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94788
- 條形碼:9787514394788 ; 978-7-5143-947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本書特色
1. 深度揭示漢武帝的領導藝術和用人之道!漢武帝以雄才大略、英明神武著稱,原因在于他深諳權力的邏輯和人性的本質,又深具識人用人的智慧。權謀斗爭、武力角逐,盡在此書! 2. 任何時代,人才都是*生產力!只有善于發掘人才,利用人才,才能成就大事! 漢武帝正是憑借敏銳的眼力和不拘一格的用人魄力,不重出身,只重能力,大膽重用主父偃、董仲舒、桑弘羊、蘇武、張騫、衛青、霍去病、李廣等文武人才,讓他們各司其職,為國立功,才成就了空前強大的大漢帝國。 3.全面展現大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等方面。漢武帝怎么用妙計實現自己目標? 4. 全面勾勒出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為讀者生動地展現了一幅大漢帝國畫卷。 5.漢武帝的每一步舉措,都是通過計策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一本書看懂漢武帝外交、軍事、用人、征服對手、打垮敵人的策略。 6.在充滿變數和危機的政治環境下,漢武帝變每一個不可能為現實,其心靈之強大、謀略之周全、格局之寬廣,均超越了同一時代的人?康木褪怯嫴,靠的就是用兵之道。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 ——李世民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惟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 ——蘇軾 漢武帝購求遺書,而六經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見。武帝雄才大略,后世罕及。至表章六經,開闡圣賢之學,又有功于后世。 ——朱元璋 至漢武帝在漢室,為振作有為之主。且興賢使能,獨持綱紀。雖黷武、惑溺神仙,乃其小疵,豈得直書其名,與秦政、曹丕并論乎? ——愛新覺羅·弘歷 武帝平甌、閩,開南越,于今為文教之郡邑。 ——王夫之漢武帝憑借前期所積累的財富與漢景帝所完成的全國統一,再加上本人雄材大略的特征與在位五十四年的長久時間,對外用兵,擴張疆土,對內興作,多所創建(主要是水利),把道家思想的無為政治,改變為以儒家學說為裝飾的多欲政治。通過漢武帝,農民付出“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代價,造成軍事、文化的極盛時期。 ——范文瀾 漢武帝在反擊匈奴的長期過程中,開邊興利,繼往開來,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有很大的貢獻。但是他竭天下民力資財以奉其政,數十載無寧日,加之以重刑罰,窮奢麗,弄鬼神,終使民怨沸騰,社會后果極其嚴重。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漢武帝要保存所取得的積極成果,必須及時地在政策上實現轉折,使社會安定下來,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歷史動向向我們昭示,漢武帝作為早期的專制皇帝,實際上是在探索統治經驗,既要盡可能地發展秦始皇創建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又要力圖不蹈亡秦覆轍。在西漢國家大發展之后繼之以輪臺罪己之詔,表明漢武帝的探索獲得了相當的成功。漢武帝罪己之詔雖然不能象所謂“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那樣,臻漢室于鼎盛,畢竟挽回了將頹之局。不過,輪臺詔能夠奏效,是由于它頒行于局勢有可挽回之際,而且有可挽回之方……所以漢武帝雖然提供了專制帝王收拾局面的先例,而直到有清之末為止的王朝歷史中,真能成功地效法漢武帝以“罪己”詔取得成效的皇帝,卻不多見。 ——田余慶
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漢武帝用兵之道,講述了劉徹在位的54年里所進行的內外戰爭。他派衛青、霍去病多次出擊匈奴,迫其遠徙漠北;命張騫岀使西域,溝通漢與西域各族聯系;又征服閩越、東甌、南越,經營西南夷,在其地設置郡縣。他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平定了南越叛亂,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劉徹在中國歷目前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 漢武帝時代,是一個輝煌的時代,一個彪炳史冊、震爍中外的時代。漢武帝“外攘夷狄,內修法度”的赫赫功業奠定了他在西漢歷目前的地位,成為歷目前影響深遠的百代之人物。北擊匈奴,鑿通西域,經營東南,開拓遼東,他締造了此后兩千年中華帝國的基本輪廓,他實現了一個國家靠前的盛隆,他樹立了一個民族彪炳千秋的自信。 該書以翔實的資料,優美的文筆,論述了漢武帝在文景之治的背景下,南征北戰的一生,客觀地分析論述了其所處政治、經濟環境及人物對他的影響,傳神地再現了其雄才偉略和世罕其匹的少見功業,細膩、透辟地剖析了他的思想、性格和才情,展現了影響那個時代歷史進程的核心人物的群像。 "
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目錄
**章??初登歷史舞臺 / 001
工于心計,夢日入懷 / 002
各顯神通,角逐儲君之位 / 004
業精于勤,順遂的太子路 / 011
第二章??改善內政鞏固后方 / 014
剛柔相濟,罷黜百家 / 015
自作自受,金屋不再藏嬌 / 020
運籌帷幄,外戚之爭 / 025
工于心計,后宮巫術初顯行 / 036
破舊立新,裁抑相權 / 038
強干弱枝,解決了豪強勢力 / 041
分解蠶食,在諸侯國實施推恩令 / 046
重用酷吏張湯,維護君主專制 / 063
釜底抽薪,桑弘羊的經濟改革 / 080
廣納賢才,朝堂上的另類奇才 / 085
第三章??征戰匈奴打持久戰 / 094
十面埋伏,馬邑之圍 / 095
圍殲戰,漢使四將軍出擊匈奴 / 102
出其不意,右賢王潰敗 / 107
實而虛之,漠南戰役 / 114
兵分兩路,河西戰役 / 117
委以重任,重用金日 / 124
兵分兩路,漠北戰役 / 127
恩威并濟,漢匈相博 / 139
第四章??謀略無雙征戰四方 / 156
遠交近攻,細君和親烏孫 / 157
征戰西域,征樓蘭,討大宛 / 162
兵分五路,平南越叛亂 / 167
恩威并施,開拓西南夷地區 / 182
第五章??晚年痛悔人生 / 188
處心積慮,江充得寵 / 189
發號施令,平息巫蠱之亂 / 194
煞費苦心,重新設立繼承人 / 217
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節選
十面埋伏,馬邑之圍 隨著漢朝的不斷強大,面對匈奴不斷侵擾,登基后的漢武帝決定對匈奴發動戰爭。大臣王恢獻出作戰計謀:讓漢軍在馬邑埋伏好,使用誘敵之計,活捉匈奴大單于。但人算不如天算,大單于的警覺性太強,*后讓漢軍白忙活了一場。自此,大漢和匈奴徹底撕破了臉,兵戎相見成為兩個民族無法避免的選擇。 公元前3世紀前后,當中原七國為爭霸而斗得天昏地暗之際,一個強悍的游牧民族正在北方的大漠草原上崛起,那就是匈奴。他們憑借著好騎善射的特點,一直對秦、漢王朝進行威脅劫掠,極大地制約著中原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漢朝建立初期,漢高祖劉邦從秦國手中接管過來的天下是破敗不堪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漢高祖劉邦對待匈奴的態度依然是強硬的,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劉邦曾率領三十三萬大軍攻打匈奴。結果,劉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整整七天七夜,差點有去無回。*終,是他的謀士陳平想出了一個計謀,讓使者去賄賂匈奴單于冒頓的皇后閼氏。使者對閼氏說,要是單于不放過我們皇帝,那我們只好給單于送上幾個國色天香的中原美女。閼氏擔心那些美女與她爭寵,就收下了使者帶來的禮品,勸冒頓退了兵。 死里逃生的劉邦深刻地認識到了西漢與匈奴之間的差距,只好同意了謀士婁敬的建議,與匈奴和親。婁敬的想法是,把漢朝的公主送給匈奴單于當皇后,那么漢朝公主生下的孩子便是太子,也就是將來的單于。如此一來,匈奴的首領不就是漢朝的子孫了嗎?那晚輩當然不能和長輩開戰了。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是骨感的。
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作者簡介
墨香滿樓,作家,被譽為“牛說書人”“繼當年明月后又一寫史新星”。先后出版《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草根皇帝劉邦》《這是大清開國史:努爾哈赤》等十幾本原創歷史類暢銷讀物,以其大氣磅礴的思想氣度、汪洋恣肆的文字風格、慷慨恢弘的人文抱負,將真切的個人體驗融入靈動的歷史哲思中,行文通俗易懂,語言暢快淋漓,收獲眾多讀者。 楊爽,撰寫有《成吉思汗的用兵之道》和《漢武帝的用兵之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