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國金融產業系統的認知、評價與仿真預測-基于復雜金融理論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23707
- 條形碼:9787521823707 ; 978-7-5218-237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金融產業系統的認知、評價與仿真預測-基于復雜金融理論的視角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結合了復雜性金融理論,通過其相關方法對金融產業系統進行評價和發展趨勢預測,豐富和拓展金融產業系統的評價理論和預測方法,這對發展金融產業理論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復雜金融理論包括若干復雜性科學的方法,根據研究需要和金融產業的特征,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準確可靠地對金融產業進行評價和預測,這對豐富金融產業理論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我國金融產業系統的認知、評價與仿真預測-基于復雜金融理論的視角 內容簡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金融產業是金融的關鍵構成要素, 對金融市場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引導和支撐作用。本書基于金融產業的非線性、開放性、自組織性等特征,結合我國的金融發展實際,采用復雜性科學的方法,從“認知-評價-預測”三個方面對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首先對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結合耗散、分形、混沌等理論,認知金融產業的復雜性特征;其次,基于協同理論的方法對金融產業的運營狀況進行評價,認清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現狀;很后采用神經網絡模型對金融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進行仿真預測,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我國金融產業優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我國金融產業系統的認知、評價與仿真預測-基于復雜金融理論的視角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節 金融產業的界定
第二節 金融產業評價的相關研究現狀
第三節 金融產業演化發展的研究現狀
第四節 復雜金融理論的研究現狀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國際經驗
**節 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現狀
第三節 世界典型國家的金融體系研究
第四節 我國金融發展的展望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金融產業復雜性特征的研究
**節 金融產業系統復雜性特征的理論探索
第二節 金融產業復雜性特征的實證研究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我國金融產業系統運營狀態的協同評價研究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協同論的基本思想及在金融產業系統中的運用
第四節 金融產業系統協同評價模型的構建
第五節 實證分析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新常態條件下我國金融產業系統發展趨勢預測研究
**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金融產業發展趨勢預測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ADGA-BP神經網絡模型的構建
第四節 指標選取與說明
第五節 金融產業系統預測模型的建立與結果分析
第六節 本章結論與建議
第七章 建議與展望
**節 政策建議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我國金融產業系統的認知、評價與仿真預測-基于復雜金融理論的視角 作者簡介
1987年2月出生,湖北荊門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講金融學、金融工程、證券投資學等課程,從事社會經濟系統仿真預測的研究。在《管理評論》、《管理學報》、《中國經濟問題》等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近10項。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