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丹溪外科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4812
- 條形碼:9787030694812 ; 978-7-03-06948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丹溪外科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比較全面輯錄丹溪學派在中醫外科學方面成就的書籍。全書輯錄了丹溪先生原著和丹溪弟子、私淑們中醫外科學方面內容,按疾病名稱編排。很多內容可能是已亡的《外科精要發揮》片段,值得大家探討本書是對丹溪學派學術思想的一個重要補充附錄整理了丹溪學派外科學方面的常用方劑。本書適合于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及丹溪學派研究人員參考。
丹溪外科集 目錄
前言
凡例
**章 丹溪及弟子、私淑編著部分輯錄 1
**節 瘡瘍 3
第二節 乳房疾病 31
第三節 癭 35
第四節 積聚痞塊 36
第五節 肛門直腸疾病 49
第六節 疝氣 57
第七節 泌尿男性疾病 66
第八節 周圍血管疾病 77
第九節 外科其他疾病 78
第十節 五官疾病 95
第二章 朱丹溪外科醫案 117
**節 瘡瘍 119
第二節 內癰 123
第三節 乳腺疾病 124
第四節 積聚痞塊 125
第五節 疝 129
第六節 泌尿男科疾病(肛門疾病) 130
第七節 其他外科疾病 134
第八節 五官疾病 135
附錄 丹溪及弟子私淑常用外科方劑 138
丹溪外科集 節選
**章 丹溪及弟子、私淑編著部分輯錄 導讀 丹溪先生現存的著作《格致余論 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有許多中醫外科學方面的精辟論述。丹溪弟子及私淑編著的醫學著作很多,其中《金匱鉤玄》《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是目前大家比較公認的代表丹溪學派學術思想和水平的三本著作;《醫學綱目》《外科理例》《醫學正傳》是三本引用丹溪先生著作內容比較多的書籍,現把這幾本書籍中醫外科學內容進行摘錄歸類,按疾病名稱進行編排,以方便大家學習或研究丹溪學派中醫外科學內容。 **節 瘡瘍 一、 疔瘡 1. 《丹溪心法 諸瘡痛八十四》(附天皰瘡、凍瘡) 諸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如黃連、黃芩,詳上下根稍用,及引經藥則可。又云:諸瘡以當歸、黃連為君,連翹、甘草、黃芩為佐。諸痛癢瘡瘍,屬火。若稟受壯盛,宜四物加大承氣湯下之;若性急面黑瘦,血熱之人,因瘡而痛,宜四物加黃連、黃芩、大力子、甘草。在下焦者加黃柏。若肥胖之人,生瘡而痛,乃是濕熱,宜防風、羌活、荊芥、白芷、蒼術、連翹,取其氣能勝濕。 諸瘡藥:膿窠,治熱燥濕為主,用無名異。干疥,開郁為主,用茱萸。蟲瘡如癬狀,退蟲為主,蕪荑、黑狗脊、白礬、雄黃、硫黃、水銀;殺蟲,樟腦、松香;頭上多,加黃連、方解石,蛇床定癢殺蟲,松皮炭主膿;腫多者,加白芷開郁。 痛多,加白芷、方解石;蟲多,加藜蘆、斑蝥;癢多,加枯礬;陰囊瘡,加茱萸;濕多,香油調;干癢出血多,加大黃、黃連,豬脂調;紅色,加黃丹;青色,加青黛;蟲多,加錫灰、蕪荑、檳榔。在上多服通圣散,在下多須用下。腳腫出血,分濕熱用藥。 瘡有三種。 膿皰瘡 治熱為主。 黃芩 黃連 大黃各三錢 蛇床 寒水石三兩 黃丹半錢 白礬一錢 輕粉 白芷 無名異少許,炒 木香少許,痛者用 上為末,油調敷。 沙瘡 蕪荑二錢 剪草一錢 蛇床三錢 白礬枯 吳茱萸 黃柏各一錢 蒼術 厚樸 雄黃各半錢 寒水石二錢 輕粉十帖 上為末,油調敷。 疥瘡藥 春天發瘡疥,開郁為主,不宜抓破敷。 白礬二錢 吳茱萸二錢 樟腦半錢 輕粉十盝 寒水石二錢半 蛇床三錢 黃柏 大黃 硫黃各一錢 檳榔一個 又方 蕪荑 白礬枯 軟石膏 大黃 樟腦各半兩,另入 管仲 蛇床各一兩 硫黃 雄黃各二錢半 上為末,香油調。須先洗瘡去痂,敷之。 一上散 雄黃三錢半 寒水石一兩 蛇床 白膠香 黑狗脊各一兩 黃連五錢 硫黃三錢半 吳茱萸三錢 白礬枯,五錢斑蝥十四個,去翅足 上硫黃、雄黃、寒水石,另研如粉,次入斑蝥和勻,蛇床、狗脊等為極細末同研勻。洗瘡,令湯透去痂,用臘豬油調,手心中擦熱,鼻中嗅三二次,卻擦上。一上即愈。如痛甚腫滿高起,加寒水石一倍;如不苦癢,只加狗脊;如微癢,只加蛇床子;如瘡中有蟲,加雄黃;如喜火炙湯洗,加硫黃。口臭不止,亦可愈也。 附方 四物湯 見婦人類 大承氣湯 見痢類 郭氏升麻牛蒡子散 治時毒瘡疹,脈浮,洪在表者,瘡發于頭面胸膈之際。 升麻 牛蒡子 甘草 桔梗 葛根 玄參 麻黃各一錢 連翹一錢 上咀,姜三片,水二盞,作一服。 升麻和氣飲 治瘡腫癤疥癢痛。 甘草 陳皮各一兩半 芍藥七錢半 大黃半兩,煨 干葛 蒼術 桔梗 升麻各一兩 當歸 半夏 茯苓 白芷各二錢 干姜 枳殼各半錢,《三因》有厚樸五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 當歸飲子 治瘡疥、風癬、濕毒,燥癢瘡。 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地 白蒺藜 防風 荊芥各一兩 何首烏 黃芪 甘草各半兩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或為末,每服三錢亦得。 天皰瘡:用防風通圣散末,及蚯蚓泥,略炒,蜜調敷,極妙。從肚皮上起者,是里熱發于外也,還服通圣散。見斑疹類 凍瘡:用煎熟桐油調密陀僧末敷。 腳上爛瘡久不愈,先以豆腐漿水洗三兩次,懸鉤粗葉、地暴粗葉,搗細入鹽些少盦之。 2. 《丹溪心法 疔疬八十六》 疔疬,用針刀鏃破,頭上以蟾酥敷之。后用綠豆、野菊花末,酒調飲醉,睡覺即痛定熱除,不必去疔自愈也。治一切疔瘡,用紫梗菊花根莖葉皆可,研碎取汁,滴口中飲之。 瘰疬,血氣痰熱,以牡蠣煅過為末,玄參搗膏為丸。 桑椹黑熟者搗汁熬膏,湯調服。紅者曬干為末,湯調服。 師云:大田螺連肉,燒灰存性,為末,入麝香少許,濕則干敷,干則油調敷。夏枯草大能散結氣,而有補養血脈之功,能退寒熱,虛者,盡可倚仗,若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外施艾灸,亦漸取效。 入方 治瘰疬 海藻洗去砂土,曬干昆布揉去土,同上二味先研,為末何首烏木臼搗為末皂角刺炒令黃色公蛇蛻樹上或墻上是雄,用一條。平地上者是雌 上五味為細末,和勻一處。豬項下刀口肉燒熟,蘸前藥末吃。食后倒患處眠一伏時。每核灸七壯,口中覺煙起為度,膿盡即安。初生起時灸曲池,男左女右。 附方 《寶鑒》保生挺子 治疔瘡、背疽、瘰疬,一切惡瘡。 金腳信 雄黃 硇砂各二錢 麝一錢 輕粉半大匣半大盝 巴豆四十九粒,文武火炒研 上為極細末。用黃蠟五錢溶開,將藥和成錠子,冷水浸,少時取出,旋丸捏作餅子,如錢眼大。將瘡頭撥開,安一餅子,次用神圣膏貼,后服托里散,若瘡氣入腹危者,服破棺丹。 神圣膏 治一切惡瘡。 當歸 藁本各半兩 沒藥二錢 黃丹 黃蠟各一兩 乳香二錢 琥珀二錢半 膽礬 粉霜各一錢 白膠香三兩 清油二斤 木鱉子五十個,去皮 巴豆十五個,去殼 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條 上件一處,先將槐枝、柳枝下油內熬焦,取出不用。后下余藥,熬至焦黑,亦漉出不用,將油澄清,下黃丹再熬成膏,用緋帛攤之,立效。 《千金》托里散 治疔瘡發背,一切惡腫。 官桂 人參 甘草 川芎 白芷 芍藥各一兩 木香 沒藥各三錢 乳香二錢 當歸半兩 連翹一兩二錢 黃芪一兩半 防風 桔梗 厚樸各二兩 上十五味為細末,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三二沸,和渣溫服無時。 破棺丹 治瘡腫,一切風熱。 大黃二兩,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半丸,食后茶清溫酒任化下。童便半盞研化服,亦得忌冷水。 太乙膏 治疬子瘡神效。 腦子一錢,研 輕粉 乳香各二錢,研 麝香三錢,研 沒藥四錢,研 黃丹五兩 上用清油一斤,先下黃丹熬,用柳枝攪。又用憨兒蔥七枝,先下一枝熬焦,再下一枝,蔥盡為度。下火不住手攪,覷冷熱得所,入腦子等藥攪勻,瓷器盛之,用時旋攤。 克效散 治疬子瘡。 官桂 硇砂各五分 赤小豆 粳米各四十九粒 斑蝥四十九個,不去翅足 上五味,研為末。初服一字,次服二字,次服三字,次服四字,煎商陸根湯送下,空心服,小便淋瀝為效。如惡心嘔吐黃水,無妨。瘰疬日日自消矣。 玉燭散 治瘰疬,和血通經,服之自消。日進一服,七八日取效。方見婦人類 東垣升陽調經湯 治瘰疬繞頸,或至頰車,此皆出足陽明胃經中來。若瘡深遠,隱曲肉底,是足少陰腎經中來,乃戊脾傳于癸腎,是夫傳與妻,具作塊子,堅硬大小不等,并皆治之,或作丸亦可。 升麻八錢 葛根 草龍膽酒制 酒芩 莪術酒洗,炒 三棱酒炒 甘草炙 黃連酒洗連翹 桔梗以上各五錢 生黃芩四錢 歸梢 芍藥各三錢 黃柏酒炒二錢 知母酒洗,炒,一兩 上另秤一半作末,煉蜜為丸綠豆大。每服百余丸。一半作上咀,每服五錢。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七八錢,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熱服。足高去枕仰臥,噙一口,作十次咽下,留一口在后送下丸藥。服畢,其臥如常。 3. 《丹溪治法心要 天皰瘡》 用通圣散及蚯蚓泥,略炒,蜜調,敷患處為妙。若從肚腹上起者,里熱發外,還服通圣散。 4. 《丹溪治法心要 腫毒》 鐵圈散治癰疽腫毒:乳香、沒藥各半兩,大黃、黃連、黃柏、南星、半夏、防風、羌活、皂角、甘草節、草烏、阿膠另入,以上各一兩,右末之,醋調成膏,沙石器火熬黑色,鵝翎敷之患處。寒者熱用,熱者寒用。疔瘡根深,須用針刀旋破,頭上以蟾酥敷之,后用藥餌。野菊為末,酒調飲醉,睡覺即痛定熱除,不必去疔自愈也。隔皮取膿法治諸般腫毒:驢蹄炒一兩細切、蕎麥面炒一兩、白鹽半兩、草烏四錢去皮,右為末,水調,捏作餅子,慢火炙微黃色,出火毒,研末,醋調成膏,用白紙攤貼患處,水自毛竅而出,其腫自退。治天蛇頭,用野落蘇,即黃絲草,金銀花藤,即羊兒藤,五葉紫、葛藤、天蕎麥,切細各十分,好米醋濃煎,先熏后洗。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