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我祖上的怪親戚:滅絕與進化的動物圖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708604
- 條形碼:9787556708604 ; 978-7-5567-086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祖上的怪親戚:滅絕與進化的動物圖鑒 本書特色
★生動逼真的動物手繪復原圖,認識古生物不再靠想象:陸地行走的鯨,四只翅膀的恐龍,嘴里有鋸的鯊魚,高挑苗條的企鵝……這些聽起來有點兒奇怪的古動物長什么樣?本書作者川崎悟司20年來致力于古生物復原繪畫,帶給你更逼真的視覺體驗!
★古今動物排排坐,從“動物家譜”看滅絕與進化的動人傳奇:古生物和現(xiàn)生動物同時登場,比較之下更顯生命進化的神奇之處;動物們?yōu)楹芜z憾滅絕,又怎樣存活至今?一起看看它們驚人的生存策略!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推薦,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專家木村由莉指導:權威專家監(jiān)修推薦,專業(yè)的古生物復原、分類與講解,帶給你更科學的知識體驗!
★了解這些動物進化的歷史,再去博物館,就能發(fā)現(xiàn)更多:化石承載著滅絕與進化的動人故事,書中增加對應的博物館化石實拍版塊,讓你能夠想象這些化石活著的時候什么樣,從此參觀博物館知識、樂趣雙重加倍!
我祖上的怪親戚:滅絕與進化的動物圖鑒 內(nèi)容簡介
陸地行走的鯨,沒有殼的龜,四只翅膀的恐龍,嘴里有鋸的鯊魚,高挑苗條的企鵝……這些古生物確實曾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你可能很難通過化石想象它們奇怪的相貌,但在這本書中,它們以逼真生動的復原形象登場,與現(xiàn)生動物一起演繹了滅絕與進化的生命傳奇。長頸鹿、鯨、貓和大象等哺乳動物有怎樣的“家族興衰史”?恐龍與鳥類之間存在什么“血脈傳承”?魚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又如何在水陸之間做出“重要抉擇”?當你了解過這些歷史再去參觀博物館,一定會加倍獲得知識和樂趣,歡迎你由此進入光怪陸離的古生物世界!
我祖上的怪親戚:滅絕與進化的動物圖鑒 目錄
如何通過化石得知動物生存的年代
動物的進化與系統(tǒng)
1 長頸鹿和鯨是親戚——鯨偶蹄類動物的故事
長頸鹿家族的歷史
駱駝家族的歷史
鯨家族的歷史
2 犀牛和貓是鄰居——勞亞獸類動物的故事
犀牛家族的歷史
專欄1:滅絕的奇蹄類動物
貓科動物的歷史
專欄2:食肉動物不可貌相
比一比,看一看:大型嚙齒動物的今昔
3 象與樹懶的進化岔路口——非洲獸類動物與異關節(jié)類動物的故事
象家族的歷史
比一比,看一看:儒艮的今昔
比一比,看一看:犰狳的今昔
專欄3:索齒獸的進化之路
專欄4:無法進化成鯨的有袋類動物
4 恐龍并未消失——鳥類、恐龍與爬行動物的故事
鳥類和恐龍的歷史
專欄5:恐龍時代的“嚙齒動物”
比一比,看一看:企鵝的今昔
比一比,看一看:鴿的今昔
龜家族的歷史
鱷魚家族的歷史
比一比,看一看:巨蜥的今昔
蛇家族的歷史
5 是水生還是陸生——兩棲動物和魚類的故事
兩棲動物的歷史
比一比,看一看:蛙的今昔
肉鰭魚類的歷史
比一比,看一看:腔棘魚的今昔
鯊魚家族的歷史
名詞表
我祖上的怪親戚:滅絕與進化的動物圖鑒 節(jié)選
近年來,科學界始終在研究使用新方法對動物的分類進行再討論,基因分析便是新方法之一。借助這種技術,人們發(fā)現(xiàn)鯨和河馬竟然擁有十分密切的親緣關系。河馬屬于偶蹄類動物。除河馬外,偶蹄類中還有長頸鹿、駱駝、牛和豬等。這些動物有一個共同點,即蹄甲的數(shù)目為偶數(shù),如二或四,所以我們把擁有偶數(shù)蹄甲數(shù)的動物稱為“偶蹄類”。但是如前所述,人們發(fā)現(xiàn)河馬和鯨的親緣關系竟然比河馬和長頸鹿的親緣關系還近,于是便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將鯨劃入偶蹄類,并將該類目的名稱改為“鯨偶蹄類”。
你可能難以想象,在陸地上生活的長頸鹿、駱駝、牛等偶蹄類動物,竟然和在海中生活的鯨是同類, 但5000萬年前,鯨的祖先其實和其他偶蹄類動物的祖先一樣,有四條腿,在陸地上行走。在從陸地向海洋遷移的過程中,鯨的祖先行走用的足逐漸進化成了游泳用的鰭。*終,整個體形都變成了現(xiàn)代鯨魚和海豚那樣,適于游泳的模樣。
鯨偶蹄類是哺乳動物中非常繁榮的一大群體,在世界各地均有棲息。非洲草原上有長頸鹿,沙漠地帶有駱駝,水邊有河馬,它們也為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而進化出了不同的體形。其中,由于鯨和海豚已經(jīng)完全變?yōu)楹Q髣游铮姝h(huán)境與其他鯨偶蹄類動物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它們雖說是同類,但進化后的體形已完全不同了。 說起今天的長頸鹿家族,全世界就只剩下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長頸鹿和生活在非洲森林里的霍加狓兩種了。霍加狓被發(fā)現(xiàn)于1900—1901年,它們沒有長脖子,長相也和長頸鹿相去甚遠。剛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有些人把霍加狓當成了斑馬的同類,還有些人認為它是羚羊的新物種。直到1902年,人們仔細研究過霍加狓的顱骨之后,才確認它是長頸鹿的同類,和普通的長頸鹿也有許多共同特征,如長舌頭
呈深藍色,可以舔到耳朵,以及頭上長有軟骨構成的角,角的外面覆蓋著皮膚,等等。
從目前人們發(fā)現(xiàn)的化石來看,*古老的長頸鹿是生活在1800萬年前的森林里的古長頸鹿,生存的年代屬于新近紀的中新世。古長頸鹿是食草動物,長得和今天的霍加狓有點兒像。那個時代的氣候寒冷干燥,森林面積減少,草原面積增加,古長頸鹿就這么出現(xiàn)在了當時僅剩的森林里,以十分原始的短脖子形態(tài)存活到了今天。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原始的同類物種出現(xiàn)在草原上,這些動物與現(xiàn)生長頸鹿共同組成了一個類群。長頸鹿家族為了奔跑,四肢變得極為修長,為了適應變高的身體,它們的脖子也逐漸變長了。然而,長頸鹿之所以能長得比所有食草動物高大,主要還是因為它們的腦后部長出了一層網(wǎng)狀的毛細血管。實際上,不僅現(xiàn)生長頸鹿,霍加狓和長頸鹿的許多祖先更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進化出了這種結構。從古至今,在長頸鹿家族中,西瓦獸、梵天麟等脖子較短的物種并不鮮見,但它們都在與牛、羚羊等食草動物的生存競爭中失敗了,導致個體數(shù)量逐漸減少。而長頸鹿因為脖子長,能夠獨享其他競爭對手夠不到的高層植物,所以活到了今天。 原利比鹿
分類:鯨偶蹄目 梯角鹿科
棲息地:非洲北部、巴基斯坦
原利比鹿生活在距今1600萬年前,食草。和現(xiàn)生長頸鹿(詳見第32頁)相比,原利比鹿脖子更短,體形更小。雖然是長頸鹿家族的一員,但它在分類學上不屬于長頸鹿科,而屬于已經(jīng)滅絕的梯角鹿科。梯角鹿科的動物從外表上看其實和普通的鹿更像,*大的特征是頭上長有漂亮的鹿角。今天的鹿,其鹿角并不是它們的骨骼,而是一種角質(zhì),每年都會脫落和更新,但梯角鹿科動物的鹿角是骨質(zhì)的,不會脫落和更新。在梯角鹿科中,原利比鹿的鹿角尤為獨特,能夠長成半徑35厘米的對稱扇形,簡直像在腦袋上用絲帶系了個蝴蝶結。后來,人們還陸續(xù)挖掘出了角形不同的原利比鹿化石,有些個體長有扇形的角,還有些個體長有4 只細長、呈放射狀伸出的角。這種差異是由性別不同導致的,長有扇形角的原利比鹿為雄鹿。這種性別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大概和如今的牛、鹿等有角的食草動物一樣,是雄性把頭上的角當成了炫耀的資本,或是當成了打斗的利器,以此來威脅其他雄性和與之爭斗。 薩摩麟
分類:鯨偶蹄目 長頸鹿科
棲息地:亞洲、歐洲、非洲
在長頸鹿科中,存活至今的動物有長頸鹿(詳見第32頁)和霍加狓(詳見第30頁),而薩摩麟則正好處于這兩者的中間狀態(tài),可以說就是長頸鹿脖子變長前的樣子。雖然從分類學上講,薩摩麟和生活在熱帶森林中的霍加狓是近親,但薩摩麟?yún)s棲息在熱帶的稀樹草原,以高大樹木上的樹葉為食。薩摩麟的鹿角和長頸鹿的角也不同,*大的特征是有兩兩相對的4只角。2015年,科學家針對長頸鹿科動物的頸長開展了一項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廣泛比較了長頸鹿科各滅絕物種和現(xiàn)生物種的頸椎骨長度。除了少數(shù)例外,哺乳動物都有7塊頸椎骨,長頸鹿科動物也一樣。因此,比較不同動物的頸椎骨長度,就可以知道它們的脖子有多長了。長頸鹿的脖子長,是因為它的每根頸椎骨都很長。因此,科學家通過研究薩摩麟的頸椎骨發(fā)現(xiàn),它們靠近頭部的頸椎骨伸長,頸部已經(jīng)有了變長的趨勢,而現(xiàn)生長頸鹿的7塊頸椎骨都已經(jīng)變長了。由此可見,長頸鹿科的動物,其頸部是從上半部分開始伸長,然后下半部分再伸長,經(jīng)歷過這兩個階段才整體變長的。
我祖上的怪親戚:滅絕與進化的動物圖鑒 作者簡介
川崎悟司,1973年出生于大阪,是以恐龍等古生物為創(chuàng)作主題的插畫家。2001年開設“古世界居民”網(wǎng)站,上傳自己為興趣而畫的生物圖,此后為各類圖鑒、學術著作等書籍制作古代生物復原圖。著有《超獵奇!人體動物圖鑒》系列、《絕種的奇妙動物》、《絕種的奇妙動物2》、《馬用一根腳趾站立!骨骼比較動物圖鑒》等。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