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 1年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20739
- 條形碼:9787572220739 ; 978-7-5722-207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 1年級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6-7歲★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作序推薦! ★助力孩子養成賞析能力,有效促進閱讀向作文的遷移。 ★根據溫儒敏教授1+X語文學習方法編寫,即學一篇課文,附加閱讀若干篇課外文章。 ★一線小學語文老師都在用的群文、類文閱讀方法的學習范本,不僅圍繞主題或文體組織閱讀材料,更突出了“連讀”的概念,幫助學生對課文、古詩文和現代文進行深入的串聯和比較。 ★溫儒敏教授認為,這套書獨特的組織結構和編寫方式,有這樣幾個好處: 一、直接價值是拓展閱讀面、增大閱讀量。連續閱讀,妙趣橫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有助于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在古與今的連接、交織和比對中,消除了傳統文化的時代隔膜。 三、有助于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書中的古詩文的內容適合獨自忘我地誦讀、唱讀;而現代文,可以略讀、瀏覽;三篇內容相結合,又可以進行比較閱讀。 四、教材采用雙線組織章節結構,有“內容主題”和“語文素養”兩條線索。這套書不僅和課文的“內容主題”關聯,在選文和連讀方面,還考慮到了“語文素養”這條線索。 五、幫助學生提升寫作和表達能力。這套書在篇目選擇、連讀分析和讀后練等方面,兼顧了寫作學習的指向性。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 1年級 內容簡介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系列由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作序推薦,根據溫儒敏1+X語文學習方法編寫。小學每個學年一冊,與全國統一使用的新語文教材匹配,同步學習重點課文。 這套書針對小學不同年級的語文學習要求和課程特點,精選26-32個學習要點作為連讀主題,為每個主題匹配一篇代表性課文,和一組課外的經典古詩文與現代文,形成1+2的連讀任務章節,輔以相關知識點和寫作小練習,從而全面、高效地達成群文閱讀的學習目標。 本叢書由《語文課超有趣》系列主編溫沁園擔任主編,組織語文教育專家整體把關,聘請北大、北師大語文專業學者和重點校一線語文教師參加撰寫工作。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 1年級 目錄
閱讀主題01:秋日雁南飛001
《秋風引》《秋天的圖畫》《秋天》
閱讀主題02:月亮像什么005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月亮船》《小小的船》
閱讀主題03:邊唱邊勞動009
《采菱舟》《種麥合唱》《江南》
閱讀主題04:大自然的歌013
《春曉》《四季歌》《四季》
閱讀主題05:不認識影子018
《人影》《狗和影子》《影子》
閱讀主題06:尾巴用處大022
《博物志·翟雉》《狐貍拔尾巴》《比尾巴》
閱讀主題07:青蛙愛雨天027
《約客》《下雨啦》《青蛙寫詩》
閱讀主題08:好雨知時節032
《春夜喜雨》《小水滴歷險記》《雨點兒》
閱讀主題09:失眠的夜晚037
《春夜》《河馬寬寬過生日》《明天要遠足》
閱讀主題10:可愛小大人042
《幼女詞》《期待》《大還是小》
閱讀主題11:自然的禮物046
《驚雪》《大自然的郵票》《項鏈》
閱讀主題12:雪天的想象050
《詠雪》《雪地給我拍照啦》《雪地里的小畫家》
閱讀主題13:世上無難事054
《鴉食貝》《文彥博洞中取球》《烏鴉喝水》
閱讀主題14:蝸牛的速度058
《中州之蝸》《蝸牛吃瓜》《小蝸牛》
閱讀主題15:飲水要思源063
《水》《推己及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閱讀主題16:天南與地北067
《奔亡道中(其一)》《合奏祖國好媽媽》《我多想去看看》
閱讀主題17:美好的愿望071
《贈范曄詩》《我給奶奶送陽光》《四個太陽》
閱讀主題18:朋友要互助076
《同學相助》《狐貍與樹懶》《小公雞和小鴨子》
閱讀主題19:鳥兒愛高樹081
《歸鳥(其三)》《鳥兒與樹》《樹和喜鵲》
閱讀主題20:童年當樂觀086
《小兒戲具謠》《憂憂兔的故事》《怎么都快樂》
閱讀主題21:望月思故鄉091
《古朗月行》《月之故鄉》《靜夜思》
閱讀主題22:黑夜有美景096
《舟夜書所見》《怕黑的小貓頭鷹》《夜色》
閱讀主題23:想到天上去101
《焦山望寥山》《芳兒的夢》《彩虹》
閱讀主題24:生動小風景106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小白船》《池上》《小池》
閱讀主題25:荷葉的秘密 111
《夏雨后題青荷蘭若》《荷葉不怕水的秘密》《荷葉圓圓》
閱讀主題26:動物知天氣 116
《欲雨》《會預報下雨的農民伯伯》《要下雨了》
閱讀主題27:從小學整理 120
《弟子規》《鉛筆流浪記》《文具的家》
閱讀主題28:趕早不趕晚 125
《不誤時》《張良得書》《一分鐘》
閱讀主題29:表達要周詳 130
《與友人約踏青書》《小貓抓鼠》《動物王國開大會》
閱讀主題30:目標變呀變 135
《貪得之獅》《鄭人學藝》《小猴子下山》
閱讀主題31:眼見才是真 139
《弟子規》《草木皆兵》《咕咚》
閱讀主題32:故事藏科學 143
《蟋蟀》《動物的耳朵·兩種寫法》《小壁虎借尾巴》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 1年級 節選
序言 溫儒敏 新的統編語文教材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新教材強調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和語文教學體制,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努力做到課標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要求。 教材只是“例子”,為學生提供少量的課文,但只讀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建議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采取“1+X”的模式,即學一篇課文,再泛讀若干相關的文章。基于這種方法,市面上出現了一些與語文教材相關聯、相呼應的讀本,《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就是其中很有特色、頗具創意的一套書。 這套書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基石,為每篇課文選配一篇對應的古詩文、一篇對應的現代文,由此形成一個個“1+2”的“連讀”任務,每個任務為一節。我也看到過一些“群文”“類文”讀本,這些讀本往往是圍繞內容主題或文體類型,把一些閱讀材料組織在一起。而這套書更突出了“連讀”的概念,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后,幫助他們對課文、古詩文和現代文進行比較深入的串聯和比較。除此以外, 這套書還會在閱讀內容中提取一些有意思的知識點作為“點讀”,并且在每節的*后設計“讀后練”,以“連讀”中的關鍵內容為參考,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微小寫作訓練。 我認為這套書獨特的組織結構和編寫方式,有這樣幾個好處: **,*直接的價值,當然是拓展閱讀面、增大閱讀量。學生在語文教材中接觸到一篇課文,在讀本中發現與它相關的主題,這種關聯很可能是跨越時代、跨越國界的。以語文教材為例子、引子,以這套書提供的古詩文和現代文為拓展,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就能發現相同、體會不同,這種連讀的過程是很有意思的,且更容易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例如,這套書三年級第7節,主題是“發現美好的事物”。對應的課文是《搭船的鳥》,作者是中國現代作家郭風;連讀的古詩文是唐代詩人錢起的《銜魚翠鳥》;連讀的現代文是選自法國作家儒勒·列那爾《自然紀事》中的《翠鳥》。這三篇詩文都描寫了翠鳥絢麗的色彩和迅捷的動作,卻是古今中外三位不同的作家和詩人所寫,觀察視角、表達方式有同有異,連續閱讀,妙趣橫生。 第二,這套書有助于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分量,這已經是國家和社會的共識。但這不是說語文學習要“復古”,而是要讓語文學習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繼承的同時,要轉化、創新,服務于當代,著眼于未來。這套書中古詩文的選擇和閱讀方式,就體現了這種轉化和創新,在“古”與“今”的連接、交織和比對中,消除了傳統文化的時代隔膜。例如,五年級第11節,從課文梁曉聲的《慈母情深》延展,節選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以親情的相通,幫助學生降低理解文言文的難度,達到一種跨越古今的“共情”。 第三,這套書有助于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傳統的語文教學突出精讀、朗讀,這實際上是“教讀”,除此以外,學生還應該進行更多的“自讀”,學會使用多種方法,如默讀、瀏覽、跳讀、比較閱讀,等等。這套書中的古詩文的內容適合獨自忘我地誦讀、唱讀;而現代文,可以略讀、瀏覽;三篇內容相結合。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 1年級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溫沁園,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曾任《中國文化報》記者、編輯,現為酷讀文化總策劃,青少年圖書資深編輯、撰稿人。曾主編《語文課超有趣》《語文課超有料》《學小霸漫游語文世界》等叢書。 作者簡介: 張敬峰,語文在線教育公司創始人,中小學語文教育類圖書資深主編、撰稿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