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問道--文化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0150
- 條形碼:9787519460150 ; 978-7-5194-60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道--文化新論 本書特色
哲理之光、藝術之美、國學之魂。幻想是詩歌的翅膀,猜想是科學的天梯。童調生以敏銳的思想在迷途中探索形而上之道,演繹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傳奇。這是一本既標新立異,又充滿正能量,傳播文化自信的書;一本既有學術價值,又有趣味性、可讀性,充滿激情的書。
問道--文化新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植于中華文化,由哲理散文、科學藝術創新之美,以及國學中的科學文化三大部分的論文形成的書稿。作者以該書稿的內容在湖南大學岳麓講壇、研究生院、中南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和單位作人文素質演講和學術報告,中國科學報對該演講關于提升文化自信的論點作過專題報道。 本書內容既有趣味性、故事性,又有學術價值。主要創新點有:從文學和自然哲學的角度提出并論述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中詩神桂冠的歸屬問題,從文學、科幻和自然科學發展的角度論述了浪漫主義的三要素,并提出浪漫主義是藝術和科學交匯點。
問道--文化新論 目錄
“詩神”,自然哲學之思考
浪漫主義——科學和藝術的交匯
浪漫主義畫作
“道法自然”的哲學和美學意義——兼論控制論中的美學
“精確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確所依”,藝術與科學的朦朧之美
書法和音樂的美學比較
自由與理性
前車之鑒
數學的理性、魅力和啟示
愛因斯坦的“搖籃”之窺
“海之稻”——浪漫主義的科學詩人
耀南,躍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藝術修養和創新之道
袁隆平的情趣
國學中的創新之道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創新與變易之道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變法與創新
否定之否定,歷史的辯證法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知行觀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批判性思維與科學
中國古代“文藝復興”式的人物
漢語語境中的科學
偽科學還是真科學?——論中國古代天文學
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
古代“科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學對科學創新的啟示
哲理散文
燕子啟示錄
新龜兔賽跑——詭技
近年來頻發的游泳事故是什么
山那邊喲好地方——謹以此文獻給共和國70周年華誕
我的;晟馈斠源宋墨I給共和國70周年華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鬼使神差
平凡的好人——念橋
小鳥,自然傳奇
爭做“浪里白條”“出水芙蓉”
參考文獻
后記——“一本書主義”和我
問道--文化新論 作者簡介
童調生,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1990年創建湖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博士點(即現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博士點)并為該點首任博士生導師。在科研方面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八五重點攻關等項目5項以及部省級項目多項。主要研究領域為控制理論與應用,創立了增廣控制補償、一類最優控制奇異解等理論方法,在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得國家科技圖書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論文獎多項。退休后從事科學文化領域的研究并在十多所高校和單位作人文素質教育演講和學術報告,《中國科學報》對此作過專題報道。至今筆耕不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雜志發表論文、散文和美術作品十多篇,并在全國性比賽中多次獲獎。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