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路易十四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1860
- 條形碼:9787100011860 ; 978-7-100-01186-0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路易十四時代 本書特色
《路易十四時代》是伏爾泰編著的一本書籍,該書描繪了人類的才智和風俗,引人熱愛道德、學術和祖國,啟迪人類反思自我,告訴我們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民族精神。內容包括大戰前夜的歐洲、三十年戰爭中的法國、遺產繼承戰爭、國王的遺囑、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禮儀之爭與取締基督教等。《路易十四時代》是伏爾泰編著的一本書籍,該書描繪了人類的才智和風俗,引人熱愛道德、學術和祖國,啟迪人類反思自我,告訴我們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民族精神。內容包括大戰前夜的歐洲、三十年戰爭中的法國、遺產繼承戰爭、國王的遺囑、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禮儀之爭與取締基督教等。
路易十四時代 內容簡介
本書是伏爾泰的歷史名著《論各國的風尚和精神》的姐妹篇。作者不僅寫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雄才大略、顯赫武功和很好政績,而且著重描繪了那個時代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技藝發展的日臻完美。本書是闡述人類文明的很初嘗試,開世界文化史的先河。
路易十四時代 目錄
**章
導言
第二章
路易十四以前的歐洲各國
第三章
路易十四的幼年時代——在大孔代(當時的昂吉安公爵)麾下的法軍取得的勝利
第四章
內戰
第五章
內戰延續到1653年叛亂結束
第六章
馬扎然紅衣主教1661年去世以前法國的形勢
第七章
路易十四親政 他強迫西班牙的奧地利家族支系處處讓他居先
他強迫羅馬教廷對他賠禮道歉 他購買敦刻爾克
他援助德意志皇帝、葡萄牙、三級會議,并使自己的王國繁榮昌盛,令人生畏
第八章
征服佛蘭德爾
第九章
征服弗朗什-孔泰 亞琛和約
第十章
路易十四的宏偉壯麗業績 葡萄牙罕見的奇事 卡齊米爾在法國
在康迪進行的援救 征服荷蘭
第十一章
自荷蘭撤退 再次征服弗朗什-孔泰
第十二章
一次漂亮的戰役 蒂雷納元帥之死 大孔代在塞納弗的*后一仗
第十三章
從蒂雷納之死到1678年內伊梅根和約的締結
第十四章
攻占斯特拉斯堡 炮擊阿爾及爾 降伏熱那亞 暹羅的使節
教皇在羅馬受到頂撞 爭奪科隆選侯地位
第十五章
國王詹姆士被他的女婿威廉三世廢黜,受到路易十四保護
第十六章
從威廉三世入侵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到1697年這段時期
歐洲大陸發生的事件 帕拉蒂納的新戰火 卡蒂納和盧森堡元帥的勝利,等等
第十七章
法國同薩伏依締結的條約 勃艮第公爵的婚姻 里斯維克和約
法國和歐洲的局勢 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之死及其遺囑
第十八章
值得記憶的西班牙君主國王位繼承戰爭
首相和將領到1703年為止對國政和軍務的管理
第十九章
布萊恩海姆或霍赫施泰特戰役的失敗及其后果
第二十章
在西班牙遭到的失敗 拉米利和都靈戰役的失敗及其后果
第二十一章
法國和西班牙繼續遭到不幸 路易十四派遣首相求和未成
失利的馬爾普拉凱戰役 其他
第二十二章
路易十四繼續求和與自衛 旺多姆公爵鞏固了西班牙國王的王位
第二十三章
維拉爾元帥在德南的勝利 貿易的恢復 全面和平
第二十四章
從烏得勒支和約締結到路易十四去世這段時期歐洲的景象
第二十五章
路易十四在位期間的特殊事件與軼事
第二十六章
特殊事件與軼事續篇
第二十七章
特殊事件與軼事續篇
第二十八章
軼事續篇
第二十九章
內政、司法、商業、治安、法律、軍紀、海軍等
第三十章
財政及其規章制度
第三十一章
科學
第三十二章
文學和藝術
第三十三章
文學和藝術(續)
第三十四章
路易十四時期歐洲的藝術與科學
第三十五章
教會的糾紛 難忘的爭論
第三十六章
關于路易十四時代的加爾文教派
第三十七章
關于冉森教派
第三十八章
關于寂靜主義
第三十九章
關于中國禮儀的爭論 這些爭論怎樣促使中國取締基督教
譯名對照表
譯后小記
路易十四時代 節選
《路易十四時代/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長期以來,基督教歐洲(俄羅斯除外)可以視為一個與分為若干邦的大共和國相類似的國家。這些邦之中,有的是君主政體,其余的則是混合政體;有些奉行貴族政治,另一些則奉行平民政治。盡管如此,它們仍然彼此相互來往。它們雖然分屬若干教派,但是全都具有同一宗教基礎,全都具有相同的、在世界其他地區尚不為人所知的公法和政治原則。正是根據這些原則,歐洲各國絕不使戰俘淪為奴隸。它們尊重敵國使節,共同承認某些君主,如德意志皇帝、各國國王以及其他較小的諸侯的優越地位和若干權利。它們特別商定,盡可能在彼此之間遵行保持力量均衡的明智政策。即使戰爭期間,兩軍酣戰之際,它們也從不中斷談判。它們互相向對方派遣使節,或者行事并不光明正大的密探。這種人能把任何一國宮廷的圖謀告知各國宮廷,同時向全歐發出警報,使較弱的國家免遭較強的國家隨時準備發動的入侵。 卡爾五世即位以來,力量對比開始有利于奧地利家族。將近1630年,這個強大的家族擁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以及美洲的財富。尼德蘭、米蘭城邦、那不勒斯王國、波希米亞、匈牙利和德意志本身(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都已經變成它的祖傳產業。假使這樣多國家都集合于這個家族的一個首腦的統治之下,很可能歐洲*終將遭受它的奴役。 德意志 德意志帝國是法國*強大的鄰邦。它的疆域大于法國。它的錢財則可能少于法國。但是它壯實耐勞的人民卻遠比法國為多。德意志民族受人統治。它的情況好像當年處于卡佩王朝*初幾個國王統治之下的法國,其間僅小有差別。這些國王統領若干大陪臣及大批小陪臣。后者經常違抗王命。現在共有六十個被稱為帝國城市的自由城市、大約同等數量的世俗君主、四十個教會公侯(或者是修院住持,或者是主教)、九個選侯(他們之中目前已有四個國王),*后還有所有這些諸侯的首領——皇帝,他們共同組成這個龐大的日耳曼團體。德意志民族沉著冷靜的天性使這個集團存留至今。它內部的井然有序和法國政府過去的紊亂不堪幾乎達到同等程度。 帝國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權利、特權和義務。了解卷帙浩繁而又經常引起爭議的法律十分困難,這就使在德國被稱為“公法研究”的這門學問應運而生。日耳曼民族因研究這門學問而頗負盛名。 事實上,德意志皇帝本身并不比威尼斯執政官更有權勢。讀者知道,德國被分割為城市和諸侯領地。給那個統治如此多城邦的首腦留下的只不過是*優越的地位和極大的榮譽而已。這個首腦一無領地,二無錢財,因此毫無權力可言。 德意志皇帝,身為皇帝,不擁有一村一鎮。然而,這個往往既空虛不實而又至高無上的尊貴稱號,在奧地利人手中卻變得威勢煊赫,以致人們時刻擔心他們會把這個由諸侯組成的共和國變為實行專制君主政體的國家。 當時基督教歐洲,特別是德意志,分為兩派。今天仍然如此。一派是天主教徒。他們或多或少服從教皇。另一派是教皇和天主教教吏的宗教統治和世俗統治的敵人。這一派我們籠統稱之為新教徒,雖然他們內部又分為路德教派、加爾文教派以及其他派別。這些派別彼此之間的相互仇恨,和它們對羅馬的共同仇恨相比,其程度幾乎不相上下。 ……
路易十四時代 作者簡介
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伏爾泰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他曾兩次被捕入獄,主張開明的民主制度,強調自由和平等。盡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基督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雨果曾評價說:“伏爾泰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世紀。”他提倡盧梭所倡導的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天賦予的,不能被剝奪,這就是天賦人權思想。 吳模信,資深法語翻譯家,代表性譯作包括:《傅立葉選集》《路易十四時代》《風俗論》《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第二卷)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