等。 [解說] 經書是儒家日常必讀的主要圖書,在學習經書的空閑時間,還應當讀些子書和史書以增加必要的知識。 重華大孝①武穆精忠② [注釋] ①重華:即虞舜。本姚姓,其先人所建部落在虞地(今山西永濟東南),所以稱為有虞氏。上古傳說五帝之一,后人以為他能繼承唐堯文德的光華,故稱之為重華。②武穆:宋代岳飛謚號。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宋代抗金名將,后為奸臣秦檜所害。母嘗刺“精忠報國”四字于其背。宋孝宗時追謚武穆,后又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 [解說] 重華年輕時,父親和繼母寵愛繼母的兒子,多次想把重華害死,而他則對父母更加孝順,對兄弟更加友愛。后來做了唐堯的臣子,受堯禪讓當了天子,國號虞。孔子與孟子皆稱其為大孝之人。漢代揚雄稱其為絕孝。 宋朝的岳飛,年輕時學習刻苦,矢志抗金,他去投軍時,母親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終生奉行,被后人奉為忠臣的典范。 堯眉八彩①舜目重瞳② [注釋] ①堯:上古傳說中帝嚳(kù)的兒子,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故號陶唐氏(今山西臨汾),史書稱之為唐堯,傳說中五帝之一。因其兒子丹朱不肖,故傳位于舜。②重瞳:眼球中有兩個瞳仁,叫作重瞳。 [解說] 傳說唐堯的眉毛呈現八種色彩,虞舜的眼球有重瞳,都是不同于一般人的貴相。后來的西楚霸王項羽的眼球也有重瞳,司馬遷以為他是虞舜的后代,不確。 商王禱雨①漢祖歌風② [注釋] ①商王:即商朝的建立者湯,又稱成湯、武湯、商湯等。商朝的建立者。②漢祖:即漢高祖劉邦(前256或前247~前195),沛(今江蘇沛縣)人,秦末響應農民起義,參加項梁軍隊,后與項羽爭奪天下,*終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解說] 商湯建立商朝后,傳說遇上連續七年大旱,他便剪去頭發與指甲,在一個叫桑林的地方筑壇求雨,并以為政失職的六項罪名自責。結果天降大雨。 劉邦統一天下,做了皇帝,在家鄉沛縣召集父老鄉親一同飲酒,他敲著樂器,高興地唱起一首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將這首歌定名為《大風歌》。 秀巡河北①策據江東② [注釋] ①秀:即劉秀(前6~57),字文叔,劉邦九世孫。東漢王朝的建立者,謚號光武。西漢末年王莽篡奪漢朝天下,實行繁重的賦役和嚴酷的法令,結果導致全國性的農民起義,主要有綠林軍與赤眉軍。劉秀曾一度參加綠林軍,后以光復漢室為口號,*終統一天下。定都洛陽,史稱東漢。②策:即孫策(175~200),東漢末年長沙太守孫堅長子,孫權之兄。孫堅死后,十八歲的孫策投靠淮南袁術。后帶兵渡過長江,收服江南,占據長江東南地盤(今長江以南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解說] 劉秀領兵巡視河北地方,一路廢除王莽實行的繁苛法令,受到廣大百姓擁護,接著平定割據勢力,壯大了自身力量,為恢復漢朝統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孫策占據了江東地盤,后被刺殺,其弟孫權在赤壁大敗曹操,又占領荊州,擒殺蜀漢關羽,勢力漸強,后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國號吳,促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太宗懷鷂①桓典乘驄② [注釋] ①太宗:即李世民(599~649),廟號太宗。隋末隨父李淵起兵反隋,封秦王,后繼承帝位,年號貞觀。他在位時,注意使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繼續推行均田制,注重人才選拔任用,發展科舉制度,使人口增加、經濟繁榮,史稱“貞觀之治”。②桓典(?~201):東漢時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漢靈帝時任侍御史,靈帝崩,遷羽林中郎將,執法極嚴。驄:青白相雜的馬,亦指御史所乘的馬。 [解說] 唐太宗喜歡一只寵物鷂鷹。有一次他正在逗鷹玩,大臣魏徵前來奏事,為了保持皇帝的尊嚴,太宗便把鷂鷹藏到懷里。魏徵早已看到,便故意說了很長時間。由于畏懼魏徵的耿直,太宗始終未敢取出鷂鷹;等魏徵走后,鷂鷹已被悶死懷中。 桓典執法嚴厲,所以很多人怕他。他常騎馬在京城街道上巡視治安。京城人便相互告誡說:“路上要謹慎行走,注意回避驄馬御史。”
國學經典.典藏版:龍文鞭影(精裝) 作者簡介
張萬鈞,1940年生,鄭州圖書館研究員,長期從事古籍保護和古籍整理,著作有:《嘉靖鄭州志校釋》《夷堅志》《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河南部分》《河南地方志提要》等。 韓富榮,鄭州圖書館研究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