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老子學集刊.第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9587
- 條形碼:9787520389587 ; 978-7-5203-895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子學集刊.第五輯 內容簡介
《老子學集刊》第五輯,以“道家和道教之‘道’”為主題,對“道”在不同文本、不同語境中的意義衍變及其表現形式、內在關聯、歷史影響等問題進行探討,共收錄劉笑敢、陳靜、陳霞、丁四新、鄭開、高華平、李若暉、章偉文、王威威、鄧聯合等學者的26篇文章,其中既有對道家早期經典及其思想的深入研究,又有對道家和道教思想史相關問題的討論,是一部反映學界前沿研究動態的高水平論文集。
老子學集刊.第五輯 目錄
道家之道通論
早期道家“一”的思想的展開及其維度
道與對待關系的形成——道家之道簡論
道家之道——基于類比的概念研究
“治道”與“玄德”
老子之道及其詮釋
郭店楚簡中的“道”與“衍”
老子道論——讓哲學說漢語的一次嘗試
非對象化之道——再讀《老子》第1章
《老子》首章“道可道”“名可名”一句辨析
道的挺顯與史官話語的哲學轉換——《老子》文本兩種常見句法的思想釋義
《老子》與《易》道關系論衡
從“生成”到“齊通”——莊子對老子之道物關系的理論轉換及其哲學關切
道、一、二、三與萬物——試解《齊物論》“既己為一”段
“以理釋道”與“以氣釋道”——從老子到韓非子
經典詮釋的顯題化——《老子》三家注對道的詮釋進路
論清世祖福臨對《老子》的解釋
黃老之道
《黃帝四經》所見“節”“度”之道
本體之道的論說——論帛書《道原》的哲學思想
“帝道”理念的興起及其思想特征
《呂氏春秋》中的心、身與道
道教之道
從道家到道教——論《老子想爾注》的闡釋方法
《周易參同契》論宇宙天道與丹道
比較哲學視域中的道
老子之道:超越并兼容宗教與科學
“子不語”與“道可道”——中國古代思想的言說之道與理性的邊界
永恒與流變:道之時——《道德經》中的時間哲學
“道”在漢西《道德經》譯注的翻譯及其含義變異(1889-2006年)
書評
呈現老子哲學的生活之道——王中江先生所解《老子》讀后
編后記
早期道家“一”的思想的展開及其維度
道與對待關系的形成——道家之道簡論
道家之道——基于類比的概念研究
“治道”與“玄德”
老子之道及其詮釋
郭店楚簡中的“道”與“衍”
老子道論——讓哲學說漢語的一次嘗試
非對象化之道——再讀《老子》第1章
《老子》首章“道可道”“名可名”一句辨析
道的挺顯與史官話語的哲學轉換——《老子》文本兩種常見句法的思想釋義
《老子》與《易》道關系論衡
從“生成”到“齊通”——莊子對老子之道物關系的理論轉換及其哲學關切
道、一、二、三與萬物——試解《齊物論》“既己為一”段
“以理釋道”與“以氣釋道”——從老子到韓非子
經典詮釋的顯題化——《老子》三家注對道的詮釋進路
論清世祖福臨對《老子》的解釋
黃老之道
《黃帝四經》所見“節”“度”之道
本體之道的論說——論帛書《道原》的哲學思想
“帝道”理念的興起及其思想特征
《呂氏春秋》中的心、身與道
道教之道
從道家到道教——論《老子想爾注》的闡釋方法
《周易參同契》論宇宙天道與丹道
比較哲學視域中的道
老子之道:超越并兼容宗教與科學
“子不語”與“道可道”——中國古代思想的言說之道與理性的邊界
永恒與流變:道之時——《道德經》中的時間哲學
“道”在漢西《道德經》譯注的翻譯及其含義變異(1889-2006年)
書評
呈現老子哲學的生活之道——王中江先生所解《老子》讀后
編后記
展開全部
老子學集刊.第五輯 作者簡介
王中江,男,1957年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先后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河南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孔子學會常務副會長。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