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天下大同: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0403
- 條形碼:9787520720403 ; 978-7-5207-2040-3
- 裝幀:75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下大同: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重點廣大黨員干部,國企員工。1由《環球人物》雜志社主編;貼合新時代主題和主旋律特點,強調榜樣的力量和奮斗精神。 2.陳開枝、溫鐵軍、王家福、藍天野、余留芬、滿廣志、張桂梅……所選人物代表性強,故事生動有趣,內容豐富翔實。 3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守愛國情懷、堅定奮斗意志,各行各業的人士更加努力奮斗的重要讀物。
天下大同: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內容簡介
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本書精選了30位模范共產黨員,用他們的優選事跡和感人故事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守愛國情懷、堅定奮斗意志,激發各行各業的人士更加努力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天下大同: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目錄
**章 守初心,傳承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底色
鄧小平的“首席接待官”陳開枝:愿意用一生講述“春天的故事”
“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踏遍鄉村心未老
李大釗之孫李宏塔:把“七一勛章”獻給爺爺
著名法學家王家福:家國情懷 福澤后學
老戲骨藍天野:70 多年的藝術積淀為觀眾奉獻了無數經典形象
網紅縣長劉建軍:用直播改變多倫
黨史專家石仲泉:訓練不到一個月就上閱兵場
彭湃之子彭士祿:90 載“深潛”人生
第二章 殷殷報國志,賡續革命英雄的紅色血脈
“人民海軍之父”蕭勁光:兩手空空打造人民海軍
少將羅援:“邊防官兵是真正的鷹派”
中央特科百歲功臣姚子健:用生命瀟瀟灑灑地譜寫無言高歌
排雷英雄杜富國:2400 次生死抉擇,從不畏懼
“朱日和之狼”滿廣志:要求嚴格,讓全旅士官“心里發毛”
“將門之后”張又俠:在太空排兵布陣
高人氣軍事評論員張召忠:被爭議被需要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思考北洋水師教訓,追尋富國強軍夢想
戰斗英雄張富清:95 歲再打一場“戰役”
空軍英雄劉玉堤、劉飛保、陳瀏:一家三代譜寫長空故事
渡江英雄禚流泉:背著五六十斤的傘包,走過天安門廣場
第三章 凝聚巾幗力量,堅定立黨為公的奉獻精神
抗聯女兵李敏:在庭院為抗聯戰友立碑林
釀“人民小酒”的女書記余留芬:讓大家有房有車奔小康
觀禮臺上的畬族女鄉長鐘秀梅:帶領家鄉發展經濟
“紅色特工”沈安娜:做了14 年“雙面人”,隱藏所有憤怒悲傷
彭湃孫女彭伊娜:和澳門一起回歸的是人心
“遼寧號”航母的女舵手徐玲:“旱鴨子”成為女水兵,掌舵航母過七載
老鄉長卓嘎:“三人鄉”里守藏南
“云嶺楷模”張桂梅:送1645 名農村女娃走出大山
三八紅旗手賀嬌龍:“支青二代”野蠻生長,策馬雪原只為家鄉拉風
天下大同: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節選
鄧小平的“首席接待官”陳開枝: 愿意用一生講述“春天的故事” 陳開枝,1940 年5 月出生于廣東云浮,1964 年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共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曾擔任廣東省委副秘書長、廣州市常務副市長、廣州市政協主席等職,現任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他是鄧小平南方談話時的“首席接待官”,近20 余年投身扶貧事業。 陳開枝有雙農民的手——膚色黝黑,指節粗大,紋路密且深。他用這雙手翻開厚厚的相冊,點過一張張照片:他是站在十任廣東省委書記身邊的年輕人;也是鄧小平南方談話時的“首席接待官”;還當選過“全國扶貧狀元”“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這些照片構成了一個坐標:橫軸是長度,他的面容從青澀到滄桑,記錄的是79 年的人生;縱軸是寬度,他的人生與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有了交織,刻下的是他與新中國70 多年的同行路。 “他在我心頭埋下了一顆火種” 1992 年,11 天。 如果拿筆在陳開枝的人生曲線上圈出一段峰頂,一定是這兩個數字定義的范圍。它們指向的不僅是陳開枝,亦是中國的關鍵節點:1992 年1 月18 日至2 月21 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發表南方談話,其中在廣東停留11 天,由時任廣東省委副秘書長陳開枝全程陪同并負責安全接待工作。 陳開枝是在南海市沙頭鎮考察時收到的消息。電話那頭是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只說了一句話,“我們盼望已久的那位老人家要來了,請你趕快回來作出安排”,陳開枝就懂了。 “為什么懂了?”記者問。 “因為我們那幾年太壓抑了,早就希望老人家來了。”陳開枝感慨道。那幾年,是中國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實踐面臨困境、批評改革開放的聲浪迭起、人們再起擔憂疑慮的年月。走在改革開放潮頭的廣東,在那個時刻,自然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能在歷史時刻留下痕跡的人,大都有多走幾步的勇氣。陳開枝便是如此。在他接到通知的兩天后,北京派來的先遣組抵達廣州,提出“小平同志是來休息的”,把“不勞累”作為安排行程的重要原則。鄧小平出京前,又讓工作人員通知:不要專門匯報,不要陪餐,不題詞,不見記者,不攝影,不報道。陳開枝卻大膽地試探行程安排的邊界。“我認為小平同志不是來休息那么簡單,因此努力說服先遣組,在確保安全和考慮老人家健康的情況下,讓他多看看、多談談。一定要看看珠江三角洲,中山、順德等地變化很大。經過爭取,*終敲定了‘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廣州—上海’的行程。” “應對‘不報道’的要求也是這樣。我覺得這樣的時刻總該留下歷史資料,就對相關負責同志說,我不公開報道,但拍內部片總可以吧?經過爭取,廣東電視臺去了兩個人,南方日報社去了一位攝影部主任,新華社廣東分社去了一位副社長。將小平同志在車上談、走著談、座談時談的內容,盡*大的努力保留了下來。” 時隔近30 年,陳開枝依舊記得鄧小平看到繁榮的拱北海關時笑得那么欣慰;參觀清朝海關遺址時感慨“貧窮落后就要挨打”的凝重;談及改革開放時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堅決。 ”有沒有*難忘的?” “他抵達深圳的**天上午,按原計劃應該休息,結果進屋沒一會兒,就走出來說:‘到了深圳,坐不住啊!你快點叫車,讓我出去看看吧!’我只好立即調車,安排他去看市容和參觀皇崗口岸。他在邊境久久地凝視對面的香港土地,神情我無法形容,也難以忘記。”
天下大同: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作者簡介
《環球人物》雜志社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是國內發行量、影響力和權威性均名列前茅的綜合時政類期刊之一。 《環球人物》秉持“以人物記錄時代”的宗旨,依托國內外強大的采編團隊,報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領域高端人物,突出全球視野,兼顧時效性、權威性、可讀性。自創刊以來,報道了眾多在各個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物。一系列重大選題受到讀者和業界的廣泛好評。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