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70779
- 條形碼:9787513270779 ; 978-7-5132-707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 內容簡介
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方劑學〉全部方劑"之六經解析與名醫案解》為全國經方論壇“中醫臨床課題組”推出的臨床課題系列。廣泛應用的“時方”,能否運用“六經辨證”來進行臨床?源自《傷寒雜病論》的“六經辨證”,到底和“八綱辨證”、“六淫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經絡辨證”是什么關系?“時方”之六經辨證(或者說“《方劑學》教材全部方劑之六經辨證”)這個課題,是當代中醫臨床界的重大課題,具有立竿見影的臨床價值和影響深遠的理論價值。本課題由全國經方論壇“中醫臨床課題組”規劃開題,由《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方劑學〉全部方劑"之六經解析與名醫案解》作者鮑艷舉、花寶金(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具體實施。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全國經方論壇”,致力于“把為期3天的學術會議,延展成為365天的學術交流平臺”。論壇成立的“中醫臨床課題組”,動員和組織全國名老中醫和中青年臨床專家,每年推出多項臨床課題研究成果,課題成果均以學術專著的方式進行正式出版。全國經方論壇“中醫臨床課題組”得到燕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經典臨床研究所、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等學術機構的協助和支持,并與“中日經方學堂”、“中韓經方學堂”結為學術聯盟,開展靠前學術交流、出版、教育活動。
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 目錄
(一)表證:風寒
1.麻黃湯
2.三拗湯
3.桂枝湯
4.桂枝加葛根湯
5.正柴胡飲
6.川芎茶調散
(二)表證:風濕
1.麻杏苡甘湯
2.羌活勝濕湯
3.防己黃芪湯
二、陽明病
(一)里證:實熱
1.桑菊飲
2.大承氣湯
3.小承氣湯
4.調胃承氣湯
5.白虎湯
6.黃連解毒湯
7.瀉心湯
8.梔子金花湯
9.涼膈散
10.五味消毒飲
11.四妙勇安湯
12.瀉青丸
13.左金丸
14.桔梗湯
15.瀉白散
16.瀉黃散
17.清骨散
18.清絡飲
19.磁朱丸
20.安宮牛黃丸
21.牛黃清心丸
22.紫雪
23.行軍散
24.越鞠丸
25.金鈴子散
26.十灰散
27.四生丸
28.鉤藤飲
29.天麻鉤藤飲
(二)里證:實熱、津液虛
1.白虎加人參湯
2.竹葉石膏湯
3.清營湯
4.清官湯
5.神犀丹
6.化斑湯
7.清瘟敗毒飲
8.清心蓮子飲
9.青蒿鱉甲湯
10.秦艽鱉甲散
11.當歸六黃湯
12.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13.朱砂安神丸
14.橘皮竹茹湯
15.清燥救肺湯
16.增液承氣湯
(三)里證:實熱、瘀血
1.復方大承氣湯
2.大黃牡丹湯
3.清腸飲
4.闌尾化瘀湯
5.闌尾清化湯
6.闌尾清解湯
7.犀角地黃湯
8.仙方活命飲
9.葦莖湯
10.清胃散
11.芍藥湯
12.桃核承氣湯
13.下瘀血湯
14.大黃廑蟲丸
15.復元活血湯
(四)里證:實熱、水飲
1.大陷胸湯
2.十棗湯
3.控涎丹
4.葶藶大棗瀉肺湯
(五)里證:濕熱
1.達原飲
2.白虎加蒼術湯
3.導赤散
4.當歸龍薈丸
5.香連丸
6.黃芩湯
7.白頭翁湯
8.六一散
9.益元散
10.碧玉散
11.桂苓甘露飲
……
三、少陽病
四、太陽陽明合病
五、少陽陽明合病
六、三陽合病
七、太陰病
八、太陽太陰合病
九、陽明太陰合病
十、少陰病
十一、厥陰病
附錄 方名筆畫索引
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 作者簡介
鮑艷舉,畢業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臨床碩士學位,目前從事經方治療腫瘤方面研究和臨床,在廣安門醫院腫瘤科工作。楊麗萍,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博士學位,目前從事經方治療腎病方面研究,工作于廣安門醫院腎內科。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