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黃河文獻系年要目(1911-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9228
- 條形碼:9787520389228 ; 978-7-5203-892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文獻系年要目(1911-1949) 內容簡介
為全面展示近代以來的“黃河歷史”,講述近代以來的“黃河故事”,弘揚近代以來的“黃河精神”,茲謹擇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有關黃河的文獻資料,編為《黃河文獻系年要目(1911-1949)》。本目所錄黃河文獻概有三類:一是政府文書,如奏折、政令、公報、公告、新聞、議案、法規、訓令、紀要、報告、預算、檔案等,這些文書及時記載了1911年至1949年間與黃河有關的災害治理、水利工程、戰時應對、生態保護等實時情況,具有極強的政治性、社會性、時代性特點,是研究近代以來黃河治理史的重要文獻;二是學術文章,主要為發表在《東方雜志》《黃河水利月刊》《禹貢》《黃河》《國民雜志》《古黃河》《申報》《文史雜志》《行政院水利委員會月刊》《中山學報》《水利通訊》《史學季刊》等的報刊論文,如翦伯贊《南宋初年黃河南北的義軍考》(《中蘇文化雜志》1941年第5期)、蒙文通《國史上黃河初次改道與種族之禍》(《史學季刊》1941年第2期)、嚴愷《黃河下游各站洪水量推算方法之研究》(《行政院水利委員會月刊》1944年第8期)、顧頡剛《黃河流域與中國古代文明》(《文史雜志》1945年第3、4期)、鄭華《防止黃河水患新法芻議》(《交大土木》1945年第3期)、廬鋈等《黃河流域的天氣和氣候》(《地理教學》1947年第1期)等,皆有極強的學術性、專業性、技術性特點,是研究近代以來黃河學術史的重要依據;三是文藝作品,主要以詩歌、民謠、歌曲、小說、劇本、散文、圖畫、照片等藝術手法,生動表達了時人深沉的黃河情結和強烈的愛國情懷,如抗戰時期,高詠、納維《過黃河》(《戰時民眾》1941年第11期),潭風、高崗《搶黃河》(《北戰場》1942年第5、6期),馬可《別讓鬼子過黃河》(《新音樂月刊》1942年第6期),周軍、鶴童《黃河小調》(《新音樂月刊》1942年第6期),李恩敏、馬可《黃河水手謠》(《音樂藝術》1945年第5期)等黃河歌曲,皆有極強的藝術性、民族性、革命性特點,是研究近代以來黃河藝術史的重要資料。凡此,本目大體呈現了1911年至1949年,人們治理黃河、研究黃河、記錄黃河的發展軌跡、基本特點和總體成就,具有寶貴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黃河文獻系年要目(1911-1949) 目錄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黃河文獻系年要目(1911-1949) 作者簡介
展龍,男,漢族,1976年11月生,甘肅靖遠人,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