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及相互轉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97716
- 條形碼:9787562097716 ; 978-7-5620-977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及相互轉化 本書特色
本書對現有疑難案件話語體系的突破主要體現在將還原論、自然主義、行為導向、事實可能性、行為正當性等理論融入當前的疑難案件解釋話語中,將分析實證、道德主義、法條主義、后果導向、社科法學、法教義學等理論話語與法律解釋方法、司法裁量權、法律發現、法律創造等實踐話語體系銜接起來。
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及相互轉化 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系統地闡述了案件裁判的三要素應根據哪些理論和方法進行解釋和論證。通過對若干典型疑難案件裁判的分析,將本書的方法運用于具體案件解決上,實現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疑難案件的司法裁判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高度關注的問題,當前以疑難案件的司法裁判為題的論著不少見,但以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和相互轉化為題目的論著尚不多見。尤其是從學科理論到方法上進行疑難案件論證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彌補這方面研究的不足。
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及相互轉化 目錄
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及相互轉化 作者簡介
潘德勇,遼寧莊河人,湖北經濟學院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靠前法、法律方法。出版專著《靠前法效力論》《實證法學方法論研究》兩部;在《法制與社會發展》《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參與各類課題10佘項。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