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征服格拉納達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01152
- 條形碼:9787302501152 ; 978-7-302-5011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征服格拉納達 本書特色
《征服格拉納達》講述的是基督徒征服格拉納達的戰爭故事。這場戰爭以基督徒獲得勝利而告終,結束了摩爾人在西班牙領土上長達數百年的統治。歐文以特有的筆法,生動再現了當年的這場戰爭。作者緊扣曠日持久的戰爭過程中的許多關鍵細節展開,描寫了戰爭進程和戰爭雙方的人物性格。基督徒為收復領土戰斗得非常英勇,摩爾人為堅守祖先留下來的、已經擁有了數百年的美好之地也表現出極致地頑強和勇敢。
征服格拉納達 內容簡介
《征服格拉納達》講述的是基督徒征服格拉納達的戰爭故事。這場戰爭以基督徒獲得勝利而告終,結束了摩爾人在西班牙領土上長達數百年的統治。歐文以特有的筆法,生動再現了當年的這場戰爭。作者緊扣曠日持久的戰爭過程中的許多關鍵細節展開,描寫了戰爭進程和戰爭雙方的人物性格。基督徒為收復領土戰斗得很好英勇,摩爾人為堅守祖先留下來的、已經擁有了數百年的美好之地也表現出**地頑強和勇敢。
征服格拉納達 目錄
**章 格拉納達王國及其敬獻給卡斯蒂利亞國王的貢金
第二章 唐璜大使帶領隨從要求摩爾君王繼續敬獻貢金
第三章 阿爾罕布拉官的家族世仇——彼此抗衡的蘇丹女眷;有關布阿卜迪勒的預言;王位繼承人——費迪南德謀劃與格拉納達開戰,但被敵方搶先襲擊
第四章 哈桑出征襲擊扎哈拉要塞
第五章 卡迪斯侯爵出征阿哈瑪
第六章 格拉納達人得知阿哈瑪被占領后遭受打擊;摩爾國王率軍前往企圖奪回失地
第七章 麥地那·西多尼亞公爵和安達盧西亞的騎士火速解救阿哈瑪
第八章 阿哈瑪事件結局
第九章 格拉納達事件與布阿卜迪勒王反叛
第十章 出征圍攻洛克薩
第十一章 哈桑襲擊麥地那,西多尼亞及其結局
第十二章 西班牙騎士在馬拉加山中遭到襲擊
第十三章 馬拉加的巨大不幸造成的影響
第十四章 布阿卜迪勒王越過邊境
第十五章 卡夫拉伯爵沖出城堡追擊布阿卜迪勒國王
第十六章 盧塞納戰斗
第十七章 摩爾人為盧塞納戰斗悲哀
第十八章 哈桑從兒子的不幸中獲益
第十九章 囚禁中的布阿卜迪勒
第二十章 卡斯蒂利亞的君王如何對待布阿卜迪勒
第二十一章 重獲自由的布阿卜迪勒返回王國
第二十二章 摩爾司令官們的襲擊與洛佩拉河之戰
第二十三章 龍達司令官塞格里撤退
第二十四章 在宮中為卡夫拉伯爵與多塞勒斯司令舉行的歡迎會
第二十五章 卡迪斯侯爵部署襲擊扎哈拉及其結局
第二十六章 阿哈瑪要塞以及勝迪拉伯爵對它采取的明智之舉
第二十七章 基督騎士繼續襲擊摩爾人的領地
第二十八章 扎加爾襲擊阿爾梅里亞的布阿卜迪勒
第二十九章 費迪南德國王對摩爾人發動新戰役,圍攻科因和卡塔瑪
第三十章 圍攻龍達
第三十一章 格拉納達人歡迎扎加爾登上王位及他前往首府的經過
第三十二章 卡夫拉伯爵捕獲另一位國王的企圖及其經過
征服格拉納達 節選
《征服格拉納達》:雖然哈桑對于協定令人難忍地不予履行,缺乏信譽,但在“無能的亨利”統治的末期并未引起憤怒,并且在亨利的繼任者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統治的*初三年里,這項協定一方面默默地繼續著,另一方面卻沒有強制執行。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回憶的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難以再冒險與這位摩爾君王發生沖突,因自身領土內時有平民暴亂,加之葡萄牙國王又接著向他們開戰,使他們沒有了更多的精力。然而,當休戰協定到期時哈桑要求重新簽訂,從而使驕傲而虔誠的卡斯蒂利亞的君王們意識到,這位異教徒國王違背諾言是無法容忍的;作為君王他們有自己的尊嚴,作為信仰的斗士他們有自己的神圣職責,因此他們感到受著召喚,需要正式提出延期支付貢金的要求。所以,在公元1478年,唐璜大使——他是一位熱心而虔誠的騎士,對信仰滿懷激情,對君王極盡忠誠——為此以大使身份被派往摩爾人的領地。他全副武裝,英武地騎在馬上,同時帶著雖然不多但卻裝備齊全的隨從。他們就這樣穿過了摩爾人的邊境,緩緩進入其王國,邊走邊用老練的武士的眼睛環顧四周,密切注意一個個軍事要點和潛力。他發現摩爾人為可能發生的戰斗已做好充滿準備。每座城鎮都防守嚴密。那片平原上處處是為農民提供的藏身塔,山上的每一處通道都有防衛堡壘,每一個制高點都有嘹望塔。這些基督武士從堡壘墻下經過時,只見城垛上閃現出長矛與短彎刀來,摩爾哨兵們黑黑的眼里也投射出仇恨與挑戰的目光。顯然,與這個王國開戰必須攻下一個個要塞,必須勇敢地面對重重危險,表現出不凡的英雄壯舉,在這樣的戰斗中,每前進一步都得付出艱辛與鮮血,并且防守起來也相當困難。想到這些,基督騎士們的斗志被點燃,他們急不可待地要投入戰斗。“這倒不是因為渴望掠奪和報復,”阿加皮達說,“而是因為每一個西班牙騎士目睹祖先美麗的領土被異教徒侵占、踐踏時,滿懷著純潔、神圣的憤怒。注視著這片美好的國土,”他補充說,“怎么可能不渴望看到它重新回歸到真正的信仰的天下,回歸到基督君王們的統治之中。”來到格拉納達的大門,唐璜大使及其隨從看到摩爾國王同樣警惕地作好了準備。城墻與城堡威力強大,修繕完備,上面布置有倫巴第人1和重型武器。彈藥庫里貯備著充足的軍需品,并且有大量步兵和一隊隊騎兵,他們隨時準備沖向疆場,要么進行防守,要么前往掠奪。看見這些基督武士們并不驚慌,想到能與如此勢均力敵的對手作戰,一比高下,他們反倒容光煥發。他們昂首闊步地慢慢穿過格拉納達的街道,滿懷渴望地環顧一座座堂皇的宮殿和富麗的清真寺,看著堆滿高級絲綢和布料的集市——集市上還有各種寶石,以及其他富貴的商品,各地的奢侈品。此刻他們便渴望著有朝一日,所有這些財富都將成為基督戰士們的戰利品,那時他們的戰馬每踩一步,腳上都會深深地染上異教徒們的鮮血。這一隊西班牙騎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驕傲自負,摩爾居民不無妒忌地目睹他們帶著唯有西班牙騎士才具有的威嚴,威武雄壯地穿過著名的埃爾韋拉大門。唐璜大使嚴厲、高傲的風度和強壯的身軀,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顯示出他已做好準備,要進行一番勇敢頑強的搏斗;他們還猜想,他是來向摩爾騎士挑戰的,公開進行馬上比武或用他們有名的刺槍較量,以便一決雌雄——因為在停戰其間彼此開展禮貌而具有騎士風度的比賽,仍然是兩國武士的傳統習俗。然而,當得知他是來要求敬獻貢金的——他們火爆的君王一聽說貢金的事就極為反感——他們便說要完成這樣一項外交重任,確實需要一位看起來有他那種膽識的武士。哈桑莊重、正式地接見了大使。他坐在大使廳華麗的長沙發上,周圍有一些朝中大臣;在阿爾罕布拉宮中有不少十分豪華的廳堂,大使廳便是其中之一。當唐璜將公函呈上去時,暴躁的君王嘴角顯露出高傲、諷刺的笑容。“回去轉告你們君王,”他說,“格拉納達那些曾向卡斯蒂利亞國王交納貢金的君王們,現在已經死了。我們的造幣廠如今不鑄造錢幣,只鑄造短彎刀和長矛頭。”1……
征服格拉納達 作者簡介
華盛頓·歐文,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因對促進美國文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而被譽為“美國文學之父”。/譯者:劉榮躍,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四川省譯協智庫專家。以“翻譯經典杰作,譯介研究歐文,寫作散文隨筆”為宗旨。現已翻譯出版個人譯著33部約700萬字,主編近40部(套)約800萬字。在對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的譯介方面取得較多成果,有所突破。數次再版的代表譯著有:《見聞札記》《簡·愛》《野性的呼喚》《四季隨筆》《魯濱遜漂流記》和《格列佛游記》等。《無名的裘德》和《見聞札記》分別獲四川省z高文學獎第五屆、第九屆“四川文學獎”。因成果突出獲四川省z高翻譯獎第二屆“天府翻譯精英”獎。另創作、發表散文隨筆若干,出版有散文隨筆集《興趣與毅力成就夢想》。曾接受《中國科學報》、《四川日報》和《成都日報》等專訪。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