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城南舊事(雙色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22163
- 條形碼:9787220122163 ; 978-7-220-12216-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南舊事(雙色版) 本書特色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該作品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對童年往事的回憶,講述了一段關于英子童年時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思念。故事中的景、事、人都是以一個孩子的視野來呈現的。這個孩子就是童年的林海音,《城南舊事》中的英子。
城南舊事(雙色版) 內容簡介
《城南舊事》是臺灣地區有名作家林海音的的名作,是很多人從小讀到大的一部作品,伴隨了眾多中國讀者的童年。這個故事是作者一段生活的印記,由臺灣地區到北平,再從北平回到臺灣地區,她在北平度過了很難忘的青春歲月。她以小英子的視覺,記錄了北平小胡同豐富多彩的市井生活,這段生活也深刻地印在她的記憶中,伴隨她度過長長的一生。那些人那些事也許因為時代的久遠而不被今天的讀者理解,但是對于作者來說,對于對北平有著深刻記憶、如今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來說,老北平仍然是他們心中*珍貴的懷念。這也是《城南舊事》一直被廣大讀者接受的原因之一。
城南舊事(雙色版) 目錄
冬陽·童年·駱駝隊
惠安館的小桂子
我們看海去
蘭姨娘
驢打滾兒
爸爸的花兒落了
童年(后記)
讀后感
真題匯編
參考答案
城南舊事(雙色版) 節選
冬陽·童年·駱駝隊 名師導讀 五歲的小英子,從遙遠的熱帶、亞熱帶海島來到北平,**次見到駱駝。在童真的眼睛里,駱駝是個什么樣子呢?在她看來,駱駝的長脖子底下為什么總系著一個鈴鐺呢?夏天到了,駱駝的影子不見了,她的心情又會如何?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干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禿瓢兒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干冷的大氣中。 爸爸在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還是“烏金墨玉”?我常常看見順城街煤棧的白墻上,寫著這樣幾個大黑字。但是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他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另外一個拉駱駝的,在招呼駱駝們吃草料。它們把前腳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來。 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胡須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們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系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 “為什么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爸爸告訴我,駱駝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們戴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里倒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戴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 “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了,太陽特別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么,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 “夏天它們到哪里去?” “誰?” “駱駝呀!” 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說: “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P7-9
城南舊事(雙色版)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國女作家。原名林含英,臺灣苗栗人,生于日本大阪。早年隨父母到北京,曾就讀于北平女子師范和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并任《世界日報》記者。1948年到臺灣,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等職。1967年創辦《純文學》月刊,經營純文學出版社。著有長篇小說《曉云》《孟珠的旅程》《春風》,小說集《綠藻與咸蛋》《城南舊事/經典文學名著》《婚姻的故事》,散文集《窗》《剪影話文壇》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