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節日研究 第17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69660
- 條形碼:9787560769660 ; 978-7-5607-696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節日研究 第17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就傳統節日研究的理論方法、傳統節日在當下的發展與變遷、傳統節日在當下的傳承現狀、傳統節日對于文化傳承與社會建設的功用價值、日韓等國傳統節日現狀及其與中華傳統節日的關系等問題,在詳細田野調查與文獻查閱的基礎上,做細致而深入的論述,進而在此基礎上對當下節日的傳承現狀、傳承特點、變化規律、對當下社會建構的價值與意義等進入總結與探討。
節日研究 第17輯 目錄
理論探究
儀式與距離:中國傳統春節的社會組織意義與藝術性耿波
鄉村廟會治理:悖論與困境華智亞
要素傳承與功能重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當代變遷鄧清源黃永林
節日變遷
嘉興網船會的形成與演變龍圣
歷史記憶與節俗變異
—-基于福建莆田“五日歲”年俗的個案探討鄭芩
亂世佳節:《退想齋日記》中的節日生活與時間體驗
兼論日記作為民俗資料的價值程浩芯
韓國端午節食的由來與變遷王天泉
日本的端午節與粽子何彬
節日觀察
鄉村振興背景下“二月二”龍神信仰何去何從?
——以山西代縣陽明堡鎮九龍村為例馬知遙劉垚瑤
節慶儀式與民族文化展演的現代轉向
——基于貴州畬族“四月八”的考察王星虎
維系和建構認同的機制
過渡禮儀視域下的傣族“換寨心”儀式巖溫宰香
“立春”節俗傳承現狀調查報告
——基于網絡問卷的調查與分析王生晨
田野報告
離鄉之藝:村落語境中鄉民藝術表演的組織流變
——魯中地區“周村芯子”的田野考察張春
集鎮社會的地域等級觀與節日交流實踐
——以甘肅武威土門鎮“鬧社火”為例王生林
“民變其俗”:鄉村清明節集體墓祭傳統的當代變革
——基于黔中魚隴寨的田野考察蒙錦賢
平湖秋社習俗調查報告張玉觀
儀式與距離:中國傳統春節的社會組織意義與藝術性耿波
鄉村廟會治理:悖論與困境華智亞
要素傳承與功能重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當代變遷鄧清源黃永林
節日變遷
嘉興網船會的形成與演變龍圣
歷史記憶與節俗變異
—-基于福建莆田“五日歲”年俗的個案探討鄭芩
亂世佳節:《退想齋日記》中的節日生活與時間體驗
兼論日記作為民俗資料的價值程浩芯
韓國端午節食的由來與變遷王天泉
日本的端午節與粽子何彬
節日觀察
鄉村振興背景下“二月二”龍神信仰何去何從?
——以山西代縣陽明堡鎮九龍村為例馬知遙劉垚瑤
節慶儀式與民族文化展演的現代轉向
——基于貴州畬族“四月八”的考察王星虎
維系和建構認同的機制
過渡禮儀視域下的傣族“換寨心”儀式巖溫宰香
“立春”節俗傳承現狀調查報告
——基于網絡問卷的調查與分析王生晨
田野報告
離鄉之藝:村落語境中鄉民藝術表演的組織流變
——魯中地區“周村芯子”的田野考察張春
集鎮社會的地域等級觀與節日交流實踐
——以甘肅武威土門鎮“鬧社火”為例王生林
“民變其俗”:鄉村清明節集體墓祭傳統的當代變革
——基于黔中魚隴寨的田野考察蒙錦賢
平湖秋社習俗調查報告張玉觀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