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社會學(第八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7427
- 條形碼:9787100197427 ; 978-7-100-19742-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社會學(第八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教育專業師生本書自1983年出版以來,不斷重印,不斷修訂。這次呈現給讀者的是2017年第八版的中文譯本。第八版除了常規修訂、增補外,(1)有一位新作者加入,增加了三章,討論近年來廣受關注的因階層、種族與族群、性別導致的教育機會不均等現象;(2)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特點,除了常規的思考題之外,還增加了全新的“教學指南”和“試題庫”,讀者可以通過網絡下載。
教育社會學(第八版) 內容簡介
教育社會學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各種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學科,把學校視為一種社會制度,關注教育與社會結構、與社會化過程、與社會變遷的關系,關注學校自身的結構與組織。本書的主旨是將教育社會學領域諸多重要主題整合在一起,力求呈現它們之間復雜的內在關系;聚焦這一領域各種不同的理論問題和方法,強調這些知識在理解學校教育中的應用。 具體來說,本書涵蓋了以下范圍廣且受人關注的議題:(1)教育中的功能沖突與過程;(2)階層差異與教育機會均等;(3)性別差異與教育機會均等;(4)種族、族群背景與教育機會均等;(5)學校的社會角色;(6)教育體系中各種角色的矛盾與合作;(7)學校的核心——學生;(8)“無形的”力量對教育經驗的影響;(9)教育系統和各類環境的共生關系;(10)高等教育系統;(11)比較教育學視野下的世界教育系統;(12)教育運動與教育改革。
教育社會學(第八版) 目錄
**章 教育社會學
——理解學校的獨特視角
社會學與教育
21世紀早期的美國學校
教育社會學的理論路徑
開放系統的路徑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本書的結構
小結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問題示例
思考題
第二章 教育中的功能沖突與過程
——系統如何運行?
教育的功能沖突
各種功能的非預期后果
教育系統中過程的重要性
社會化功能:我們學什么以及我們如何學習它
文化傳承功能和文化傳遞的過程
社會控制與個體發展功能
挑選與配置功能:分類篩選過程
變革和創新功能:展望未來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 教育機會平等?(一)
——對社會階層差異與不平等現象的觀察
社會階層社會化和教育不平等
社會階層與教育機會平等:差異的系統性根源
社會階層和教育機會均等:同齡人和文化的持續影響
社會階層與教育機會均等:向高等教育轉化
創造奇跡還是改變游戲規則?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教育機會均等?(二)
——對性別差異與不平等現象的觀察
家庭和學校中的性別社會化
中學里的性別差異
高等教育中的性別差異
教育中對抗性別不平等的努力
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教育機會均等?(三)
——對種族、民族差異與不平等現象的觀察
種族和民族的教育機會不平等
教育機會和教育結果平等的研究
不平等的學校教育:資源的影響
不平等的學校教育:家庭、文化和社會心理的影響
文化的沖突:黑人、白人以外的學校教育
針對種族/民族不平等的教育行動
教育中的種族和族裔不平等:過去、現在和未來
小結
思考題
第六章 作為組織的學校
學校中的社會系統
學校系統的目標
作為組織的學校
集中與分散決策:學校的控制之爭
學校組織的改革
特許學校
對學校改進的支持
小結
思考題
第七章 沖突或合作?
——教育體系中的正式角色
角色的意義
學校中的角色
小結
思考題
第八章 學生——學校的核心
學生的特征
學業失敗與輟學者
學生與非正式制度
學生及其所處環境
小結
思考題
第九章 非正式系統和“隱性課程”
——“無形的”力量如何影響教育經驗
開放的系統分析與非正式系統
教育“風氣”與學校效能
小結
思考題
第十章 教育系統和環境
—— 一種共生關系?
環境與教育系統
學校系統環境:制度間的相互依賴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一章 高等教育系統
高等教育的歷史與發展
高等教育的理論路徑
美國高等教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系統的功能
作為組織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中的各類角色
高等教育的環境壓力
高等教育的成果
高等教育的問題及改革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二章 世界教育系統—— 一種比較的觀點
世界各地的教育:比較視角
比較教育和系統方法
比較教育中的理論視角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的教育比較
比較教育的方法應用
全球相互依存:中觀層面的各種制度
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三章 教育運動與教育改革
教育運動的本質
早期的教育運動
另類的教育及相關運動
學校的結構與課程變革
小結
思考題
教育社會學(第八版) 作者簡介
珍妮??H. 巴蘭坦,萊特州立大學榮休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她曾在日本、巴西、西班牙、意大利、盧旺達(富布萊特學者)等國講學,也曾在海上學府(Semester at Sea)和俄亥俄州維滕堡大學講學。她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教育社會學、應用社會學、全球化研究、全球婦女問題研究等。 弗洛伊德??M. 哈馬克,紐約大學斯坦哈特文化、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教育社會學榮休教授,他曾于2004年主編《當代綜合高等教育》一書,最近還在Journal of School Choice 雜志上發表《為社會流動而學:高校的入學與畢業改革》。 詹妮??斯圖伯,北佛羅里達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除了曾出版專著《大學校門之內》(2011年),還在Sociology Forum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譯者簡介: 蘇尚鋒,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