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1359
- 條形碼:9787100171359 ; 978-7-100-17135-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 本書特色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被稱為《艾哈邁德·愛敏伊斯蘭百科全書》。迄今已印行九版。是研究和了解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尤其是文化成就的重要參考書。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 內容簡介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根據大量原始史料,敘述了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地區的情況,并詳細記載和論述了伊斯蘭教產生后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學術活動,特別詳細論述了伊斯蘭教各教派的產生和發展,被阿拉伯學術界譽為“劃時代的伊斯蘭百科全書”,為研究阿拉伯伊斯蘭歷史、文化的重要史籍。全書共八冊,分為《黎明時期》(1冊),《近午時期》(3冊)和《正午時期》(4冊)。第三冊詳細介紹了公元8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這一百年內的伊斯蘭教育、學術研究以及圖書館之繁榮等豐富多彩的學術文化活動。還介紹了伊斯蘭各學科的發展以及重要作者的生平和學術成就。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 目錄
著者序言
第三篇 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學術活動
**章 學術活動概述
第二章 學術機構
第三章 學術活動的中心
第四章 圣訓學和經注學
第五章 立法
第六章 語言、文學和語法
第七章 歷史和歷史學家
結束語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 節選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至于自然科學,如物理、醫學,則依靠真理的正確性。檢驗的方法,或運用邏輯推理,或通過實驗證明。如有人提出了一個真理,人們關心的不是誰發現了這一真理,而是運用邏輯推理法驗證其是否正確,也可能用實驗來加以判斷。 此外,還有一些學科,如阿拔斯時代后期的教法學,其研究方式,則介乎傳述學科和自然科學之間。許多教法學家在引證一節《古蘭經》或一段圣訓時,不僅要看其傳述或引證的正確性,而且還需運用邏輯推理支持自己的論點,駁斥論敵的責難。阿拔斯時代后期的語法學也是如此。這樣,弄清楚一個問題,不僅需要傾聽游牧人的傳述,而且要依靠思維的論證。 兩種研究方式的不同是很自然的。因為,宗教一類問題,一旦有了可靠的原文,便沒有思考的余地。而自然科學則不然,思考的范圍極廣,只有證據才能判斷是非。今舉自然科學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自然科學的例子:“必須知道,這些所謂初步認識的材料,是智者對感性事物一點一滴的研究、一部分一部分的歸納、對人物一個一個地觀察分析之后才得出的結論。如果人們發現很多人都具有某種特性,盡管沒有看到每個人的全部生活,也沒有接觸到他們中的每個具體的人,但同樣可以做出上述判斷。好比一個孩子,一旦長大成人,就開始對動物逐個地觀察,發現每個動物都有感覺,都會活動,于是就得出動物都有感覺、都能活動的判斷。同樣,如果觀察水——不管是什么水——都會發現水是一種流體;觀察火,發現火是灼熱的、能燃燒的;觀察石頭,發現石頭是堅硬的、密實的。于是孩子就知道,凡是這類物質都具有相同的屬性。這就是他的判斷。這說明人通過各種感官得到的*初感性知識是不同的。” 任何研究方式都能給研究者本人以很大的影響,無論從學術道德方面或思想品質方面。研究傳述學科的學者,只注重考證傳述是否正確,而不重視思考,并且不愿聽取人們對他們的研究所做出的合乎邏輯的批評。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則能敞開思想,廣開思路。他們不想使自己的工作局限于所研究的范圍之內——他們一直安心地從事醫學、數學和邏輯學方面的研究,但并不以此為滿足,而是力圖將他們的研究方法應用于教義學、教法學、語法學以至于語言學的研究。這樣,兩派之間就發生了激烈的爭辯。后者被斥為不虔誠和叛教;而前者則被指責為教條和僵化。前者*突出的代表為圣訓學家;后者的代表則是教義學家。雙方的沖突有時竟達到流血的地步。后面將要談到。 兩派的沖突,在倭馬亞時代并不十分激烈。主要原因是倭馬亞時代的各種學術幾乎都掌握在宗教人士手中。他們的思維方法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到了阿拔斯時代,以醫學為中心的自然科學的范圍擴大了。科學滲透到其他領域,其中有些是非宗教領域,如醫學和數學。 ……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三冊) 作者簡介
艾哈邁德·愛敏(1886-1954),20世紀阿拉伯世界最負盛名、最有影響的伊斯蘭學者之一,畢生致力于阿拉伯歷史的研究,留下了幾十部著作。其中八冊本《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影響*大。他生于開羅,曾就讀于愛資哈爾大學。先后擔任中學教員、地方宗教法官、開羅大學文學院教授、系主任、開羅語言學會理事、敘利亞語言學會成員等職。艾哈邁德·愛敏一生著述頗豐,著名的有研究阿拉伯學術思想、宗教、文化生活的巨著《伊斯蘭黎明時期》、《伊斯蘭近午時期》與《伊斯蘭正午時期》,另著有散文集《隨想錄》、自傳體小說《我的生活》等。 向培科,朱凱,史希同,均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阿拉伯語專家,從事阿拉伯語研究教學多年。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