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34909
- 條形碼:9787514234909 ; 978-7-5142-349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本書特色
◆需求層次理論提出者、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始人亞伯拉罕·馬斯洛研究人性與自我實現的集大成之作 ◆風靡全球,超越了心理學范疇,揭示人性與自我實現的根源和本質,書中提出的超越性理論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心理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咨詢、營銷、管理等領域工作者的心理學入門之書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內容簡介
當我們受挫的時候,是否懷疑過自己能不能成功;當我們成功的時候,是否思考過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當我們迷茫的時候,又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自我實現的渴望激勵人們不斷去探索高峰、探索人性能到達的境界。 在這本書里,馬斯洛深度探討了自我實現與超越、男性和女性的認知、教育的目標和意義以及社會與個人的協同作用。他顛覆性地提出了超越性動機,帶你領悟自我實現的高峰體驗。 現代生活中工作和教育的壓力,讓人們漸漸失去對于自我實現的自主性,厭煩情緒膨脹,工作和學習自然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馬斯洛所提出的以興趣、愛好為代表的心理動機,對人類自我實現的意義卻遠超所有人的想象,是時候把自主權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人性能到達的境界,取決于你想到達的境界。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目錄
**部分 健康與病理學
第二部分 創造性
第三部分 價值
第四部分 教育
第五部分 社會
第六部分 存在認知
第七部分 超越與存在心理學
第八部分 超越性動機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節選
我的總體觀點是,人與人之間的很多溝通困難都是人與人之間內在溝通障 礙的副產品,而人與世界之間來回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雙方的同構性(即結構或形式的相似性);這個世界傳遞給一個人的只能是與他相配的,他渴望的或他應得的。在很大程度上講,他從世界所接受的和能給予世界的,只有他自己。正如喬治·利希滕貝格在書中所說 :“這樣的作品就像鏡子 ;假如猿猴往里面看,鏡子里出現的就不會是天使。” 因此,對人格“內部”的研究是理解一個人能與世界交流什么,世界又能與他交流什么的必要基礎。每一個治療師、每一個藝術家、每一個老師直覺上都知道這個真理,但它應該被更明確地表達出來。 當然,我這里所說的交流是指*廣泛意義上的交流,包括所有的感知和學習的過程,以及所有的藝術和創造的形式,包括始發過程認知(古老的、神話的、隱喻的、詩意的認知),以及言語的、理性的、次級過程的交流。我想說的是,我們看不見的、聽不到的,以及能觸及我們的一切事物 ;我們無法表達、無法感知,以及我們能表達清楚或結構清晰的一切。 這種看法的主要結論在于,因為外部困難和內部困難的相似性。我們應該期待與外部世界的溝通伴隨著人格的發展、集成和整體性,伴隨著擺脫人格的內戰,實現自由人格,即個人對于現實的感知應該得到改善。這樣一來,人們就會變得更有洞察力。就像尼采所說的,一個人必須為自己贏得名望,才會更好地被人理解。 人格分裂 首先,內部溝通失敗是什么意思?*簡單的例子是人格分裂,其中*引人注目和*為人所知的形式是多重人格。我查閱了我能在文獻中找到的所有病例,其中有幾個是我自己接觸過的,還有那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神游癥和失憶癥。在我看來,它們似乎屬于一種一般的模式,我可以把這種模式表示為初步的普遍理論,這種理論對我們現在的研究很有用,因為它說明了我們所有人身上存在的一些分歧。 在我所知的每一例中,“正常的”或表現出來的個性是害羞、安靜或矜持的人,大多數是女性,相當傳統自律,相當順從甚至自我犧牲,不咄咄逼人,很“善良”,趨于膽怯,容易受人利用。然而在每個案例中,發生人格突破,進入意識和控制的人則截然相反,該人格沖動而不是控制,自我放縱而不是自我克制,大膽、厚臉皮而不是害羞,無視慣例,渴望享樂,積極提出要求,很不成熟。 當然,這種不那么極端的分裂我們可以在所有人身上看到。我們有著沖動與控制之間、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之間、不成熟與成熟之間、不負責任的快樂與責任之間的內在斗爭。如果我們能同時做淘氣的、幼稚的人和冷靜的、負責的、能控制沖動的人,那么我們就能做到減少分裂,增加融合。順便說一下, 這是多重人格的理想治療目標 :保留兩個或三個甚至全部人格,但在有意識或前意識控制下以完成優雅的融合或整合。 這些多重人格中的每一種都以不同的方式與世界交流。他們說話的方式不同,寫作的方式不同,縱情的方式不同,做愛的方式不同,選擇的朋友也不同。 在我接觸過的一個案例中,“任性孩子”的性格會寫很大的字,是孩子的筆跡,有著詞匯和拼寫錯誤 ;“自制,受人欺負者”寫的字是謹小慎微、傳統女生的字體。一個人格閱讀和學習書籍,而另一個不能,因為太沒耐心,也不感興趣。如果我們想嘗試的話,他們的藝術作品也會有極大的不同。 在我們其余的人身上,那些被拒絕和降格為無意識存在的部分,也不可避免地會在我們的交流中,包括吸收和輸出時,進入開放的狀態,影響我們的感知和行動。這一點很容易通過一方面的投射測試和另一方面的藝術表現來證明。 投射測試展示了我們眼中的世界,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展示了我們如何組織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么,我們可以讓它告訴我們什么,我們選擇去看什么,我們選擇不去聽或不去看什么。在我們的表達能力方面也有類似的情況。我們展示我們自己。當我們分裂的時候,我們的表達和交流就會分裂、偏離、片面。只要我們是完整的、整體的、統一的、自發的、充分發揮作用的,我們的表達和交流就會是完整的、獨特的、個性的、有活力的、有創造力的,而不是壓抑的、傳統的、人造的,會是誠實的而不是虛偽的。臨床經驗表明,這種情況也出現于繪畫和文字的藝術表達,以及一般的表達性動作,可能也適用于舞蹈、運動和其他全身表達。這不僅適用于我們想要對他人產生的交際效果,似乎也適用于我們與他人被動的交流。 我們拒絕和壓抑的那些部分(出于恐懼或羞恥)并不會消失。它們沒有消亡,而是被埋藏起來。無論我們人性的這些潛藏部分以后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么影響,我們自己往往是注意不到、感覺不到的,例如“我不知道是什么讓我說這樣的話”“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 對我來說,這種現象意味著表達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生物學現象。我們必須討論人性中的本能元素,那些文化無法扼殺而只能壓制人性的內在方面,以及那些繼續影響我們表達的東西(即使是暗中地),盡管文化能做所有的事情。文化只是人性的必要原因,而不是充分原因。但同樣,我們的生物學也只是人類本性的一個必要原因,而不是充分原因。的確,只有在一種文化中,我們才能學會一種口語。但同樣的事實是,在同樣的文化環境中黑猩猩是不會學會說話的。我這樣說是因為我隱約感覺到,人們對交流的研究太局限于社會學層面,而在生物學層面上研究得不夠。 為了追尋同樣的主題,討論人格內部的分裂如何污染了我們與世界的交流,我想引用幾個著名的理學例子。我之所以引用它們,還因為普遍規律認為健康和完整的人,往往是優秀的感知者和表達者,這些例子也是例外。有大量的臨床和實驗證據可以證明這一普遍規律。例如,H.J. 艾森克和他的同事們的工作。然而,也有一些例外迫使我們謹慎看待這一觀點。 精神分裂癥患者是指那些控制和防御正在崩潰或已經崩潰的人。于是,人就傾向于滑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他與他人和自然世界的接觸就傾向于被破壞。 這也涉及他們與世界相互溝通發生的破壞。對世界的恐懼切斷了與世界的交流。內心的沖動和聲音也會變得如此響亮,以至于混淆了現實。但精神分裂癥患者有時確實表現出選擇性的優勢。由于他與被禁止的沖動和始發過程認知密切相關,他們會偶爾發現在解釋他人的夢或挖掘他人隱藏的沖動方面異常敏銳,例如,隱藏的同性戀沖動。一些*好的精神分裂癥治療師本身就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我們在各處都可以看到曾經的病人成為了優秀和理解病情的病房護士。這和匿名戒酒會的原理差不多。我的一些精神病學醫生朋友現在正在尋求這種參與性理解,他們通過使用 LSD 或酶斯卡靈體驗作為短暫精神病患者的經歷。改善和病患溝通的一個方法就是成為病患。 在這方面,我們也可以從心理變態人格,特別是“陶醉”型變態人格中學到很多東西。他們可以被簡單地描述為沒有良心,沒有罪惡感,沒有羞恥感,沒有對他人的愛,沒有抑制,很少控制,所以他們可以很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往往成為騙子、偽裝者、妓女、一夫多妻者,靠自己的智慧而不是靠努力工作來謀生。這些人,因為他們自己的缺乏,通常無法理解別人的良心、遺憾、無私的愛、同情、憐憫、內疚、羞愧或尷尬的痛苦。你不是什么,你就無法感知和理解什么。人格類型不能和你交流。但你的本性遲早會表達出來,*終精神病患者會被視為冷酷而可怕的、可怖的存在,盡管一開始他看起來是那么無憂無慮、快樂,也并不神經質。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馬斯洛 被稱為“人本心理學之父”,當代偉大心理學家的佼佼者,人本心理學的奠基者,曾擔任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他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并提出了廣為人知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心理學遺產。代表作品《動機與人格》《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