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孩子的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9212
- 條形碼:9787516659212 ; 978-7-5166-5921-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的邏輯 本書特色
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現在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為時尚早。事實上,邏輯思維是一種精神活動的表現,邏輯思維能力越強,思維就越活躍、越靈敏。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這是美國電影《教父》中的經典名言。 本書集知識性、趣味性和訓練性于一體,將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常見問題與邏輯學知識結合,以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形式系統介紹了邏輯學的推理論證、能力架構、模式框架等知識。
孩子的邏輯 內容簡介
“天使寶寶”=懂道理 講道理 明事理 “邏輯學”是一門學問,什么時候學都不算晚;但是“邏輯思維”,是一種底層思維,孩子若是從小沒能擁有邏輯思維,那么日后可能會永遠掙扎在“邏輯的陷阱”中。所以,家長就是要在孩子“不講道理”的時候教會他們“講道理”,在孩子尚未擁有理性的時候引導他們的理性,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絕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培養出懂道理 講道理 明事理的天使寶寶,也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悟性”。
孩子的邏輯 目錄
孩子的邏輯 節選
01/ 普通孩子的邏輯思維鏈是如何斷裂的 邏輯看似很深奧很專業,但這種思維說白了就像精練有序的鏈條一樣,一環套一環,一環扣一環,每個節點有一個或多個子節點,相互連接,綿延不斷——就像數學證明題,簡單的數學證明題會從條件A推導到結論B,而復雜的證明題則會從A推導到B、C、D,再從B推導到E、F、G…… 古人根據太陽東升西落、四季輪番交替現象總結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定律;根據太陽的周期運動規律編出二十四節氣歌……思維是人類天生具備的一項能力,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分析、比較、推理、聯想等認識和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其內在特性和規律,這就是邏輯思維。 和諸多的能力一樣,邏輯思維能力也是一種潛能,幾乎每個孩子都享有發展機遇。 通常,這種發展機遇呈現為四個關鍵階段。 (1)感知運動思維階段 動作是思維的起點,我們人類是通過感官感知周圍世界,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的,這也是邏輯思維的萌芽階段。3歲前兒童的思維以運動思維為主,他們會在不斷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比如:手里拿著的東西,一松手就會掉落;啼哭往往會引起父母的關注…… (2)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3—7歲,兒童的思維會進一步發展,由動作思維逐漸進入具體形象思維,但由于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他們會把看到的某個物體或事物與自己知道的具體、形象的物體或事物進行聯系。比如,當提及圓圓的、甜甜的,很好吃的東西時,他們很容易聯想到自己認識和熟悉的西瓜、荔枝等。 (3)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7—12歲是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比較抽象的物體形成一定的概念。比如,從側面觀察魔方的時候,即便只能看到魔方的兩個面或者三個面,他們也知道魔方不止自己看到的一側而已,而是由六個面組成的立體圖形,而且六個面涂有不同顏色。 (4)接近成人思維階段 12—15歲兒童的思維水平已經接近成人水平,他們會超越對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賴,熟練地運用邏輯推理、歸納或演繹的方式,像大人一樣相對理性的思考,并且找到較為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要問既然機會是均等的,為何孩子們會有邏輯能力的強弱之分?這是因為,現實生活并非簡簡單單的數學證明題,而是存在無數復雜的限定條件和影響因素,從一個問題出發,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思考方向和思維層次。通常,邏輯鏈條延展得越長,思維能力就越深刻。 提一個問題,化學中的“H2O”是什么狀態?“H2O”是水的化學符號,了解這個常識的人很容易得出“H2O”是液體狀態的結論。然而現實中現象和本質并非完全一一對應的關系,同一現象可以表現不同的本質,同一本質在不同條件下也會表現為不同的現象,正如“H2O”在0和100攝氏度之間是水,此時呈現液體狀態;“H2O”在0攝氏度以下是冰,此時呈現固體狀態;“H2O”在100攝氏度以上是蒸汽,此時呈現氣體狀態。 ——現象跟本質的關系復雜多變,一些孩子之所以邏輯能力較弱,往往源自他們思考問題時只關注眼前的、表面的、淺顯的內容,而缺乏長遠規劃、全局掌控的宏觀視角。如解答數學題時只能往后推論1—2級,下象棋時只能考慮1—2步,又或者對事情發生時的原因只能分析出直接因素。 邏輯思維講究的是嚴格推演和嚴密因果,只著手表象,著手個體,著手特殊,而不是尋找本質、共性和普遍性,對現象跟本質的復雜關系認識不足,也缺乏切換視角的靈活度,就難以形成認知較長的、結構嚴密的思維鏈條,思維就容易是混亂的、漏洞百出的,乃至往往是錯誤荒謬的。 輔導女兒數學加減法時,我曾有過一番痛苦“折磨”,明明反反復復教“2 3=5”,女兒也記住了,可換個說法“2個蘋果 3個蘋果=?個蘋果”時,她就會胡答亂答。 有憤怒,有無奈,有不解,終我發現,問題出在邏輯思維的缺失。 我把蘋果放在女兒面前,是希望她能理解數量與實物的關系。但把一個具體的蘋果和一個寫在紙上的“1”關聯起來,需要孩子在思維中完成一個巨大飛躍——從具體形象思維上升到邏輯抽象思維。當孩子不具備這種能力時,即使記住“2 3=5”,仍然答不出2個蘋果 3個蘋果=5個蘋果。 教育的本質不是學會孩子知識,而是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 當邏輯思維鏈發生斷裂時,孩子的表現形式各異。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缺乏耐性; 動手能力弱,經常拖拖拉拉、丟三落四; 對自己非常自信,乃至自大、自傲,缺乏自知之明; 比較守舊、頑固,不愿接受新事物,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 遇到復雜問題時,容易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 這些現象均是信號!告訴你:孩子需要真正的幫助,這也是為人父母的責任。畢竟,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個人因素有關,也與后天的成長和培養有著密切關系。
孩子的邏輯 作者簡介
徐井才,男. 1977年出生于河北廊坊永清縣,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理事、“大國之聲公益基金”發起人,永清縣人大代表,京聯集團董事長。曾策劃編輯:《中外名人傳記》、《名校名師導讀》、《我愛科學書系》《學習小博士百問百答叢書》《從小學國學書系》、《盤點名勝典故》《學生感興趣的科普書》《國學經典讀本》《森林報》等。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