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正史版本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2146
- 條形碼:9787108072146 ; 978-7-108-0721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史版本談 本書特色
作者通過具體的實例,結合自己的相關知識,將看似比較枯燥無味的版本目錄學,講得生動活潑,配合古籍照片的講述,更給人以直觀的感受,讀者會從中受到啟發。
正史版本談 內容簡介
《正史版本談》從《國家圖書館宋元善本圖錄》所收錄的“史部”正史書影入手,探討相關的歷史文獻學、版本目錄學知識,對傳世正史中的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比如古書的體例問題、同一正史的版本流傳問題,甚至是有些書的作者署名,等等。很多問題的提出,對于今后古籍整理、編排相關古籍圖錄都具有較好的提示意義。
正史版本談 目錄
自序
由所謂“蜀大字本《史記》”談到中國版刻史研究
怎樣編一部好書影
再談所謂“蜀大字本《史記》”
變戲法的帽子趕著戴——還是談談《史記》的版本
顏師古注的《漢書》叫什么名
是藝林佳話還是學林笑話
比傳說中的景祐本更早的《漢書》
高眼看《高紀》
“帝紀”怎么就成了**?
著述何以名“注補”
書影重重怎么就見不到書名
御撰正史
莫名法義的《晉書音義》
新撰故國史
眉山東坡肉與“眉山七史”
正史版本談 節選
寫出一些關涉正史版本的文稿,以至湊成這本小書,純粹出于偶然。 在所謂“項目”和“課題”籠罩學界的今天,這或許有些“異樣”的味道;更準確地說,寫出這些文稿的我,在學人群體之中,是頗顯“異類”的。不過我做學術研究,只是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是個樂子,因而對什么好奇就琢磨什么,覺得什么好玩兒就琢磨什么,琢磨出什么就寫下什么。從來如此,一向如此,實在平常得很。讀者喜歡看就看,不必多想。 近若干年來,本來十分落寞的版本學研究,忽地興盛起來,出現很多考古籍版本、論古籍版本的著述。在我看來,這種局面自然會大大推動文史研究的深入開展。這樣的想法,并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直接針對一些人對版本目錄學研究的奇怪認識,有感而發。 這種奇怪的認識,是把古籍版本目錄研究同歷史研究割裂開來。你做古籍版本目錄研究,他就給你貼個“歷史文獻學學者”之類的標簽,背后的潛臺詞,是把你從“歷史學者”群中踢將出去。這意味著在這些人看來,**,所謂“歷史學者”并不需要學習歷史文獻學知識,并不需要掌握歷史文獻學基礎;第二,所謂“歷史文獻學學者”很“濫污”(Low)、也就是很低端,很不上檔次。 這兩層意思,決定了這些人往往會把基于歷史文獻考辨分析得出的認識,貶斥為不懂歷史研究,不懂什么是歷史學,甚至根本不懂什么是歷史。譬如,他們看待我的老師黃永年先生與陳寅恪先生不同的意見是這樣,看待我同田余慶先生不同的意見也是這樣——盡管在歷史文獻的考辨分析中他們做不出有理有據的論述,無法以理服人,甚至可以說完全束手無策,但卻可以大模大樣地把你的認識摒除于歷史研究之外。 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當然由不得這幫人恣意評定。事實上,真正富有價值也真正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史研究,必然建立在扎實可靠的歷史文獻基礎之上;換句話來講,也可以說真正的歷史研究必須建立在可靠的歷史文獻基礎之上。不然的話,就不是一項合格的歷史研究,而要想做深做細歷史文獻的考辨分析,就要求研究者具備基本的版本目錄學知識。 顯而易見,包括版本學在內的歷史文獻學知識和歷史文獻學研究,本來就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版本,也就是研究歷史。只有那些只會按照某種自以為是的范式來考察史事的人,才會把歷史文獻知識同歷史學研究分割開來,對立起來。其實只要稍加觀察,就不難發現,這一派學者幾乎無不孤陋寡聞,同歷史文獻相當隔膜。這些人對歷史文獻的排斥,實際上出自他們的無知與無能。 當然這些人在今日學術圈里是很有影響力的。但人生在世,為了做學問,本來就要舍棄很多自己的喜好,若是再把學術研究做得那么干癟,那么枯燥,那么面目可憎,豈不枉來世間走了這一趟,何苦來的呢? 既然在我的治學理念當中是把包括版本目錄在內的歷史文獻學內容作為歷史研究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研治版本目錄等歷史文獻學內容就是在揭示歷史的真實面目,因而也就會隨目之所見,縱心之所馳,努力厘清版刻現象衍變的來龍去脈,揭示版刻特征背后的文化因緣。也就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既不會依循通行的程序,更不去追求特定的目標。如果說這本小書在版本學研究方面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特色的話,就是這一點。
正史版本談 作者簡介
辛德勇,男,1959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古地理與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兼事中國地理學史、中國地圖學史和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隋唐兩京叢考》《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建元與改元:西漢新莽年號研究》《舊史輿地文錄》《石室賸言》《舊史輿地文編》《制造漢武帝》《祭獺食蹠》《海昏侯劉賀》《中國印刷史研究》《〈史記〉新本校勘》《發現燕然山銘》《學人書影(初集)》《海昏侯新論》《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讀書隨筆集》《通鑒版本談》《正史版本談》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